-
科工力量:保住化肥,就是保住中国人的饭碗
【文/科工力量专栏作者 清柠】
在农民的眼中,自己种的粮食涨价,可能也不完全是好事——如果成本涨得更多的话。
美国蒙大拿州谷物协会主席米奇·科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尽管春小麦一直在涨价,但是他还是有点担心:“化肥价格已经涨了25%到30%,然而种植的春小麦价格上涨仅有10%。”
来自大洋彼岸的抱怨,是全球农民共同的心声。自今年上半年农产品价格波动开始,全球三大主力化肥价格可以说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入冬之前,以尿素为代表的氮肥价格就上涨了一倍多;尿素价格管控后,磷肥供应又陷入严重不足;由于冬储和外部需求上涨,钾肥和复合肥的价格又开始蠢蠢欲动。
为了保住手中的饭碗,中国被迫加入这场年末的化肥争夺战。
能源短缺,引发化肥涨价
化肥的短缺,要从能源产业说起。
目前国外媒体关注的化肥短缺,主要围绕氮肥市场。以尿素为例,它的生产原理是氨与二氧化碳的合成。二氧化碳的来源由于工艺不同,原材料分为天然气和煤炭。氨的工业合成需要氮气和氢气,氢气的来源是合成气,同样是天然气和煤炭的加工产品。
肥料生产,依托的是能源驱动的化工产业。只要能源市场产生波动,肥料的价格就会产生震荡。欧洲国家由于减碳需求,推动了激进的能源改革,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需求激增。原本用于化工生产的天然气,要让出份额供电供暖。欧洲的化肥供应因此出现了强烈震荡。
塞尔维亚农业部长尼迪米科维奇表示,欧洲最大的氮肥工厂“Yara”已经减产50%,克罗地亚库蒂纳也停止生产氮肥。为了控制当地农民的生产成本,塞尔维亚政府也在11月初宣布,再次延长农民申请原材料采购贷款15天。
(Yara旗下的化肥工厂)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了东南亚,只不过主角换成了煤炭。作为全球重要的动力煤出口国,印度尼西亚的煤炭基准价格一度上涨200%,达到每吨161.63美元。为了控制煤炭价格,印尼能源矿产部在11月初颁布法令,将煤炭价格限制到每吨90美元,保证化肥的稳定生产。
泰国农业协会数据指出,当地化肥每吨价格同比去年上涨60%,6000泰铢的差价,超过1000元人民币。越南复美化肥2021年三季度财务报表显示,同期净收入增长超过44%,达到 28240亿越南盾(1.2亿美元)。
(泰国当地运输化肥的卡车,运输主力为尿素)
如果国家化工和肥料产业外部依存度较大,化肥短缺的影响还会进一步加重。以印度为例,当地农业增产严重依赖化肥,可是肥料和生产肥料的煤炭都需要进口。10月1日,印度尿素招标价格为每吨4289元人民币,比国内出厂价还高出1千元上下。10月底,印度中央邦、拉贾斯坦邦和北方邦等地已经出现了化肥供应点连夜排队的现象。
颇为有趣的是,韩国的汽车产业,也在尿素短缺中掺和了一脚:车用尿素可以中和柴油车尾气,保证大型柴油车正常运行。然而韩国尿素由于缺乏价格优势,2010年之后已经逐步停产。韩国汽车构成中,又有三分之一都是柴油车。没有尿素的柴油车,根本无法正常启动。韩方只好在最近同中国签署1.8万吨尿素进口合同,维持国内物流业运行。
中国市场 开展强力调控
全球市场大环境影响下,中国化肥产业也跟上了涨价的脚步,但是涨价的方向,却略有不同。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折纯)产量为5395.80万吨,同比下降5.85%。7月产量在446.2万吨,9月产量在481.8万吨,之后产量逐步下降。符合化工行业年底因原材料成本和环保审查产能走低的趋势。
化肥出口领域,2021年1-9月份,国内尿素出口量为402.4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09.35万吨。其中主要出口国印度占比近50%。
