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明冬:润?润到美国有用吗?
最后更新: 2022-04-06 08:49:02屈从于市场的压力,外加东亚圈塑造的争当人上人的文化和心态,也许还有笃信“只要努力工作就一定能成功”的天真烂漫成功学的原因,很多华人移民或自觉或不自觉地倾向于排除后来者的竞争。从结果上看,大多数华裔移民盲从于那个早已不存在的美国梦的幻象,被资本主义市场规训并逐渐适应了剥削和压迫,甚至以此为荣。
因此有别于黑人社区的反抗文化,追求个人安逸的华裔乃至亚裔,被美国社会称为“模范公民”。言外之意,你们甘当螺丝钉,逆来顺受,是完美的资本主义燃料。
从这个角度讲,很可能美国华裔需要一批像马丁路德·金和马尔科姆·X那样的社会革命家,才能从根源上认识到,种族上的不平等,是由美国经济结构乃至整个社会体制导致的。当然这只是从有限的、片面的,经济的角度上分析,社会文化方面也有很多原因,但篇幅有限就不展开了。
再讲一讲生活环境吧。我打工的那段时间,住在一个华人家庭旅馆。说是家庭旅馆,但实际上是个黑灰产。加州法律明确规定出了,每个人应享有的最低的居住面积。也就是说,限制了合租人数。而华人家庭旅馆往往是多人合租一间,一般是2、3个人挤在一个房间里,明显不合法。
我就是和一个东北老哥,两个人挤在车库里的,大小只够放两张床。那车库可真是堪称冬凉夏暖,各种小动物数不胜数。睡觉的时候都不敢脱衣服,一是怕冻死,加州到了冬天一下雨就会很冷,二是怕被老鼠咬。
《健康与安全法》第17922节:每个住宅租赁单元必须至少有一个至少120平方英尺的房间;其他用于居住的房间必须至少为70平方英尺。来源:《健康与安全法》
这种住处唯一的优点就是便宜,一天大概15-20美元。当然了,一栋住宅蛮大的,加点钱可以搬到更好的房间去住。后来我住的车库被查封了,就和另外两人合租了一间10平左右的卧室,环境就好得多了。房客们大多数是通过各种手段移民到美国的华人,合法不合法的都有,现在想想恐怕不那么合规的居多。
其中有两位房客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一位是大概60多岁左右的台湾大妈。根据她自己的说法,她来自于台湾的某个名门望族,没听家人的话留在台湾发展,她选择年轻的时候赴美闯荡,还积累了一部分资产,当过房东。至于为何沦落至此,她没有提,我也没有问。
只记得她常说,看不惯社会上那些不自尊自爱的华人女孩,很多人为了买一款高档的提包,甘愿卖身。当年我只有16岁,还不太懂这个世界的险恶,但大受震撼。
另外她还告诉我,住在这种家庭旅馆里,一点也不安全。毕竟本质上是非法生意,随时可能被查封。大晚上警察上门,将房客赶到大街上,这种事她见得太多了。
另外一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房客,就是前面提到的东北老哥。他老家是哪里我不太记得了,只记得他不会说英语,我帮他填过考驾照的表格。这些房客中的大多数,都不会讲英语。其实如果一辈子只生活在华人区,不讲英语也能过。
最让我感到滑稽的一件事,是某一天我在跟高中同学通电话,聊起了美国大选的事情,聊到了特朗普。当时大选还没有开始,只是前期的一些投票。
我说:“想不明白啊,怎么会有脑残给特朗普投票呢?”恰巧东北老哥进来了,他说:“我就投了特朗普。”一时间气氛很尴尬,我只能继续跟同学聊天,试图缓解尴尬。但后来聊着聊着,话题还是回到了特朗普身上,我随口来了一句:“听说特朗普上台以后,要取消政治避难。”
当然,现在我们知道特朗普没有取消政治避难,只是收得非常紧,审查过于严格。但当时就这一句无心之语,让东北老哥绷不住了,开始四处给朋友打电话,询问特朗普的难民政策。现在想起这一幕真是讽刺,生动形象地诠释了“我反对我自己”。
其实仔细想想,某些少数族裔移民支持特朗普的动机并不复杂。他们自己上车了,就寄希望于他人能把脏活做了,把车门焊死。这种现象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昂撒移民歧视德裔移民,欧洲移民歧视爱尔兰、意大利移民。本质上和族裔没什么关系,都是在资本主义市场里卷,先来者会想方设法排除后来者的竞争,手段从来就没干净过。
当选总统后,唐纳德·J·特朗普在纽约向支持者发表讲话。来源:《纽约时报》
到了20世纪,后来者更难和先来者竞争。因为先来者的祖辈们,早已靠着铁器、火药、传染病,从原住民手中夺取了土地,并依靠奴隶制维持生产,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这种血腥的先发优势,让后来者如何竞争?这都还没提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造成的畸形经济结构。
