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尔街日报》疑惑发文:为什么美国在关键矿产争夺战中屡屡输给中国?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为什么美国在关键矿产争夺战中屡屡输给中国?”当地时间3月10日,《华尔街日报》以此为题作出一篇长篇报道,更令其感到“绝望”的是,明明西方已经得到了全世界最好的石墨矿之一,可后来事情的发展仍然偏离了他们预想的轨道。
在拜登政府时期,澳大利亚石墨矿企“西拉资源”(Syrah Resources)多批次接连获得美国政府上亿美元的贷款,不仅在非洲国家莫桑比克开设石墨矿场,还在路易斯安那州建造了美国首家石墨合成加工厂,甚至还与此前一直从中国购买石墨的特斯拉签订了销售协议,一时间风光无两。
彼时,这家澳企的目标非常明确——挑战中国在全球这种关键矿产供应方面的主导地位。然而,故事也正是从此处开始“失控”的……
明知道中国供应了全球90%以上的电池级石墨,可《华尔街日报》却“怪罪”中国大幅提高产能导致了市场供过于求以及价格暴跌,使得“西拉资源”无法盈利开采。而这家澳企原本指望拜登政府打压中国石墨的限制措施和莫桑比克的矿产能帮上忙,却“屋漏偏逢连夜雨”,或推迟生效,或被迫暂停运营,致其损失惨重。
如今,“西拉资源”在路易斯安那州的工厂已开业一年,但尚未完成首次商业销售。自2023年年初以来,公司股价暴跌了约90%。就连和自己签订合同的特斯拉,似乎也更依赖来自中国的石墨来生产汽车电池了。
《华尔街日报》指出,一边是掌握了许多最佳资源且能够左右价格的中国,另一边是政策反复无常且不断打乱西方矿商计划的美国。“大卫和歌利亚”出自《圣经·旧约》,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弱者通过智慧和勇气战胜强者的传奇故事。然而,在这家美媒眼中,“西拉资源”面临的困境却说明了,为什么在争夺全球关键矿产的“大卫和歌利亚之战”中,中国总是获胜的“歌利亚”。
只不过,中国并非是“邪恶的歌利亚”,美国也并非是“充满智慧和勇气的大卫”。或许,只有抛掉傲慢与偏见,才是西方在关键矿产乃至更多领域真正开始坚实发展和迎头赶上的第一步。
“西拉资源”在莫桑比克的石墨矿场 《华尔街日报》
拜登政府撑腰,澳企欲大展拳脚
曾在必和必拓(BHP)工作长达20年的肖恩·弗纳(Shaun Verner),于2017年成为澳大利亚石墨矿企“西拉资源”的CEO。原本,这家矿企只是一家小型企业,却在2011年通过收购一家拥有东非各地矿权的公司(包括莫桑比克北部的巴拉马石墨矿)而跻身行业巨头之列。
在许多人眼中,这家公司今后注定会大有作为,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的一位分析师曾预测,该公司在森林地区开采的矿场是全球瞩目的项目,能够“在大约1000年的时间里,100%满足全球目前对天然石墨的需求”。
除了挖矿,“西拉资源”还希望涉足加工石墨,以获取更多利润。要知道,这种工作成本高昂且复杂,全球大部分相关技术掌握在中国的手中。这家企业的雄心壮志,和此前美国拜登政府的目标不谋而合,拜登政府希望利用电动汽车制造业来重建美国的工业实力。
2022年7月,“西拉资源”从美国能源部那里获得1.02亿美元的贷款,用于建设在路易斯安那州的石墨加工设施,创造近100个高技能的操作岗位。同年8月,为提振需求,美国国会为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设立了7500美元的补贴条款。几个月后,美国能源部又宣布向“西拉资源”提供2.2亿美元的拨款,将路易斯安那州的产量提高四倍。
没想到……中国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获得美国政府提供的巨额资金后,“西拉资源”可谓腰缠万贯,可谁都清楚,无论是在石墨等关键矿产领域还是电动汽车等绿色能源领域,中国才是真正的“巨人级存在”。
为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并重振日渐衰落的工业地区,中国企业开始大幅提高了石墨产量。从2022年开始,中国的东北地区出现了一个大量开采石墨的大型新矿场,中企还新建了工厂,生产人造石墨,这是一种工业生产的天然石墨替代品,也用于电动汽车电池之中。
用《华尔街日报》的说法,中国石墨产量的“激增”导致球形石墨的价格从2022年4月的每吨3650美元暴跌至一年后的2400美元。弗纳称,中国生产商“如此卷”,以至于许多公司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产品。
