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调显示法国极右翼政党领跑国民议会选举首轮投票,马克龙所属联盟仅排第三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当地时间6月30日,法国新一届国民议会(下议院)选举首轮投票已拉开帷幕。一如之前的民调支持率,出口民调显示,法国极右翼联盟政党“国民联盟”(RN)在首轮投票中得票率领先,左翼联盟“新人民阵线”(NFP)排名第二,而现任总统马克龙领导的中间派联盟“在一起”则位居第三。
法国媒体“France24”和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指出,此次投票率“异乎寻常之高”,创下了三十年之最,在于欧洲议会选举中击败竞争对手的三周后,法国极右翼政客玛丽娜·勒庞(Marine Le Pen)所领导的“国民联盟”已确立了其作为当前法国主要政治力量的地位,这可能使法国政府自二战以来首次落入极右翼政党手中,让“左右共治”局面再度出现。
此前,由于法国执政党复兴党在6月初的欧洲议会选举中惨败,马克龙于6月9日宣布解散国民议会,提前举行国民议会选举,被外界视为一场政治“豪赌”。报道称,马克龙“赌博”所得到的结果显然适得其反,其执政联盟不仅被一个“羽翼未丰”的左翼联盟压制,甚至可能使法国迎来一个更接近会动摇欧洲一体化的“民族主义政府”。
当地时间6月30日,法国举行国民议会选举,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妻子参加投票。(IC Photo)
根据民调机构Ifop在当地时间6月30日晚上8点的预测,在“异乎寻常的高投票率”之后,右翼的“国民联盟”赢得了34.5%的选票,而左翼的“新人民阵线”以28.5%的得票率位居第二,马克龙领导的中间派联盟“在一起”获得22.5%的选票。
而根据民调机构Ipsos-Talan的预测,“国民联盟”获得33.2%的选票,领先于“新人民阵线”28.1%的选票,中间派联盟“在一起”以21%的得票率排在第三位,紧随其后的是保守派共和党及其伙伴,得票率为10%。
《金融时报》援引民调机构Ifop的投票分布数据
“France24”称,尽管不是决定性的胜利,但勒庞的阵营获得了明显的胜利,在7月7日的第二轮投票之前,此次选举的最终结果仍然不确定。民调机构称,根据现有这些数据,极右翼阵营将在国民议会中赢得230至280个席位,但仍达不到赢得绝对多数所需的289个席位。
《金融时报》则指出,预测显示,“国民联盟”及其盟友有望在国民议会赢得多数席位,甚至可能在7月7日的第二轮投票中获得绝对多数。一旦“国民联盟”在拥有577个席位的国民议会中获得289个席位,这将迫使马克龙进入一种“令人不安的权力分配状态”,即两个对立政党必须共同执政。
《金融时报》援引民调机构Ifop的议席数预测
两家媒体也都指出,由于此次选举投票需要进行两轮,且是前所未有的三方决选,这使得这种席位预测变得极其困难。最终的结果,将取决于长达数天“疯狂讨价还价”,各党派要么在一些选区结盟,要么在其他选区退出。比如,为阻止右翼联盟胜选,左翼联盟和中间派联盟就需要讨论退出一些席位。
据报道,首轮投票中,勒庞的领导的“国民联盟”在北部选区大胜,她也向欢呼雀跃的支持者发表讲话,呼吁选民帮助其政党在国民议会中获得“绝对多数席位”。如此一来,马克龙很可能会任命该党主席、年仅28岁的若尔当·巴尔德拉(Jordan Bardella)出任法国总理。事实上,巴尔德拉一周前已经表示,他已“准备好”执政。
这种“共治”的权利分享体系,势必削弱马克龙在国内外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法国总统依然可以指导国防和外交等政策,而议会多数党推举的总理将成为法国国内事务的最高决策者。
巴尔德拉此前表示,他将在国际问题上挑战马克龙,那么法国可能会从欧盟的“支柱”变为欧盟的“眼中钉”——巴尔德拉提出要削减法国每年对欧盟预算的贡献,在欧盟委员会重要职位上与布鲁塞尔出现分歧,并推翻马克龙对欧盟加强团结、实现“可信的欧洲防御体系”的呼吁。
“政客新闻网”欧洲版也指出,马克龙发起的这场提前选举,可能是自二战以来最具破坏性的投票——不仅对法国而言,而且对欧盟、北约和西方也是如此,将破坏战后的“全球秩序”。
资料图:玛丽娜·勒庞(澎湃影像)
当地时间6月30日,法国国民议会选举第一轮投票结束,“国民联盟”主席巴尔德拉发表讲话。(澎湃影像)
“法国人已经表达了他们希望翻过这一页的愿望,过去七年,这个政府一直蔑视他们。”勒庞当天在支持者面前说。路透社指出,尽管战后法国出现过三次“左右共治”,但没有一次是由观念完全相左的阵营共同领导国家,若“国民联盟”真的赢得绝对多数席位,法国外交可能会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动荡时期”。
