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岁高中学历的“国民联盟”主席巴尔代拉,将终结马克龙时代?
-
刘程辉风物长宜放眼量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
“十年前,他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放学后打了好几个小时的《使命召唤》,在游戏中向敌方战斗人员开火。而现在,年仅28岁的他已是‘国民联盟’主席,甚至可能距离法国总理之位仅有数月之遥,从而成为法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理。”
在6月17日发表的文章中,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把目光对准了法国极右“国民联盟”勒庞阵营中的后起之秀——若尔当·巴尔代拉(Jordan Bardell)。文章称,年轻、忠诚、沉着、冷静和神秘是巴尔代拉身上的标签,他出身意大利移民之家,仅有高中学历的他却在党内迅速攀升至高位,他还是拥有百万粉丝的社交媒体“网红”,形成了他独特的竞争优势。
但并非党内所有人都对他感到满意,竞争对手认为他太年轻、缺乏经验,与党内核心支持者脱节,而他承诺的提高工资、削减增值税等改革措施,也面临着资金来源的现实挑战。
“国民联盟”领袖勒庞和她的接班人巴尔代拉(《经济学人》配图)
本月的欧洲议会选举导致法国政坛剧烈地震,在选举中惨败的法国总统马克龙突然解散国民议会并提前选举,这场政治“豪赌”令各界大为震惊。一旦“国民联盟”胜出,巴尔代拉就有可能登上总理之位。
《经济学人》认为,在6月30日和7月7日的两轮立法选举之后,“国民联盟”可能会赢得足够的席位来组建政府。“国民联盟”领袖勒庞的年轻“门徒”巴尔代拉,从默默无闻到步入党内职务的巅峰,堪称现代法国政治中最不可思议的事情之一。
巴尔代拉1995年9月出生,母亲是意大利出生的,父亲也是从意大利来到法国的,巴尔代拉自小在贫民窟中长大,住在巴黎北部郊区塞纳-圣但尼省的社会福利房里。该省有大量来自北非的移民,基础设施落后、犯罪率高、治安问题频发,法国24新闻台报道称,当地160万人口中,有超三分之一的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之下。
这些贫穷、粗野且多元的成长经历,原本可能阻碍他的人生发展,却成了他政治上的卖点。
“我的根在那里,这是我和家人历史的一部分。”巴尔代拉接受法国《世界报》采访时,还回忆起了毒贩们在他公寓外一张破旧沙发上消闲的场景。“我之所以步入政坛,也是因为我在那里经历过的一切。”
凭借这样的生活背景和不同寻常的风度,巴尔代拉很早就吸引了勒庞的注意——对于自2011年起就由勒庞领导的“国民阵线”(国民联盟前身)来说,这两样事物都具有政治上的价值。该党一直试图从一个边缘化的排外抗议组织,转变为一个为民众发声并承诺代表民众执政的党派。
巴尔代拉16岁就加入了“国民阵线”,开启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七年后,高中毕业的他一度进入索邦大学地理系学习,但还是选择辍学,投身地方政治。2018年,“国民阵线”正式更名为“国民联盟”,以清除勒庞的父亲让-玛丽·勒庞留下的种族主义和反犹太主义烙印。一年后的2019年,巴尔代拉被推举为“国民联盟”候选人,成功当选欧洲议员,并成为“国民联盟”的副主席。
巴尔代拉在2022年法国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的第二天抵达巴黎竞选总部。 (澎湃影像)
然而,党内并非所有人都对巴尔代拉的快速崛起感到满意。竞争对手认为他太年轻、缺乏经验,与党内核心支持者脱节。
