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工力量:中国人均碳排放量高?看历史累积才有意义
最后更新: 2019-12-20 09:04:37生产者责任制 发展中大国“不必要”的减排责任
在碳减排势在必行的当下,“有多少,谁来减,减多少”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清单的编制方法来自《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对国家领土范围内产生的温室气体进行核算,即生产者责任制。核算方法为工业、产品使用、农业等活动的能源消耗乘以相应的排放系数。
从生产者角度去核算温室气体,操作方便,数据易得。但是有国家和学者提出异议,因为发达国家为满足其消费需求,通过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碳密集型产品、转移高碳密集产业来减少碳排放,上面的核算方法对净碳出口国不利。
出口国认为其产品和服务是为了满足进口国的消费需求,其生产过程的碳排放应由进口国承担,在核算本国的碳排放时,应遵循:国家碳排放=国内实际排放+进口碳排放-出口碳排放,即消费者责任制。
实际上,之前加拿大退出《京都议定书》的一部分原因也在于此。Dolter B(气候研究专家)就在其论文(Casting a long shadow:Demand—based accoullting of Canada’s greenhouse gasemissions responsibilit)中指出,1995~2005年加拿大作为化石燃料出口国,以生产原则核算的碳排放量明显高于消费者责任制的核算标准。
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大量的生产活动导致了高排放量,这其中有部分通过贸易出口到外国,满足他国需求,导致基于生产责任制的碳排放量核算过高。
气候技术高额成本 发展中国家无力支付
在气候技术转让问题上的“拉锯战”一直持续,发达国家不愿转让气候技术,因为这种低碳技术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而发展中国家对这些技术需求极为迫切,又无法承担购买成本,双方冲突极为明显。
根据《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气候技术,但是发达国家迟迟不付出行动。其理由是政府无权干涉企业私权,技术转让涉及的权利属于私权。
公约的第四条第9项规定:各缔约方在采取有关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的行动时,应充分考虑最不发达国家具体需要和特殊情况 来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学者早已指出《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对气候技术立法语焉不详,导致技术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过程中陷于有法可依,却难以操作的困境。因为难以操作,所以气候技术转让的国际法目前仅集中在私法领域的国际知识产权和国际贸易法。“知识产权保护”与“气候公约法”相比,发达国家肯定更愿意遵守前者。
结束语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工业及经济出于快速发展阶段,由此产生了大量温室气体。与美国在“碳减排”责任上一直推诿甚至退出《巴黎协定》不同,自2012年起,中国开始积极承担“碳减排”责任。目前,中国不但在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还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而且已经提前完成2020年碳减排国际承诺,即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至45%。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柳叶刀 
-
龙芯3A4000处理器实测:28nm工艺不变 性能仍可提升100%以上
2019-12-19 19:54 -
法国Orange CEO:关于华为的担忧“完全是一派胡言”
2019-12-19 19:13 -
中国科学家邓宏魁入选《自然》年度十大人物
2019-12-18 13:13 科技前沿 -
美国提出在月球背面安装射电望远镜
2019-12-18 11:20 航空航天 -
737MAX停产,谁最受伤?
2019-12-18 08:45 波音危机 -
思科重申:无意进入5G RAN市场 聚焦核心与承载网
2019-12-17 13:38 -
《自然》年度十大杰出论文:中国两篇研究入选
2019-12-17 10:42 科技前沿 -
欧洲对撞机即将“王者归来”!
2019-12-17 09:21 -
中国空间站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2019-12-17 08:10 航空航天 -
刷新纪录!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2019-12-16 19:14 航空航天 -
哪个最燃?2019中国十大“硬核”科技新闻
2019-12-16 13:20 中国精造 -
还需20亿元!俄企申请再拨款研发月球飞船
2019-12-16 12:02 俄罗斯之声 -
三星将首次向加拿大供应4G、5G设备
2019-12-16 09:34 5G -
杨利伟首次访日,与日本首位航天员对话
2019-12-16 08:52 航空航天 -
AMD:Intel是一家伟大的公司 工艺落后问题迟早能解决
2019-12-14 14:33 商业 -
2019 Q3 各厂商RAN份额市场评估:华为5G NR蝉联全球第一
2019-12-14 14:22 产业万象 -
覆盖一百多个国家与地区 北斗将开启“全球时代”
2019-12-14 08:36 北斗照耀 -
挑战X86、ARM架构,RISC-V能否成为中国物联网时代赶超欧美的希望
2019-12-13 21:25 -
实力对比:中国光纤基础设施遥遥领先美国
2019-12-13 11:00 -
世界首次!高铁四电建设全部用上BIM技术
2019-12-13 07:22 高铁世纪
相关推荐 -
“学者回望:特朗普这个时期,是中国赶超美国分水岭” 评论 169“中国稀土出口审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评论 345“中美谈判后,各国对美更硬气了” 评论 141星辰大海第二站,天问二号为何选它? 评论 70印度人把抵制矛头对准了这两国 评论 264最新闻 Hot
-
“学者回望:特朗普这个时期,是中国赶超美国分水岭”
-
华人“钢铁大王”在菲遭撕票案主谋落网,部分赎金已提走
-
“特朗普次子要去越南,想在胡志明市建特朗普大厦”
-
“我来到这里工作,因为中国是支持环保的超级大国”
-
“中国稀土出口审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
“日本很小心,不想让特朗普丢脸”
-
“我只能靠中国赚钱:听特朗普这么说,想拿石头砸他”
-
美财长认了:美国消费者买单
-
英国也盯上了...
-
美国发生火车撞人事故:2人死亡,至少1人失踪
-
“苹果给了印度希望,结果中美谈成了……”
-
“中美谈判后,各国对美更硬气了”
-
议会选举落幕总理小胜,极右翼抬头:葡萄牙两党制结束了
-
拜登还能活多久?美专家预测
-
“飞车党”紧追小女孩将其吓哭?当地警方通报:两名初中生认错道歉
-
数学家赢下罗马尼亚大选,曾两次获得国际奥数满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