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宇舟:钢铁行业的兴衰足以告诫特朗普,拯救美国,药方在中国
此外,美国还将贸易壁垒向产业链下游延伸,自1981年5月起实施的“汽车自愿限额协议”促使日本各大汽车公司不得不在美国投资建立跨国的美日合资汽车厂。美国犹嫌不足,又在1984年推行“钢材自愿限额协议”,压制日本车企采购本国钢材,并逼迫日本在美钢铁企业合资兴办,再将产品供应在美国的合资汽车厂。
这也很符合我们印象中对美国权贵们的观感,那就是当他们看似“义正辞严”地诬陷栽赃别人如何破坏市场之时,其实类似手段早已被他们自己玩得炉火纯青。
更有甚者,随着金融市场的热度逐渐盖过实体经济,赚快钱的习惯已然形成。美国钢铁巨头往往将利润用于维持高股息和短期股东回报,而非技术升级。从1970年到1990年,美国钢铁公司的研发投入占比不足1%,部分年份甚至只有0.5%到0.6%,而同期日本企业研发投入在3%到5%。
老板和股东们的小金库不断上涨,越来越多的厂房却渐渐凝固了时光。按1978年的美元不变价计算,1969年到1978年,美国钢铁工业的资本支出每年平均为29亿美元,较前10年平均每年减少3亿。1978年美国钢铁相关设备使用超过20年的占到2/3,其中近1/3使用年限突破25年。
这还是在号称产业大规模空心化开启的80年代以前。
当此之时,工人的福利也成为盛世必要的点缀。曾经的美国叙事是:一个产业工人的工资完美覆盖一个家庭的“1234”——能够养活一房、两车、三娃、四狗。二战后,工人维权与罢工风起云涌,而在蛋糕怎么都能做大的岁月里,美国政府、企业、工会的博弈也总能在指缝中漏下些许金屑。美国钢铁协会曾有统计,1954年至2003年,半个世纪的钢铁价格涨幅是220%,消费价格指数涨幅为540%,而钢铁业的平均工资涨幅突破了900%。
可是工资再涨也涨不过资本的膨胀,美国钢铁公司就曾有5年股价暴涨60倍的“光辉记录”,在这样的节节胜利背后,却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一张图——除了最富有的那群人,大家的相对收入都在稳步下滑。
美国不同层级的收入占比情况。半个世纪以来,只有最富有的5%人群,其收入占比还在不断上升。图片来源:路透社
正是在上述因素的叠加下,美国钢铁的竞争力日益下滑。早在1984年,美国吨钢主要投入成本就达到403美元/吨,远高于其主要的竞争对手。
1984年美国与欧日巴韩各自吨钢投入成本对比数据来源: 上海钢联研究中心转引自AdamsandMueller(1986,107)
前文提到的美国钢铁公司,曾经头顶行业冠军明珠大半个世纪之久,却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被如今谋求收购它的新日本钢铁公司所取代。此时,日本钢铁业通过精益生产和连续铸造技术,总体成本已经低于美国30%。
当20世纪最后一个十年到来时,美国人正在欢庆冷战胜利,钢铁行业的格局变化却已是天翻地覆。此时,一个新的制造业大国,已经开始蓄势待发……
19世纪以来全球钢铁工业演化格局图表来源:郑国栋等,典型国家钢铁产业发展路径与启示,2021-6。
后面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当代史。
二、贸易战的悖论与命运
特朗普在他的第一任期,已经尝试对进口钢铁加征25%关税,让部分闲置产能得以重启,本土钢材价格、就业与产能利用率也有微量增长,其中产能利用率一度从75%上升至80%。
但在一时提振的背后,行业整体依然在挣扎,高端钢材的进口占比依然在30%左右徘徊,企业效益在震荡中继续下滑,产能利用率在短期突破80%后又迅速回落至2024年的77%,以花岗岩城为代表的一批生产线,在短短五年内就潦草关闭,成了名副其实的“开封府”。
美国钢铁公司与纽柯钢铁公司六年营收与净利润图表来源:Mysteel
最为讽刺的是,随着企业效益的下降,美国钢铁企业又开始呼唤更大的保护主义。正在竞选的特朗普自然照单全收,并在当选后上演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包括钢铁行业在内的美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变化(实线为龙头企业,虚线为其他企业),由此可见,特朗普的保护主义根本没有阻止生产效率的下滑。图表来源:纽约联储
归根结底,MAGA的叙事刻意简化了保护主义的真实逻辑,仿佛“关税加征—进口涨价—产业回流—国内繁荣”成了必然,整个叙述完美规避了生产关系的改革、利益集团的重组、技术攻关的土壤、产业体系的重构,成了新的“念经”。
更何况,它还刻意隐藏了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仅是中国这样主权独立的大国会坚决捍卫自己的权利进行反制,即使再买办的国家,面对特朗普这样砸了柜台、“无买可办”的局面,哪怕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用价值也要抵抗一波。
在全球性的反制之下,下游制造业成本飙升,又导致了下游的裁员。据美国国际汽车经销商协会统计,仅钢铁等金属制造业的关税,就导致美国至少14.6万个下游岗位流失,而钢铁行业新增就业不过区区1.2万。
