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媒:特朗普政策冲击下,美国学者开始学术流亡
-
曲乔乔。
最后更新: 2025-04-01 15:17:52【文/观察者网 齐倩】“因为特朗普,美国学者正在流亡。”3月31日,英国《金融时报》以此为题刊文称,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持续对教育和科学进行“直接攻击”,导致教授们纷纷逃离美国高校。
美国耶鲁大学哲学教授杰森·斯坦利表示,他之前一直在犹豫是否离开美国前往加拿大,但在3月早些时候哥伦比亚大学“屈服”于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要求后,他下定了决心。
“我相信学术自由和捍卫民主制度的价值观。”他告诉《金融时报》,“我并不认为对独裁者的正确回应是躲起来,然后祈祷自己不会是下一个。”
报道称,近期,斯坦利与耶鲁大学历史学家蒂莫西·斯奈德和马西·肖尔一起加入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另外两名教授同样将自己出走加拿大的决定,与特朗普赢得第二任总统任期联系起来。
《金融时报》指出,斯坦利等美国教授的行动,反映出一种虽小但日益增长的趋势:美国学者正在出走,以回应美国新政府的政策,特别是其对高等教育的攻击。与此同时,加拿大和欧洲国家等美国以外的研究机构已采取措施,努力挖美国墙脚。
美国佐治亚大学管理学教授蒂姆·奎格利表示,尽管移居海外存在困难和成本,但在特朗普1月20日就职典礼的几天后,他还是接受了来自瑞士的工作邀请。
“所有的护栏都倒塌了,很明显,我们最好离开。”奎格利提到,“我有一个10岁的女儿,我不想生活在一个更关心特斯拉被破坏,而不是孩子在学校被枪杀的国家。”
据悉,奎格利将加入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自今年初,该学院加大了在美国的招聘力度。除奎格利外,该学院还邀请了另外两名美国高级教员参加面试,并将很快考虑另外五名教员。
去年4月,美国巴纳德学院的教授声援被捕的挺巴学生 视觉中国
去年4月,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声援因抗议被捕的学生 哥伦比亚大学媒体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开始“清算”被自由派声音主导的美国高校,以削减联邦经费施压各高校“自我审查”。据美媒报道,美国高校“正以惊人的速度向特朗普投降”。2月份,全美有近两百所高校在官网删除了“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DEI)政策内容。
其中,作为全美高校支持巴勒斯坦浪潮中的“抗议主力”,哥伦比亚大学被特朗普特别针对。3月初,特朗普政府取消了该校高达4亿美元的联邦合同和拨款,并定下了3月20日的最后通牒。在哥大早些时候做出“明显让步”后,大批教职工学生表示强烈抗议,哥大临时校长宣布辞职。
由于预计未来将面临进一步的财务压力,许多美国高校纷纷削减经费,减少新职位空缺。
除了针对资金外,特朗普政府还对外籍学生“下手”。据报道,最近几周,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特工拘留了一些抗议的外国学生,并试图将他们驱逐出境。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的其他一系列“反科学”行为,也引起了在美学者的不满。他们批评特朗普任命“疫苗怀疑论者”小罗伯特·肯尼迪担任美国卫生部长,并在收紧移民政策的情况下对外籍人士进行突袭检查和驱逐出境等行为。
在处于特朗普“清算”浪潮中心的哥伦比亚大学,一名科学家说:“一切都处于停滞状态,所有在实验室工作的人都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担心安全问题,担心他们是否可以自由旅行。我最近在欧洲参加了两次会议,那里的同事说,他们收到了大量来自美国学者的搬家请求。”
《金融时报》称,上述情况只会越来越多。在1月和2月接受调查的293名美国博士后研究人员中,78%的人表示,他们的职位受到威胁或他们的研究被推迟。
3月初,英国《自然》杂志通过网站、社交媒体和电子邮件等渠道,向读者询问特朗普政府带来的变化是否促使他们考虑离开美国。日前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1650人完成了调查,其中超75%(1200人)给出了肯定回答。他们表示,希望搬到欧洲、加拿大、原籍国,去“任何支持科学的地方”。
《自然》调查发现,超75%在美科研人员考虑离美
报道指出,美国以外的学术机构已加大招聘力度,既是为了抓住机会,也是为了保持高质量的研究。但这也给各研究机构带来了经费压力。
上周,加拿大三位著名学者约翰·伯杰龙、凯瑟琳·迪克森和斯坦·库彻在加媒《环球邮报》撰文称,加拿大“可以成为这些人才的欢迎之地,他们都希望通过探索性研究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但他们强调,这需要政府加大研究经费投入,并改变移民规则。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蒙克全球事务与公共政策学院创始院长贾尼丝·斯坦表示,她之所以能够聘请美国教授,要感谢“有远见的”慈善家和基金会提供的新一轮支持。
