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莫费·博尔达切夫:最后的帝国及其邻居——俄罗斯周边安全与地区秩序
最后更新: 2022-01-13 16:03:07在白俄罗斯和亚美尼亚事件中,扮演敌对国家角色、干预俄罗斯周边事务的,不是处于世界第一梯队的大国,而是第二梯队的波兰和土耳其。两国综合实力大大逊色于俄罗斯,这一事实使这场辩论更具感情色彩。俄罗斯周边的国际局势似乎回归到17-18世纪的地缘政治现实,那时乌克兰已经分裂,实力还不足够强大的俄罗斯与波兰和奥斯曼帝国对抗。但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这两个大国中的一个被俄罗斯消灭,另一个被贬到俄罗斯对外政策中无关紧要的地位。如今,面对这两个邻国的欺诈行为,俄罗斯的反应不可避免地被看成是示弱的表现。并且这种软弱性,与俄罗斯领导人对莫斯科在全球舞台以及欧亚周边事务中起到决定作用的信心,截然相反。
俄罗斯对白俄罗斯事件和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的差别反应,明显体现了两个地区对俄罗斯国家安全的不同重要性。莫斯科绝不允许北约在西线进行渗透,并且为此做好了采取坚决行动的准备。卢卡申科总统的声明和举动,曾不止一次让人怀疑他对俄罗斯的忠心。虽然白俄罗斯在他的治下从未对俄罗斯的利益进行过挑战,但其对西方国家的谄媚(多面性)难免引起俄方注意。
但这些因素并不能使俄罗斯不顾卢卡申科,让他独自承担来自西方邻国和本国反对派的压力。原因在于,俄罗斯很清楚,一旦卢卡申科的对手上台,非常可能会有怎样的外交政策倾向。波兰与立陶宛一道,都是白俄罗斯反对派的主要赞助人,是北约国家、是美国在该地区的重要盟国。华沙在此问题上的积极外交行动,不仅仅出于其自身的选择,而是体现和借助了西方多年来在原苏联空间内对俄罗斯施加的外力。白俄罗斯反对派的表现,是西方两个重要体系——北约和欧盟东扩的延续。现在这两个体系是俄罗斯主要的对手,北约和欧盟对俄罗斯采取经济打压措施,还在俄罗斯周边进行军事演习。在白俄罗斯领土上发生军事冲突,将会使俄罗斯与欧洲陷入那种不可避免的状态——如果事态继续升级,就可能导致全面的战争。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对莫斯科而言具有原则性的意义。
而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冲突,形势则不够明朗。这两个彼此敌对的民族都对俄罗斯态度友好,在俄境内有大量的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移民。但是亚美尼亚领导人最近两年做出的一系列决定,引起了莫斯科的困惑和不满。纳卡问题的国际语境与白俄罗斯的案例完全不同。阿塞拜疆的军事进攻,在外交层面上得到了土耳其的支持。土耳其虽然是北约成员国,但从其行为标准、雄心和诉求来说,已经不被美国列入其在欧洲的“正常盟友圈”。安卡拉与欧洲大多数国家的关系无关紧要,而与西方核实力紧随美国之后的法国间的关系,坦率而言是相当糟糕。俄罗斯与土耳其的军事冲突在可控的范围内,不会急剧升级而威胁到俄罗斯的安全——在叙利亚,俄土偶尔会发生冲突,但总能通过外交途径得到解决。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卡拉巴赫事件对俄罗斯而言,并不是生存大事,而是外交互动的问题。互动的结果,或许是欧安组织明斯克小组工作的终结。这一国际小组的形式出现在1992年,在欧安组织的框架内,美、法及其他国家参与其中——参与国除了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冲突的直接对象国以外,其他国家现在都是北约或者欧盟的成员国。假如明斯克小组不复存在,莫斯科未必有理由为此感到遗憾——它是在俄罗斯极度虚弱时代的一个外交产物。这种局面也将符合土耳其的利益,该国对莫斯科来说是个合适的伙伴。
2020年9月27日,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在纳卡地区爆发军事冲突。图自AP
由此可以看出,在这两种情况下,决定俄罗斯行动的直接因素,是事态的发展将对俄欧关系的力量平衡产生怎样的影响。俄罗斯缩减了的综合能力决定着对外部挑战的排序策略,因此,俄罗斯会将其中的一些挑战看为事关生存的大事,而另一些则是外交博弈。由某一个欧洲大国对白俄罗斯危机进行管控,不符合俄罗斯的利益,因为紧随其后的,是对俄罗斯而言在总体平衡上的不利变化。与土耳其合作是可以接受的,不会引起类似的情况,还能关闭美欧影响原苏联空间的一个渠道。俄罗斯卸下了对周边国家事务负完全责任的义务,逐渐适应着周边地区日益明显的无序状态,但却保留着掌控周边的帝国势能。
而且,在当今时代条件下,我们不能仍然抱着以前的那种心态来认定,即帝国的实力应当以直接控制独立国家的方式来得到加强。国际政治的无政府和竞争状态依然是不变的,但对采取决策的具体要求是可以改变的。这些要求越来越多地与不断加强的技术因素相关联。以前从首都到边境的距离,意味着调动部队需要一定的时间,而现在则完全不是这种情况了。