磷肥领域,今年1-9月份磷酸一铵累计出口量344.8万吨,磷酸二铵累计出口量529.41万吨。钾肥领域,2012-2020年期间,我国持续进口钾肥,仅在去年前三季度就进口氯化钾665.60万吨。我国化肥整体处于“氮高磷平钾进口”的局面,与国际市场存在差异。
(这张价格走势图,清晰的展现了我国化肥市场的整体格局)
针对国际市场关注的尿素,云天化农资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翟树新第二十二届国产高浓度磷复合产销会上指出,工业尿素用户价格承受力较强;农业尿素价格受到国家管控,不会过分脱序;今冬明春尿素供应处于“紧平衡”状态,虽然价格上涨,但是范围可接受。
与氮肥的相对稳定相比,钾肥的上涨趋势相当凶猛。尽管全球钾肥市场消费三甲分别为中国、巴西、美国,但是钾肥的主产地是加拿大和白俄罗斯,需要海路运输。疫情带来的供应链问题导致海路运输能力下降,美国和巴西因此需求猛增,带动了我国钾肥价格的大范围上涨。
作为国内钾肥上涨的回应,今年9月中旬,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中化化肥有限公司氯化钾加价进行了260万元的行政处罚,钾肥价格因此有了一定的回落。不过从长期走势来看,10月9日我国主要港口氯化钾库存量217.2万吨,同比下降87.8万吨,降幅为28.8%。未来钾肥价格依然偏高。
磷肥遇到的问题,则是另一个极端:我国是磷肥生产大国,但是中国却以4.7%的储量供应了全球53.2%的需求,磷矿石下降率达到了58.6%。与此同时,国内磷矿石开采分散,污染过大,还会地质灾害风险。因此自2019年开始,我国就一直在进行“三磷”专项排查,产能的保护性收缩,带动了今年上半年磷肥的上涨。
从磷肥的主要产品来看,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受限于原材料液氨的生产,也会受到天然气价格的影响。长期高价的格局,也让磷肥市场进入了“高买高卖销量小”的横盘局面。让磷肥与上述两种肥料相比,显得不温不火。
(磷矿石和磷肥的价格具有一定的同步性)
面对主力肥料价格的疯狂上涨,中国开启了“多次点刹”的调控模式。
今年7月,发改委约谈重点化肥企业,参会企业表示将全力组织好生产经营,暂不安排化肥出口,保障国内化肥市场供应。海关总署也发出公告,10月中旬开始,涉及出口化肥的29个10位海关商品需求出入境检验检疫报告才可通关。代表着我国化肥出口管制拉开序幕。
收紧了出口,还要放开供应。10月19日开始,发改委官微以每天三条的推送频率,发表了28篇煤炭产业相关文章,动力煤价格跌幅高达47%,全国多地尿素价格下调,幅度达到几十元一吨。一天后的10月20日,发改委开启公开竞拍,开始第一批国家储备钾肥投放。国内化肥市场,迎来了强力的调控平衡。
国家决心 影响价格走向
限制化肥出口的,不止中国一家。
11月3日,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表示,俄罗斯肥料出口将采用配额政策。氮肥590万吨,含氮复合肥上限535万吨。由于俄罗斯主要向西欧出口尿素,欧洲地区尿素价格将进一步上涨。彭博社在相关报道中,也用“俄罗斯的食品保护主义蔓延至化肥出口”这样的标题,对俄欧关系“煽风点火”。
(为保障化肥供应,俄罗斯政府将化肥厂的天然气协议价延期到年底)
然而采购化肥的美国农民,似乎没空关心口头的批判:伊利诺伊州农民丹·瑟坎达祖上四代都种植玉米和大豆和玉米。由于氨肥价格一度达到了880美元/吨,他最终选择暂停采购,等待降价。半个月之后,氨肥涨到了1320美元,他的化肥抄底计划彻底告吹。
针对化肥市场涨价潮,行业人士表示:化肥市场价格主要受天然气、煤炭以及矿物的供应。磷和钾的供需短时间不会产生太大波动,因此明年三季度之前,磷肥、钾肥的价格依旧较高。