回顾过往的历史,一国如果要发动贸易战,之所以能够达成目标,关键在于集成配套,包括核心技术的封堵、产业关键链条的卡位、金融收割的配套、政治干涉的压阵,必要时还能发动盟友们的狼群撕咬。但是美国近十年的贸易战,已经在逐步偏离系统集成的方向,不涉及生产关系灵魂深处的贸易保护,非但没有让实体更加强大,反而助长了不思进取,钢铁产业正是其中的一大缩影。
美国的一次次贸易战,反而削弱了自己“可持续涸泽而渔”的能力。这样的故事难道美国选民不懂吗?
这就是另一个一言难尽的问题,早在大选时期,民调显示选民们最认可特朗普的政见就是“拼经济”。即使到现在,仍有超过四成的选民认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
我们有理由怀疑美国的“快乐教育”所培养的大批计算机都按不利索的基层劳动力,成为了资本主义版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特朗普所推崇的麦金莱总统时期,卡内基钢铁公司用20年的努力,将钢轨的单价由36.52美元降低到了12美元,这是大工业时代从技术到管理的一整套复杂系统集成所变出的“魔法”,这样的进步也让美国由保护主义的桥头堡,转向更为自信的开放提倡者。
而在特朗普第一任期的关税大棒后,2021年,美国本土出产的钢铁价格却一路飙升,到2021年一季度,已经比全球市场均价高出68%。
美国钢材价格与中欧日对比(单位:美元/吨)图片来源:钢联数据
还记得上一节中,美国在不同阶段的炼钢技术分布吗?上世纪70年代以后,电炉炼钢渐趋主流,当年押注该技术路线的美国纽柯钢铁公司,成长为美国最大的钢铁公司。其高管曾在1986年公开嘲笑过钢铁贸易保护政策:
“一旦价格开始上涨,钢铁公司开始盈利,它们就停止了现代化。除非你处于激烈的竞争压力之下,把它变成企业生存的一个问题,否则你就会重蹈覆辙,没有其他答案。”
如今,它却又成为了新的贸易保护鼓吹者。
套用一句公知体:到底是什么样的体制和环境,能让一代代屠龙勇士变成恶龙?
特朗普展示他签署的法案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金正恩指导朝鲜人民军特战部队综合训练
2025-04-05 07:13 朝鲜现状 -
特朗普宣布将再给予TikTok禁令75天宽限期
2025-04-05 07:0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字节跳动:与美政府未达成任何协议
2025-04-05 07:03 中美关系 -
90亿美元还想不想要?哈佛被下“整改通牒”
2025-04-05 00:16 美国一梦 -
美国人疯狂囤货,“中国电视被买空”
2025-04-04 22:5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2300美元一台?特朗普要亲手毁掉‘美国象征’?”
2025-04-04 20:54 美国一梦 -
石破茂:这是一场“国家危机”
2025-04-04 20:29 日本 -
杜邦中国,被立案调查
2025-04-04 20:15 -
中方出手,美指期货应声暴跌
2025-04-04 19:27 -
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印的医用CT球管发起反倾销调查
2025-04-04 18:48 -
-
海关总署:暂停6家美企产品输华资质
2025-04-04 18:19 -
11家美企,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2025-04-04 18:16 -
商务部:将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2025-04-04 18:16 -
4月10日起,对原产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2025-04-04 18:09 观察者头条 -
美媒爆料:美国国安局局长被解职
2025-04-04 16:16 -
《经济学人》绷不住了…
2025-04-04 16:15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和她见了一面后,特朗普炒了近10名国安官员”
2025-04-04 16:00 美国政治 -
“特朗普白给,中国要赢得全世界了”
2025-04-04 15:5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坚决反对
2025-04-04 14:12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52“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73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2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8“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