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工力量:5G如何解决困扰纺织化纤行业几十年的难题
最后更新: 2019-11-04 07:49:18移动公司介入后,通过与机器人企业合作,确定了“8K高清摄像头+巡检机器人+5G”的方式。巡检机器人顶部携带8K高清摄像头,高清连续拍摄每个工位的作业图片,在200毫秒之内完成图像传输及在云端的计算(图像识别),再将结果呈现出来。该系统在几百根微米级的细丝以每分钟4000米的下丝速度通过多孔轨道过程中,利用快速地图像识别技术发现飘丝、漂杂现象。
巡检机器人移动到每个工位前,对细丝的缠绕情况进行拍照,然后将高清图片通过5G网络迅速地回传到云端,快速计算,判断是否有“飘丝、漂杂”现象
以往一个生产车间需要几十名工人三班倒巡检,但无法检出全部的飘丝、漂杂现象。采用“8K高清摄像头+巡检机器人+5G”的方式后,用2-3个机器人就可以完成巡检任务。
实际上,在工厂内,5G的应用是一个逐步迭代的过程,针对生产的每个环节进行优化。相关负责人向笔者介绍,后续移动公司将针对车间内对温湿度的要求提出5G解决方案,温湿度是比较困扰的问题,生产车间对温湿度要求高。温度是两方面,一是车间的温度需要恒温,二是设备的温度需要监控。大部分设备上都带有温控仪表,目前的温控仪表是靠人工记录,后面将通过5G的改造,利用机器人巡检和图像识别技术,对八万多个采集点数据进行智能化采集。
5G在工业互联网中如何收费
5G在消费者手机端按流量收费高的问题,读者肯定早有耳闻。今年4月份韩国的5G开始商用,其三大电信运营商分布向为消费者推出了5G服务,不过资费并不便宜。
以韩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SK为例,其提供的5G套餐分为四类。第一类:套餐月资费5.5万韩元(折合人民币约325元),包含8GB数据流量。第二类:套餐月资费5.5万韩元(折合人民币约443元),包含150GB数据流量。第三类:套餐月资费9.5万韩元(折合人民币561元),包含200GB数据流量。第四类:套餐月资费12.5万韩元(折合人民币738元),包含250G数据流量。
但这种按流量收费的模式肯定不适合工业互联网领域,据移动公司方面介绍,目前针对工业互联网的5G收费模式还在探讨之中。在工厂内的移动网络结合网络切片组成局域网,切片的业务是专门为每个工厂定制的,包括网络安全,路由怎么走,哪些服务器允许登录,哪些设备允许接入,全部是定制的。在这样情况下,不是收取流量费,因为5G和4G网络是完全不一样的,通信运营商收取的应该是整个网络的服务费。
5G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应用前景
在整个5G技术的应用场景中,工业互联网的场景肯定比个人手机使用5G的场景更加丰富。在因为手机上面,使用5G最重要是大带宽,对低时延要求不高,有低时延要求场景要求的游戏算一种,其他的对低时延要求不是那么迫切,而大连接是在高密度场景,比方说演唱会现场。
在工业互联网情况下,应用场景相比手机端就非常丰富。网络切片和MEC(MEC作为边缘云技术最大的功能是本地计算和数据处理,采用灵活的分布式网络体系结构,把服务能力和应用推进到网络边缘,极大地缩减了等待时间,使之与5G相匹配)本身就是为工业互联网的场景设计的。整个应用可以覆盖到工业互联网的所有环节,包括生产环节,仓储,供应链等。
5G本身就是一个云化的解决方案,工业互联网的云化是一个大的方向。5G无线网、5G承载网、5G核心网三部分,全部是通过云化之后,再进行进一步的网络切片,5G和云是天然结合的。
工厂里面建设5G,是通过5G的MEC下沉,以及网络的切片实现的。在MEC上,一方面是控制数据,一方面是用户数据,控制数据传输到运营商的核心网络,工厂内部数据就近传输到MEC服务器上(也就是工厂内部的服务器),保证了工厂内部数据的安全,但是控制信令还是与核心网交互的。
在工厂内工作的员工的手机上肯定有一些互联网应用,这些应用也可以通过厂内的5G基站享受局域网以外的互联网服务。
无论是工厂内部运行数据还是厂内员工个人数据,在无线阶段都是要接入5G基站,在进入基站后,信号是分开的,在不同的通道内进行传输,互相之间是隔离的。而且通过网络切片,提供不止一套网络,在工厂的内网中还有可能进一步区分,比方说:一套网络是办公用的,一套网络是生产用的,互相之间是隔离的。
