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莫费·博尔达切夫:最后的帝国及其邻居——俄罗斯周边安全与地区秩序
最后更新: 2022-01-13 16:03:07不管是否令人满意,事实是,一个参与全球核俱乐部的大国,不可能有盟友。联合国安理会五大拥核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由五国的军事实力所决定。按照英国左翼作家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的观点,五大国的军事优势地位,促成了另一种永远的“冷战”态势——在五国与其他国家之间。这场“战争”可以以各种方式进行,有时的表现形式甚至是非常密切的合作关系,即便如此,没有一个大国会真正把伙伴的利益与自身的国家安全利益捆绑。
因此,当俄罗斯的安全利益与美国正式盟友的主权有矛盾时,美国对其盟友利益的保护举措并不是非常明显,抑或俄罗斯没有将自己盟友的利益视为外交政策的优先,我们都不必表示惊讶。特别是,当事态不是关于盟友的生存问题,而是其能力的变化消长时,大国的选择更会如此。在国际关系中,较强的国家不会为较弱国家的利益而斗争。例外的情况是,当较强国家的生存问题直接取决于其小伙伴的利益受到怎样的保护,这个时候强国会出手加以保护。正如我们所见,此种情况只能由地理位置来决定,比如大国在邻国有重要的战略部署。除此之外,即便较弱国家对临近大国保持忠诚,他们也很难证明自身对于大国的价值。
特别是谈到与核大国的关系时,考虑到五国中实力最弱的英国和法国都可以独立解决生存问题,要想让一流核大国相信盟友的利益对其而言具有原则性的意义,是不容易的。俄罗斯正是处于这种状态,在评判俄罗斯当前周边局势的时候不要忘记这一点。
国际关系史中鲜有这样的案例——我们可以称之为盟友关系。特别是在谈到实力大不相同的国家间关系的时候。可以将英国、苏联、美国在二战时期的合作视为盟友关系的理想案例:拥有可以相提并论的实力,拥有共同的目标,即消灭执行侵略性政策的德国,这些保证了同盟关系在数年内的稳定。美国核武器的制造,终结了这一联盟,迅速地、不可逆地造成了力量失衡,并且已经战胜了共同的敌人。1813年打败法国的大国联盟也没有存在很长时间,到1815年维也纳会议期间,俄罗斯、普鲁士、英国和奥地利之间的分歧如此之大,因此不得不将法国重新归入到大国之列,以求达到力量平衡。
“俄、中、英、美、法称没有人能赢得核战争”,英国路透社对联合声明的报道截图
美国、英国以及北约其他成员国之间的盟友关系,建立在华盛顿军事绝对优势的基础之上。正因如此,北大西洋联盟从建立之日起的中心问题就是,美国会在多大程度上为了保护盟友的利益来承担风险。英国和法国在1956年、法国在印度支那和阿尔及利亚殖民战争中、英国在与阿根廷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的冲突中,都充分体会到,其盟主(美国)只会在触及自身直接利益的地方施以援手。
只有在对于保障自身利益必不可少的时候,大国才会创建正式的同盟关系机制。例如在出现军事冲突时,盟国关系有助于军事力量的部署和资源的分配。但是随着威胁降低或者自身技术能力提升,盟友的价值就变得多余。这样,小伙伴是否有权在原则上对盟友关系有所期许呢?是的,是有权的,如果国际环境对其有利,并且大国由于自身利益而需要其所在地区的话。例如,俄罗斯在外高加索地区的驻军,在五年期满(为了完成人道主义使命而需要的时间)后的前景,将完全取决于俄罗斯与阿塞拜疆的关系。俄罗斯在该地区内参与两国事务,具有道义上的、而不是自私的特点,关于这一点,俄罗斯总统在2020年瓦尔代会议期间同与会者见面,提及不能重复对亚美尼亚人的种族灭绝时,有清晰的阐释。
有人从理论上简单地认为,俄罗斯和原苏联空间内其他国家共同建立的多边合作关系,主要是俄罗斯国际政策软弱性或者强大的外在因素作用的产物。虽然毫无疑问的是,在欧亚经济联盟和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框架内,各种力量之间的关系体现的正是这种逻辑,但是需要注意,欧亚经济联盟的建立(2015年),是在莫斯科已经拥有了重回大国政治所必需的条件之后。
有些人赞同,制度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因而是有利的。他们的论证,在这里有令人信服的支撑。在欧亚经济联盟框架内,俄罗斯在决议的通过机制上,与其他实力无法与之相匹配的国家分享着同样的权利;俄罗斯的开支大大减少,因为在这里一系列重要问题都是共同解决的。
认为俄罗斯对保留境外义务有十分的兴趣,这种观点荒谬至极。俄罗斯在这方面的投入并不比其他大国更高,并且在各地有着越来越明显减弱的趋势。我们不能说,与哪个第三国结盟,对俄罗斯、中国或美国的生存问题具有现实意义。而且,世界和平越来越多地不是维系于复杂的制度体系,而是取决于各国对关键军事决策的理性认识。