一些欧洲大国与美国还力求保留对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帝国式管控。但是除了极个别的情况,这种管控只能通过操纵国际经济制度来实现。美国的全球影响当然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它在世界很多地区还有驻军,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准备充当相关国家的守卫者角色。常有这样的讨论——即便是为了关系最紧密的盟友,美国可以承担多大的军事风险?在欧洲各国中,只有法国在非洲的一些前殖民地还有些驻军。以马里事件为例,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力量可以在局部地区成功缓解战术上的威胁因素。但在很多情况下,美、法两个大国只能调控本国的周边事务——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规制,法国则是在欧洲一体化的框架内发挥影响。对于较远地区影响力的发挥,要么需凭借先进的技术力量和军事部署(美国),要么只能设定有限的目标和任务(法国和英国)。
国际环境波动性的不断增强,使得大国也需要执行更为谨慎和克制的政策,特别是在本国对外的义务承诺方面。俄罗斯也不例外。未必能够去期待,俄罗斯在当今条件下会保留在遥远历史时期的帝国行为特点。俄罗斯与奥地利、英国、土耳其或法国不同,俄罗斯守住了领土扩张时期获得的土地——从乌拉尔到太平洋,这些领土是帝国时期保留下来唯一能带给俄罗斯益处而不是损失的遗产,从波罗的海到帕米尔所获得的土地也有同样的价值。只有当周边相关国家或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对于俄罗斯的地缘安全关系重大时,俄罗斯才真正愿意履行其维护安全的义务。在原苏联空间内,这就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
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示意图
二、结盟是非必要的奢侈品
大国拒绝履行必需范围以外的义务,这是对世界秩序概念本身的新挑战。国际关系学上的大国霸权,是克服国际体系无序状态的一种途径。现在极为迫切的问题是,当理论上可以觊觎霸权的大国已经不需要秩序来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时,秩序是否还有可能存在?国际秩序处于深刻的危机之中。由于有自身明确的优先事务,大国越来越多地节约力量,就像俄罗斯现在所做的一切一样,那么对以某种形式的“大国协调”,来缓解不断增强的无序状态之希望,则越来越渺茫。
- 原标题:最后的帝国及其邻居——俄罗斯周边安全与地区秩序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不满中国熔断赴华航班,美国扬言“采取行动”
2022-01-13 15:58 中美关系 -
英格兰河流水质成全欧洲最差之一,所有河流都被污染
2022-01-13 15:34 不列颠 -
“许多政客悄悄偷打加强针,但他们胆小不敢说”
2022-01-13 15:01 特朗普 -
朝鲜试射两发高超导弹后,美国再次发动制裁
2022-01-13 12:42 朝鲜现状 -
立民调:近2/3受访者不满政府对华政策,外长狡辩:问题错了
2022-01-13 12:02 中国外交 -
“白宫官员言论之荒谬充分体现美国教育质量”
2022-01-13 12:00 凉战 -
福奇:奥密克戎在美国将感染“几乎每一个人”
2022-01-13 11:0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哈新政府首次会议关注经济,计划提高民众收入
2022-01-13 11:02 -
4小时会谈互不相让,俄罗斯与北约“分歧难弥”
2022-01-13 10:30 观察者头条 -
被批任人唯亲后,纽约市长给亲弟降职了
2022-01-13 10:07 美国一梦 -
杨恕:哈骚乱不排除外部势力,但主要原因在国内矛盾
2022-01-13 09:49 -
伊朗委内瑞拉等8国因拖欠会费,被联大暂停投票权
2022-01-13 09:32 欢乐联合国 -
香港警队7月1日起全面转用中式步操,已推出电子学习课程
2022-01-13 08:51 心连心 爱香港 -
叙利亚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
2022-01-13 07:58 一带一路 -
世卫:新冠肺炎将逐渐变为地方性流行病
2022-01-13 07:5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文在寅热门“接班人”所涉丑闻发酵,3名涉事者死亡
2022-01-13 07:44 三八线之南 -
面临拆分?脸书第二次反垄断申诉被驳回
2022-01-12 22:43 大公司 -
续创近40年新高!美国12月CPI同比涨7%
2022-01-12 22:24 美国经济 -
“看,这是朕为你打下的江山!”
2022-01-12 22:13 -
英议员称大型犬碳排相当于一辆SUV,呼吁改养、共享小型犬
2022-01-12 21:39 不列颠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52“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73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2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8“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