在4G的时代,技术上没办法做到,不支持。对于4G与5G的区别,一个形象的比喻“原来的4G就相当于一个烤鸡,整个的给顾客,现在的5G网络服务,顾客喜欢鸡翅给鸡翅,喜欢鸡腿给鸡腿”,按照用户的需求,将用户最需要的部分给用户,这样的网络可以达到最大利用率。4G时代对所有的用户提供的服务都是一样的,至少在同一个基站下面,是相同的速率,相同的接入速度,提供的服务是一模一样的。而在5G时代,用户的需求是定制的。
结束语
目前国内的运营商,除了在积极规划建设5G网络,还在不断推动5G与各垂直行业结合,大范围推广5G在各种场景下的试点应用,这也是因为各垂直行业内部对5G这个新生事物还处在探索阶段。
不过就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场景的5G应用还在畅想阶段,成规模的应用较少。就笔者看来,在运营商推广的5G试点应用之中,有些畅想还是过于超前,如无人机送餐等。而利用5G的独特性能解决实际工业问题才是应用推广的关键,在上文介绍的移动公司与新凤鸣集团的5G合作案例,就属于就有实际意义的落地项目,这样的模式可能会成为未来推广5G的突破口。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柳叶刀 
-
联想笔记本混用三星、国产SSD 官方回应
2019-11-04 07:19 科技前沿 -
我国5G毫米波试验分三阶段:明年重点验证功能、性能和互操作
2019-11-03 22:01 5G -
张忠谋:世界局势变化大,台积电成战略家必争之地
2019-11-03 16:38 TMT观察 -
长四乙验证栅格舵技术,中国可重复使用火箭迈出成功一步
2019-11-03 15:25 科技前沿 -
中国“激光测高”突破关键技术 助卫星测绘更“火眼金睛”
2019-11-03 14:52 科技前沿 -
三星确定关闭自研CPU部门裁员近300人,走向Arm公版
2019-11-03 14:40 TMT观察 -
中国团队首揭示西瓜和甜瓜驯化基因组历史
2019-11-02 14:57 科技前沿 -
国产开源优麒麟19.10.1系统发布:持续增强稳定性
2019-11-01 19:29 -
中国科学家解析非洲猪瘟病毒关键酶结构
2019-11-01 18:53 食品安全 -
自动驾驶爆雷!美专家仅4小时发现百度、英伟达共561个故障
2019-11-01 17:41 TMT观察 -
三星或关闭自家云服务 力推微软OneDrive
2019-11-01 17:40 TMT观察 -
我国力争本世纪中叶建成地月空间经济区
2019-11-01 14:24 航空航天 -
TCL张少勇:以牺牲画质把成本做低的技术,我们不要
2019-11-01 14:18 TMT观察 -
“关于量子计算机的讨论已偏离科学轨道”
2019-11-01 13:12 科技前沿 -
台积电研发大军计划扩增8000人,投入3纳米以下制程
2019-11-01 11:59 TMT观察 -
中国5G广播标准将争取成为国际标准
2019-11-01 11:44 5G -
中科院70周年:我们带你上天、入地、下海!
2019-11-01 10:23 科技前沿 -
紫光展锐:5G SA/NSA室内测试完成、5G毫米波上下行打通
2019-11-01 09:16 5G -
陈纯院士:中国区块链发展亟待突破四项核心技术
2019-11-01 08:37 科技前沿 -
钱老,您走的这10年,我们把这些事都干成了
2019-11-01 07:05 科技前沿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09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676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5“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60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10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
“中国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终结”
-
“接到指示,美情报机构加强搜集力度”
-
“双方出动125架战机,交火距离一度超过160公里”
-
门票价格从10元上涨到85元?西安碑林博物馆回应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