然而尿素等氮肥的价格,却与天然气价格和产能成正比。印度和尼日利亚近期都有尿素项目投产,明年1月之后,随着产能上涨,全球尿素价格应该会逐步下跌。在尿素供应放开之前,市场价格的变化,取决于国家对天然气等能源的管控决心。
从实际行动来看,“决心”似乎并不站在美方一边:虽然美国天然气产量与以往持平,但由于亚洲市场销量攀升和液化天然气价格上涨,美国大量天然气销往海外。甚至有相关官员表示,美国需要收紧天然气出口,保证国内供应。
今年冬天,美国的天然气零售价将从去年的10.17美元/千立方英尺,上涨至12.93美元/千立方英尺。达到2005年以来的新高。有能源供应商警告称,11月的天然气价格上涨了14%,电费因此也将上涨。新英格兰的批发电价,已经比去年高出了50%。
连普通人都可能用不上天然气,急需化肥的美国农民也只好等一等。买不起高价氮肥的丹·瑟坎达,最终选择改种大豆保证肥力。
“如果肥料价格依旧如此离谱,我们就需要采用其他策略——要么少用肥料,要么改种豆类。”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一鸣 
-
陈睿:元宇宙中的一些要素,Facebook、腾讯和B站已经实现
2021-11-17 23:10 大公司 -
李彦宏:集度概念车将亮相明年北京车展,2023年量产
2021-11-17 22:27 大公司 -
因华东大区拖后腿,华润置地近三月销售同比下滑
2021-11-17 20:57 中国房市 -
为了活下去,保利置业拟5亿转让上海项目
2021-11-17 20:57 中国房市 -
融资环境回暖?近一周国资房企银行间市场发债
2021-11-17 20:56 中国房市 -
海信拟10亿美元收购西门子智能交通系统业务
2021-11-17 10:02 上市公司 -
大公司早报 | 丁磊称网易有能力抢跑元宇宙 许家印个人为恒大注资70亿
2021-11-17 09:08 大公司 -
成本压力下,家居企业集体“涨价”能否自救?
2021-11-16 20:30 中国房市 -
去化放缓、融资受阻,非地产企业们加速剥离房地产
2021-11-16 13:25 中国房市 -
叮咚买菜加速:三季度营收翻倍,亏损扩大至20亿元
2021-11-16 12:58 商业 -
中国电信:要自主掌控关键核心技术
2021-11-16 11:18 数字化转型 -
大公司早报 | 卫龙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三只松鼠回应零食发霉变质
2021-11-16 09:21 大公司 -
知乎发起“高赞联合创作”,现金奖池100万
2021-11-15 17:19 大公司 -
“纪录片将迎来巨大时代机遇”
2021-11-15 16:24 大公司 -
孙宏斌自掏腰包,为融创中国无息贷款4.5亿美元
2021-11-15 16:12 中国房市 -
投融资周报 | 小红书获腾讯领投5亿美元 高仙机器人C轮融资12亿元
2021-11-15 13:30 商业 -
钉钉,已切换行驶路线
2021-11-15 10:17 数字化转型 -
大公司早报 | 涪陵榨菜宣布涨价 全国21城发布“限跌令”
2021-11-15 09:21 大公司 -
腾讯回应“申请接入抖音”:正向全网第三方平台发出测试邀请
2021-11-12 21:17 大公司 -
無印良品联合京东七鲜开店,“MUJI风”生鲜超市长啥样?
2021-11-12 18:04 商业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52“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73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2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8“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