而马克龙也敦促选民在7月7日的第二轮投票中团结起来,一起反对极右翼。他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面对‘国民联盟’,现在正是民主和共和力量之间结成广泛、明确联盟的时刻,以迎接第二轮投票。”
由马克龙任命的法国现任总理加布里埃尔·阿塔尔(Gabriel Attal)表示,其竞选活动的重点是“阻止‘国民联盟’在第二轮投票中获得绝对多数,并阻止他们以其灾难性的计划来治理国家”。
“在一起”联盟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他们的候选人将在获得第三名的地区退出,转而支持“有能力击败‘国民联盟’,并且与我们共同秉持共和国核心价值观”的竞选者。
法国极左翼政党“不屈的法兰西”领导人让-吕克·梅朗雄(Jean-Luc Mélenchon)呼吁,所有排名第三的左翼候选人退出,以求击败“国民联盟”;而对于呼吁选民在第二轮投票中不支持极右翼的建议,保守派共和党则表示拒绝。
当地时间6月23日,法国巴黎投票站的选举海报上印着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勒庞与巴尔德拉的照片。(视觉中国)
《金融时报》指出,提前举行议会选举对马克龙来说产生了严重的反效果,其领导的中间派联盟可能最终会失去在国民议会约250个席位中的一半以上,被正在崛起的极右翼和新近联合起来的左翼所挤压。而相比之下,在勒庞十多年来的努力之下,自1940年至1944年期间维希政权和纳粹德国合作以来就一直未掌权的法国极右翼,可能将从政治的边缘走向政府的核心。
本次法国国民议会选举两轮投票,分别定在6月30日和7月7日举行,相关竞选活动已于6月28日午夜结束。
据“France24”介绍,如果候选人在其选区首轮投票中赢得绝对多数(超过半数的)选票,且其票数超过选区登记选民数的25%,则直接当选,但这种情况很少见。大多数选区将需要进行第二轮投票,所有在首轮投票中获得所在选区12.5%登记选民支持的候选人将参加第二轮选举,票数多者当选。如果没有候选人满足12.5%的条件,则首轮投票得票数排名前两位的候选人进入第二轮选举。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法国- 责任编辑: 熊超然 
-
“中国航母现身菲律宾周边”
2024-07-01 08:29 南海局势 -
美国部分欧洲军事基地进入高度警戒状态
2024-07-01 08:08 -
白俄罗斯:将在受到威胁时使用非战略核武器
2024-07-01 06:54 -
美媒炒作:质疑拜登的声音太多恐“便宜”了中俄
2024-06-30 23:19 美国大选 -
一架米-8直升机在俄伊尔库茨克州硬着陆,机上人员均生还
2024-06-30 22:57 -
“在这场战争中,欧洲大陆一无所获,却会失去一切”
2024-06-30 21:39 俄罗斯之声 -
2名中国游客身亡,我使馆:要求马方尽快核查
2024-06-30 20:32 -
提高对华钢铁关税?“印度政府内部开展谈判”
2024-06-30 20:07 龙象之间 -
“尤以专营中国团队游的旅行社为重灾区”,韩政府要出手整治了
2024-06-30 19:40 三八线之南 -
泰国一警局大楼前发生爆炸,已致1死18伤
2024-06-30 19:00 -
涉及中美,马尔代夫驻美国大使表态
2024-06-30 16:44 -
习近平将出席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并访中亚两国
2024-06-30 15:05 -
法国议会选举开始投票,或将出现三年动荡期
2024-06-30 15:00 法国见闻 -
美国最高法院判了:允许各地禁止流浪汉露宿
2024-06-30 14:50 -
继对中国电动车加征100%关税后,美国又盯上这种车?
2024-06-30 14:19 中美关系 -
“66%的以色列人希望内塔尼亚胡退出政坛”
2024-06-30 13:44 巴以恩仇录 -
日本开发出适用于治疗部分类型胰腺癌的硼剂
2024-06-30 13:37 医学 -
哥伦比亚反政府武装“马奎塔利亚第二军”同意单方面停火
2024-06-30 11:34 -
拜登紧急安抚金主,“多数资助者仍未放弃”
2024-06-30 10:27 美国大选 -
民主党会“换登”吗?如何操作?谁会接棒?
2024-06-30 10:08 美国一梦
相关推荐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40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18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48“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0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