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工力量:中国人均碳排放量高?看历史累积才有意义
最后更新: 2019-12-20 09:04:37由于发展的阶段不同,发达国家很早就已经工业化,在此过程中已经产生积累了大量的温室气体。而发展中国家正在工业化的道路上,未来一段时间还将保持较高的碳排放。所以《气候公约》把“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确定为不同国家的减排与发展的原则。简单而言,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要为碳减排努力,但是发达国家由于历史排放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公约指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发达国家需要负主要责任,而发展中国家仍需以发展经济为主 来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由于《气候公约》没有规定强制性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为了对其进行完善,《京都议定书》制定了具体实施细则,为《气候公约》附件I缔约方设定了具体的减排指标和执行时限,以此加强《京都议定书》的法律约束力。但对发展中国家没有提出强制“碳减排”要求也引起发达国家的不满。
现实总是“事与愿违”,由于减排义务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利益冲突,《京都议定书》的执行效果并不明显,美国、加拿大先后退出议定书,日本、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在第一承诺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降反升,并且表示无意愿加入第二承诺期,即便是欧盟,对加入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态度也十分消极。
公约影响经济发展 美国“退群” 建立新方案
美国曾于1998年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但在2001年3月,美国布什政府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义务”为借口,宣布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
当然,美国并不是完全拒绝减排,而是提出了一套自己的行动方案——《晴朗天空和全球气候变化行动》,即在不损伤经济增长能力的情况下,降低单位GDP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当时美国的目标是2002-2012年间将温室气体排放强度降低18%,大致由2002年的0.671kgCO2/美元GDP,降低至2012年的0.554 kgCO2/美元。这样的减排模式对经济的影响小,相对缓和。
单位GDP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方案对美国有利,在GDP不断增加、二氧化碳变量较小的情况下,单位GDP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减少 来源:世界资源研究所
发达国家总体上单位GDP的CO2排放量较低,而发展中国家较高,因为发展中国家相对发达国家存在较多的高耗能产业和低水平生产工艺。
中国在此后的碳减排方案中采用了减少单位GDP的CO2排放量的方案,在国内部分人出于所谓“公正”的目的,不同意这一套方案,认为该方案不能降低CO2总量的排放。但是追溯历史,这种方案并非是中国最先提出,而是美国政府最先设计出来。
逼迫他国承担减排责任 法国祭出“碳关税”
因为《定都议定书》只对发达国家的碳减排做出具体要求,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并没有对发展中国家的碳减排做出规定。但是随着中国、印度等体量较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大国不承担碳减排责任产生了“抱怨”。在2005年后,法国打算对中国在内的不实施碳减排交易限额的国家征收碳关税。
2006年,法国前总统德维尔潘在肯尼亚罗毕召开的第12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提出“碳关税”概念,他建议对没有签署《后京都议定书》的国家工业产品征收附加税。
2007年1月,法国政府要求美国签署《京都议定书》和《后京都议定书》,警告美国若不签署该协定,将会对来自其国家进口产品课征商品进口税。2009年6月,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将碳关税的讨论升级,建议若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没有达成一致,则考虑将“碳关税”作为一种机制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呼吁联合国支持“碳关税” 截图自Deutsche Welle(德国之声)
这么着急推进“碳关税”,法国也是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因为美国和中国都不在《京都议定书》实际减排之列,欧洲公司却要为碳减排单方面支出资金,所以推行“碳关税”就是要确保进口产品与本国产品承担相同的气候变化缓解成本,间接的让发展中国家承担碳减排责任。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柳叶刀 
-
龙芯3A4000处理器实测:28nm工艺不变 性能仍可提升100%以上
2019-12-19 19:54 -
法国Orange CEO:关于华为的担忧“完全是一派胡言”
2019-12-19 19:13 -
中国科学家邓宏魁入选《自然》年度十大人物
2019-12-18 13:13 科技前沿 -
美国提出在月球背面安装射电望远镜
2019-12-18 11:20 航空航天 -
737MAX停产,谁最受伤?
2019-12-18 08:45 波音危机 -
思科重申:无意进入5G RAN市场 聚焦核心与承载网
2019-12-17 13:38 -
《自然》年度十大杰出论文:中国两篇研究入选
2019-12-17 10:42 科技前沿 -
欧洲对撞机即将“王者归来”!
2019-12-17 09:21 -
中国空间站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2019-12-17 08:10 航空航天 -
刷新纪录!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2019-12-16 19:14 航空航天 -
哪个最燃?2019中国十大“硬核”科技新闻
2019-12-16 13:20 中国精造 -
还需20亿元!俄企申请再拨款研发月球飞船
2019-12-16 12:02 俄罗斯之声 -
三星将首次向加拿大供应4G、5G设备
2019-12-16 09:34 5G -
杨利伟首次访日,与日本首位航天员对话
2019-12-16 08:52 航空航天 -
AMD:Intel是一家伟大的公司 工艺落后问题迟早能解决
2019-12-14 14:33 商业 -
2019 Q3 各厂商RAN份额市场评估:华为5G NR蝉联全球第一
2019-12-14 14:22 产业万象 -
覆盖一百多个国家与地区 北斗将开启“全球时代”
2019-12-14 08:36 北斗照耀 -
挑战X86、ARM架构,RISC-V能否成为中国物联网时代赶超欧美的希望
2019-12-13 21:25 -
实力对比:中国光纤基础设施遥遥领先美国
2019-12-13 11:00 -
世界首次!高铁四电建设全部用上BIM技术
2019-12-13 07:22 高铁世纪
相关推荐 -
“学者回望:特朗普这个时期,是中国赶超美国分水岭” 评论 169“中国稀土出口审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评论 345“中美谈判后,各国对美更硬气了” 评论 141星辰大海第二站,天问二号为何选它? 评论 70印度人把抵制矛头对准了这两国 评论 264最新闻 Hot
-
“学者回望:特朗普这个时期,是中国赶超美国分水岭”
-
华人“钢铁大王”在菲遭撕票案主谋落网,部分赎金已提走
-
“特朗普次子要去越南,想在胡志明市建特朗普大厦”
-
“我来到这里工作,因为中国是支持环保的超级大国”
-
“中国稀土出口审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
“日本很小心,不想让特朗普丢脸”
-
“我只能靠中国赚钱:听特朗普这么说,想拿石头砸他”
-
美财长认了:美国消费者买单
-
英国也盯上了...
-
美国发生火车撞人事故:2人死亡,至少1人失踪
-
“苹果给了印度希望,结果中美谈成了……”
-
“中美谈判后,各国对美更硬气了”
-
议会选举落幕总理小胜,极右翼抬头:葡萄牙两党制结束了
-
拜登还能活多久?美专家预测
-
“飞车党”紧追小女孩将其吓哭?当地警方通报:两名初中生认错道歉
-
数学家赢下罗马尼亚大选,曾两次获得国际奥数满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