总之,我算是比较走运的,在打工的这段时间,没被警察赶到大街上,没有受到任何监管机构的盘问。相较特朗普任期来说,奥巴马任期时,管得没那么严。不过这都是5、6年前的事情了。疫情当下,美国实体经济萎靡,加州还是疫情的重灾区,很难说这些底层华人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诚然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不适应一种模式,就去选择另外一种模式,也无可厚非。但人必须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有时是经济上的代价,有时是道德或名誉上的。
就我的个人仍经验而论,如果你是stem领域的人才,“润”到美国也许能获得不错的物质条件,而相应的你也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最终收益可能还不如考公上岸。
如果你对国外没什么了解,甚至连语言都不过关,受教育程度也不高,那么“润”去美国并不会让你的阶级跃升,反而只会抹杀个人的发展机会。不过有人要是头铁,就是想试试,那只能说试试就试试呗。
后来,我从美国高中毕业,进入了一所伊利诺伊州的大学。这里的情况比加州更加糟糕,在一个寒冷的冬日,我起得很早,要去机场赶回国的飞机。我路过芝加哥的大街小巷,看到商店门沿下,到处都是熟睡的流浪汉。
我曾经以为美国是一个成功的国家,但留在那里几年后,只看到了赤裸裸的阶级分化。如今,美国依然是穷人的地狱,富人的天堂。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沈玉萌 
-
王毅:若台湾问题处理不好,中加关系遭根本性损害
2022-04-06 08:05 中国外交 -
美国新增确诊23128例、死亡454例
2022-04-06 07:44 抗疫进行时 -
世卫:中医药能有效治疗新冠肺炎
2022-04-06 07:16 抗疫进行时 -
德国将从5月起取消强制隔离义务
2022-04-06 06:46 抗疫进行时 -
170名俄外交官被驱逐,中方:必须查清“布查事件”
2022-04-06 06:43 乌克兰之殇 -
白宫:美欧将宣布对俄新制裁措施
2022-04-06 06:37 乌克兰之殇 -
欧洲多国大规模驱逐俄外交官,已超170人
2022-04-05 23:12 俄罗斯之声 -
美国禁止俄政府用美银行账户偿债,俄或将面临“历史性违约”
2022-04-05 19:54 俄罗斯之声 -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特别提醒
2022-04-05 19:29 俄罗斯之声 -
“如果中国提议空间站合作,我们加入!”
2022-04-05 19:21 航空航天 -
CNN:成功试射高超音速导弹后,美国怕刺激俄罗斯没公布
2022-04-05 18:08 -
习近平致电祝贺武契奇当选连任塞尔维亚总统
2022-04-05 17:47 -
拜登就“布查事件”指责普京 美媒:与泽连斯基有一处关键措辞不同
2022-04-05 16:56 美国一梦 -
美国与西班牙联手,没收俄“寡头”一艘游艇
2022-04-05 15:27 乌克兰之殇 -
泽连斯基签署命令,要求组建安全保障谈判代表团
2022-04-05 14:41 乌克兰之殇 -
坦克世界开发商关闭白俄罗斯工作室,并转让俄、白业务
2022-04-05 13:14 俄罗斯之声 -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将要求联大暂停俄罗斯人权理事会席位
2022-04-05 11:47 乌克兰之殇 -
波兰总理:德国是对俄制裁最大“绊脚石”
2022-04-05 11:03 乌克兰之殇 -
俄罗斯对“不友好国家”实施签证限令
2022-04-05 10:30 俄罗斯之声 -
中方四个反问回击欧盟反虚假信息机构涉华文章
2022-04-05 10:19 中国外交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91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1“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1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31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38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