在国际机构中通过决议时,美国或欧洲动员盟友的能力,在现实中意义不大。如果这些决议是反对国际社会弱小成员的话,那么最坏的情况是这些弱小国家依旧像原来一样处于劣势。而如果是反对强国,比如中国或俄罗斯,结果就不会顺利,也没有决定性意义,这改变不了中俄。莫斯科和北京没有美国含义上之盟友的事实,在国际政治各种力量的相互关系中,并不会因此缺失什么。但如果中俄之间建立正式的联盟,国际体系就会处于革命的边缘,因为这种实力相当的国家建立联盟,势必需要确定共同的目标和敌人。
谈及大国与力量不匹配国家间结盟的现象,从概念上讲有两个复杂问题。一是,这种关系是不需要的;二是,也不可能有这种关系。但如果我们在谈结盟时,实际上指的是不平等的关系状态,则有必要使用其他术语,而不是“盟友”。就像一位备受尊敬的亚美尼亚同事在2020年10月初指出的,“认为俄罗斯应当替亚美尼亚的利益而战,这是一种错觉,事实是亚美尼亚应当为俄罗斯的利益而争”。也就是说,一个基于理性评估的国家,应该有的行为方式和思考逻辑是,其自身在大国利益体系中的位置,不仅是主观自我评价的结果,而且要力求反映客观事实。
三、克制的美德
大国正在失去履行多余义务的兴趣,个别欧洲强国是最后的例外,但其有限的能力本身,也说明规避义务的必要性,如果不能这么明说的话,也该实际这么做。这一过程是客观的,并且没有根据认为是可逆的。
- 原标题:最后的帝国及其邻居——俄罗斯周边安全与地区秩序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不满中国熔断赴华航班,美国扬言“采取行动”
2022-01-13 15:58 中美关系 -
英格兰河流水质成全欧洲最差之一,所有河流都被污染
2022-01-13 15:34 不列颠 -
“许多政客悄悄偷打加强针,但他们胆小不敢说”
2022-01-13 15:01 特朗普 -
朝鲜试射两发高超导弹后,美国再次发动制裁
2022-01-13 12:42 朝鲜现状 -
立民调:近2/3受访者不满政府对华政策,外长狡辩:问题错了
2022-01-13 12:02 中国外交 -
“白宫官员言论之荒谬充分体现美国教育质量”
2022-01-13 12:00 凉战 -
福奇:奥密克戎在美国将感染“几乎每一个人”
2022-01-13 11:0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哈新政府首次会议关注经济,计划提高民众收入
2022-01-13 11:02 -
4小时会谈互不相让,俄罗斯与北约“分歧难弥”
2022-01-13 10:30 观察者头条 -
被批任人唯亲后,纽约市长给亲弟降职了
2022-01-13 10:07 美国一梦 -
杨恕:哈骚乱不排除外部势力,但主要原因在国内矛盾
2022-01-13 09:49 -
伊朗委内瑞拉等8国因拖欠会费,被联大暂停投票权
2022-01-13 09:32 欢乐联合国 -
香港警队7月1日起全面转用中式步操,已推出电子学习课程
2022-01-13 08:51 心连心 爱香港 -
叙利亚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
2022-01-13 07:58 一带一路 -
世卫:新冠肺炎将逐渐变为地方性流行病
2022-01-13 07:5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文在寅热门“接班人”所涉丑闻发酵,3名涉事者死亡
2022-01-13 07:44 三八线之南 -
面临拆分?脸书第二次反垄断申诉被驳回
2022-01-12 22:43 大公司 -
续创近40年新高!美国12月CPI同比涨7%
2022-01-12 22:24 美国经济 -
“看,这是朕为你打下的江山!”
2022-01-12 22:13 -
英议员称大型犬碳排相当于一辆SUV,呼吁改养、共享小型犬
2022-01-12 21:39 不列颠
相关推荐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97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06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26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51“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1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