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50年来首次大罢工开始,“全美一半远洋运输陷入停顿”
最后更新: 2024-11-05 21:40:09
具体损失将取决于罢工持续的时间。摩根大通认为,罢工不会持续多过一周。不过,包括海运分析公司Xeneta首席分析师彼得·桑德(Peter Sand)在内的行业分析师警告,即使罢工只持续一周,其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也可能在未来更久加剧航运延误、消耗运力、推高运输成本。
牛津经济研究院美国副经济学家格雷丝·泽默(Grace Zemmer)表示,为期一周的罢工造成的积压需要大约一个月才能消除,且随着罢工影响的蔓延,超过10万人可能会暂时失业。
美联社提到,罢工还可能阻碍东部沿海港口出口,并造成西海岸港口的运输堵塞。铁路公司称可以加大从西海岸运输货物的力度,但分析人士表示,这部分运输量不足以弥补关闭的东海岸和墨湾港口。
穆迪分析公司经济研究高级主管亚当·卡明斯(Adam Kamins)称,“几星期后”,美国供应链“将开始受到冲击”,如果罢工继续还会看到更严重的影响。供应链管理和物流公司Pro3PL的创始人杰伊·多基亚(Jay Dhokia)警告:“如果罢工继续进行,将造成整个供应链的巨大延误,这种连锁反应无疑将延续到2025年,并造成整个行业的混乱。”
拜登和民主党两难
对于美国经济和政治而言,此次劳资利益冲突爆发的时机都非常微妙。英国广播公司(BBC)称,随着六周后美国大选的临近,经济增速放缓,失业率不断攀升,罢工有可能让美国现任总统拜登陷入困境。
美国Axios新闻网分析,根据1947年《塔夫脱-哈特利法案》,总统有权阻止或结束罢工,并申请实施80天的冷静期。但这不是一名自称是历史上最支持劳工的总统可以采取的行动,工会及其支持者会严正表示反对。但如果放任罢工持续超过一周,又有可能激怒那些已经因物价上涨感到不满的选民。
美国贸易、运输和零售业团体一直敦促白宫进行干预。美国商会会长兼首席执行官苏珊娜·克拉克(Suzanne Clark)9月30日写信敦促拜登援引《塔夫脱-哈特利法案》,称“让合同纠纷给我们的经济造成如此大的冲击,这是不合情理的”。
“这些港口总共处理了全国68%以上的集装箱出口和56%的集装箱进口,日贸易额超过21亿美元。”克拉克写道,“简而言之,你有权在保持港口开放的同时继续进行合同谈判。”
美国服装鞋袜业联合会(AAFA)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史蒂夫·拉马尔(Steve Lamar)上周致信拜登表达担忧。他说,东海岸和墨湾港口去年处理了美国53%的服装、鞋类和配件进口,价值超过920亿美元,如果发生罢工,将导致港口在假日航运季高峰期中断,这将导致商品供应短缺,推高商品价格,使通胀大幅走高。
此前,代表美国制造商、农民、批发商、零售商、进出口商、交通物流服务提供商和其他供应链相关方的170多家行业组织,以及美国69名众议员也分别联名写信给拜登,传达了类似的警告。
拜登政府则表示,这是一个集体谈判的问题,政府不会动用其权力强行规定冷却期或进行调解。
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指出,在大选临近之际选择援引《塔夫脱-哈特利法案》将是一个“政治雷区”。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和公共事务副教授、前劳工部官员亚历克斯·赫特尔-费尔南德斯(Alex Hertel-Fernandez)解释说,这是因为《塔夫脱-哈特利法案》被劳工运动视为对其自主权以及与雇主谈判能力的威胁,拜登不会不明白这一点。
赫特尔-费尔南德斯补充,尽管2022年拜登和国会曾根据《铁路劳工法》提前阻止了大规模铁路罢工,但如今美国的经济状况和当时“截然不同”。“由于卡车运输和铁路运输的瓶颈,我们的供应链中断相当严重,这意味着消费者在获得他们日益需要的商品时已经面临很多挑战。”
美媒提到,ILA主席达格特在2020年大选中支持了民主党人拜登,但最近一直对这名总统持批评态度。去年11月,达格特应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前总统特朗普邀请在后者的海湖庄园会面,进行“富有成效”的谈话。据达格特称,两人有着“长期关系”,特朗普“承诺支持ILA反对在美国建设自动化码头”,而这是工会的主要关切。
在美国罗格斯大学劳工研究和雇佣关系教授威廉·布鲁切尔(William Brucher)看来,虽然任何罢工混乱都可能伤害民主党选情,但在大选前几周疏远劳工运动盟友的代价会更大。
罗格斯大学另一名劳工学教授托德·瓦雄(Todd Vachon)则观察指出,工会目前在美国人中的支持率很高,但这部分是因为自1970年代以来,美国还没有发生过严重扰乱经济的罢工,如果港口罢工持续一段时间,公众会如何反应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美国- 责任编辑: 杨蓉 
-
乌克兰副防长杰吉尔被解职
2024-11-05 21:13 乌克兰之殇 -
“找不到证据,就说中国藏得太好了?”美媒说了大实话
2024-11-05 21:09 -
伊万卡选前发声,但……
2024-11-05 20:49 -
特朗普称将因芬太尼问题对中国征收关税,外交部:不评论竞选言论
2024-11-05 20:26 中美关系 -
这个走红的华裔共和党议员候选人,竟是靠反华上位
2024-11-05 19:31 美国政治 -
日本11日将重选首相,石破茂或成二战后“最短命”首相
2024-11-05 19:23 日本首相 -
美国小行星搜寻望远镜在大气层中烧毁,后续项目已延期一年
2024-11-05 17:07 航空航天 -
印尼总统访华会签署什么具体协议?外交部回应
2024-11-05 16:55 中国外交 -
菲律宾又哼唧上了:船、枪、钱一样没赔,中国已读不回
2024-11-05 16:01 南海局势 -
中国和土耳其将举行两国政府间合作委员会机制第二次会议
2024-11-05 15:59 中国外交 -
缅甸军政府领导人将来华参会,外交部介绍相关情况
2024-11-05 15:43 -
能否在以色列与真主党停火谈判中发挥作用?中方回应
2024-11-05 15:43 巴以恩仇录 -
“美国这项对抗政策,反而让中国获意外之财”
2024-11-05 15:33 中美关系 -
特鲁多、莫迪谴责
2024-11-05 14:52 -
法官员称“支持对华谈判但不妥协”
2024-11-05 14:35 法国见闻 -
罚1亿多人民币,韩国对脸书母公司动手
2024-11-05 14:32 -
美国人准备好“内乱”?
2024-11-05 14:14 美国大选 -
美国大选首个投票点结果出炉:3比3平手
2024-11-05 14:04 美国大选 -
“粗鲁!他们侮辱我的国家和领导人…”
2024-11-05 13:22 -
跟中国冷战,与美国热战,欧盟“小可爱们”吃得消吗?
2024-11-05 11:17 欧洲乱局
相关推荐 -
“荒谬言论”,默兹:我会跟特朗普谈谈这个 评论 0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2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0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299最新闻 Hot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
印度称向这几个国家通报了行动
-
巴军方:印度袭击已致26死46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