在西方频繁炒作所谓“产能过剩”的今天,这篇报道指出,矿业界其实对中国是否“故意过度生产”以挤垮西方公司存在很大争议。有一种可能是,中企只是为了最大化产量和收益,因为它们在比西方竞争对手更低的价格下仍能实现盈利。
情急之下,“西拉资源”于2023年把在莫桑比克的采矿活动暂停了四个月,之后虽然复产,但产量有所减少,只为了不再亏本生产。
- 责任编辑: 熊超然 
-
已谈4小时,俄方表态
2025-03-11 22:52 乌克兰之殇 -
特朗普气急败坏:对加拿大钢铝再加25%关税,威胁让汽车制造业歇业
2025-03-11 22:43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迫害!这是公然侮辱菲律宾主权”
2025-03-11 21:59 观察者头条 -
美乌沙特会谈同时俄欧也在会谈
2025-03-11 20:37 -
哈佛宣布:暂停招聘教职员工
2025-03-11 20:15 中西教育 -
“30多国齐聚巴黎,唯独没叫美国”
2025-03-11 20:07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听到这些机器人来自中国,他们常感到惊讶”
2025-03-11 19:27 人工智能 -
杜特尔特被捕,中方回应
2025-03-11 19:00 -
美国执行15年来首例枪决,距犯人行凶已24年
2025-03-11 18:46 美国一梦 -
-
佩斯科夫:别急着戴“玫瑰色眼镜”看美国,必须…
2025-03-11 17:48 俄罗斯之声 -
14年了,日本还有2万多3·11灾民在“避难”
2025-03-11 16:28 日本 -
乌克兰将在与美国会晤时提出停火方案,外交部表态
2025-03-11 16:08 乌克兰之殇 -
中方将参加中日韩峰会?外交部:就有关事宜保持积极沟通
2025-03-11 16:08 -
美国“断供”,澳大利亚反华智库急了,外交部回应
2025-03-11 15:5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美领导人下月在中国会晤?外交部回应
2025-03-11 15:50 中美关系 -
外交部:如果美方执意损害中方利益,中方必将坚决反制
2025-03-11 15:47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果然,美乌“各占鳌头”
2025-03-11 15:37 -
韩国造船业“都想要”:可美国要是卡中国厚钢咋办…
2025-03-11 15:3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谢锋:“外资撤离中国论”宣告破产
2025-03-11 15:03
相关推荐 -
“美国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挥霍,直到…” 评论 52“听到东方惊雷了吗?那是14亿中国人在笑话美国” 评论 195美国解除对华C919发动机出口禁令 评论 395这个前苏联国家正在外交大转向:愿深化对华关系不设限 评论 210最新闻 Hot
-
美方恢复出口,“不是恩赐也不是让步,是我们斗争来的”
-
“美国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挥霍,直到…”
-
“听到东方惊雷了吗?那是14亿中国人在笑话美国”
-
“以色列和俄罗斯正进行秘密会谈”
-
佩通坦基本盘还稳吗?泰国权力天平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国正建设由技术驱动的福利模式”
-
中国驻泰国大使馆:被骗至缅甸的男模特已获救
-
“越南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惹恼中国”
-
最新民调:4成支持马斯克成立新政党
-
美伊下周在挪威谈?
-
“俄美有兴趣共同实施经济领域一些‘有前景的项目’,特别是能源”
-
人才引进被举报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围名单与此前一致?包头通报
-
特朗普威胁:周五,接关税吧
-
“欧洲领导人向我求助,我提了建议”
-
“我签署时候,B-2、F-22将从头顶飞过”
-
天文学家发现第三个进入太阳系的“星际访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