牛津大学全球卫生主任艾伦·伯恩斯坦表示,他知道有20多份来自美国学者的咨询。但他同时说:“英国大学系统确实资金紧张。领导层非常清楚这种情况,并试图看看在私人慈善和政府支持之间能做些什么。”
瑞典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院长拉尔斯·斯特兰内加德表示:“机会可能不在于美国公民,而在于那些在美国工作的欧洲人,特朗普上台后,他们就一直质疑自己能在美国待多久。”
瑞典研究委员会负责人卡塔琳娜·比耶尔克表示,包括她在内的资助者之间已经进行了“相当深入”的讨论,旨在为“美国研究人员和其他国家的研究人员”提供额外支持。
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设立了“受到威胁的杰出研究人员”网站和联络点。校长表示:“美国大学及其学者,是这种政治和意识形态干预的最大受害者。”
3月初,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发起了“科学安全之地”活动,拨款1500万欧元资助至少15名美国科学家,并迅速收到了数十份申请。据称,这些申请者“正在考虑学术流亡”。该大学表示,他们正在努力争取更广泛的国家和欧洲范围内的资金支持。
甚至,乌克兰基辅经济学院的校长上周也在社交媒体上向美国学者发布了邀请,称“如果你是一名感到不确定或受到威胁的学者,我们将非常高兴地欢迎你”。
“其中的意义不言而喻。”对于基辅高校欢迎美国学者一事,《金融时报》评论道,“相较于美国,乌克兰这个正受战火摧残的国家可能对学者来说是一个更安全的地方。”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曲乔乔 
-
SpaceX发射人类首次极地轨道载人航天任务,加密货币企业家赞助
2025-04-01 15:17 航空航天 -
节目故意剪辑“中国人吃乌鸦”,日本电视台社长道歉
2025-04-01 14:56 日本 -
日本民间团体呼吁彻查731部队大本营
2025-04-01 14:56 日本 -
美媒质疑:这事真怪得着中国么?
2025-04-01 14:11 禁毒战争 -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紧急提醒
2025-04-01 14:03 三八线之南 -
白宫试图“翻篇儿”:已结案,华尔兹留任
2025-04-01 13:22 特朗普 -
特朗普:4月2日将是“解放日”
2025-04-01 11:53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马斯克5月底离任?特朗普:我会挽留他
2025-04-01 11:40 特朗普 -
“中国走在这场国际救援最前线,美国呢?”
2025-04-01 11:39 观察者头条 -
“法国民主悲剧的一天,没想到法官会如此违背民主程序”
2025-04-01 11:14 法国见闻 -
被弹劾114天后,尹锡悦案将于4日宣判
2025-04-01 11:11 三八线之南 -
“冯德莱恩骂我半小时,说我是白痴,就因为…”
2025-04-01 11:06 -
“再不打钱,欧洲在这个领域也会输给中国”
2025-04-01 10:08 观察者头条 -
-
特朗普发声:勒庞这事很大
2025-04-01 09:47 欧洲乱局 -
“波音飞船性能出色,下次还会乘坐”
2025-04-01 09:45 航空航天 -
纳斯达克一季度跌10.5%:特斯拉跌36%,英伟达跌20%
2025-04-01 09:33 金融观察 -
美军装甲车沉入立陶宛沼泽,3死1失踪
2025-04-01 08:52 -
特朗普:希望看到普京“达成协议”
2025-04-01 08:07 乌克兰之殇 -
泽连斯基:乌英正在筹备两国军事代表会议,为将来部署部队做准备
2025-04-01 07:00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406伤 评论 25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评论 122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评论 111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评论 288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评论 176最新闻 Hot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发生爆炸,已致406伤
-
白宫争吵后,他俩首度会谈
-
罗马教皇方济各葬礼举行,英法美等多国领导人出席
-
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
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
“美国百年优势,特朗普百日玩完,中国要赶上了”
-
领英创始人:若欧洲这么看中国,美国就惨了
-
“特朗普虚晃一招,中国没上钩”
-
日本:中国不买,我们想买美国玉米
-
特朗普:我开玩笑的
-
爱泼斯坦案关键证人自杀,曾称遭英王子性侵
-
“不跟中国做生意,美国货架要空”
-
杨瀚森参加2025年NBA选秀
-
美国务院警告:孕妇或遭拒签
-
63岁徐锦江已向儿子交代后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