2022年11月,巴尔代拉以压倒性优势战胜勒庞的前恋人路易斯·阿利奥特(Louis Aliot),成为“国民联盟”主席。他是第一个担任该职务的非勒庞家族成员。这让勒庞得以摆脱日常党务(但勒庞仍是该党领袖,将参与2027年总统竞选)。从那时起,巴尔代拉赢得了年轻一代“国民联盟”人物的尊重。
“他有着令人印象深刻的职业道德和成熟度。”即将离任的“国民联盟”副主席让-菲利普·坦吉(Jean-Philippe Tanguy)形容,巴尔代拉的优点在于他乐于接受批评,但“对无意义的抱怨者毫不留情”。
对选民来说,巴尔代拉为“国民联盟”带来了一张得体的现代面孔和沉着冷静的作风。
作为屏幕时代的孩子,巴尔代拉过去曾在视频网站YouTube频道上发布过视频,讲解自己的电子游戏。如今,他在TikTok上拥有160万粉丝,有时还别出心裁,将竞选视频与自己往热狗里挤蛋黄酱,或在雾中登上渔船的视频混剪在一起。“他看起来还不错”——这是与“国民联盟”没有意识形态联系的当地选民,对巴尔代拉的典型看法。
然而,在这些光洁的表象背后隐藏着什么,仍然是一个谜。
《经济学人》文章写道,在短暂的职业生涯中,巴尔代拉从未从事过政治以外的工作。他执着于美化政党,拒绝提及让-玛丽·勒庞的反犹太主义时代或当时在党内引人反感的人物。这位年轻的现任主席的晋升要归功于勒庞,同僚们都说巴尔代拉对勒庞的忠诚是绝对的。但政治就是政治,这种忠诚迄今为止尚未经过考验。他们之间确实存在差异。该党以前从一家与克里姆林宫有关联的银行借款;今年早些时候,在议会就法国与乌克兰的双边安全协议进行的投票中,议员们投了弃权票。不过,巴尔代拉最近对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出了更为严厉的批评,将局势升级归咎于俄罗斯方面;勒庞则倾向于指责法国总统马克龙,后者拒绝排除向乌克兰派遣地面部队的可能性。
“国民联盟”领袖勒庞。她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若赢得法国提前举行的国民议会选举,她将不会试图“推翻总统马克龙”。(澎湃影像)
如果被提名为总理,巴尔代拉的理念将是经济民粹主义和极右民族主义的混合体。他承诺“在(上任)头几周”收紧移民规则,使驱逐“外国伊斯兰主义者”变得更加容易,并废除那些在法国出生的伊斯兰教徒的法国国籍。他还承诺“立即”将电费和煤气费以及汽车燃料的增值税从20%降至5.5%,并利用减税措施将工资提高10%。巴尔代拉还将削减未成年惯犯父母的福利,并将目前的豪宅税改为金融财富税。
不过,他对推翻马克龙养老金改革的承诺更加谨慎,这项改革将法定最低退休年龄从62岁提高到64岁。相反,巴尔代拉誓言要让那些20岁开始工作的人在60岁就能退休。
尽管描绘出了种种愿景,但这些措施的资金来源仍然模糊得令人担忧。马克龙领导的执政党复兴党估计,仅能源、燃料和食品账单的增值税削减,每年就将损失240亿欧元。自由派智库蒙田研究所估计,根据勒庞在2022年总统大选中的宣言,“国民联盟”执政每年将额外花费1000亿欧元,相当于法国GDP的约3.5%。这将增加本已很高的预算赤字,政府预计今年的预算赤字将超过GDP的5%。
然而,对于希望阻挠巴尔代拉成为总理的中间派选民来说,麻烦在于,巴尔代拉迄今为止成功避免了不利的细节或缺点。他在塞纳-圣但尼的社会福利房长大,这一点广为人知;但鲜为人知的是,他在那里上的是一所私立天主教学校,而不是公立中学。
此外,选民似乎并不介意巴尔代拉对政策细节的生疏。
在最近与35岁的总理阿塔尔的现场辩论中,巴尔代拉被迫承认,他没有读过自己投票反对的欧洲议会法案的文本。但第二天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这场辩论反而说服了更多的人投票给巴尔代拉一方,而非阿塔尔的政党。
“如果说巴尔代拉在这个民粹主义时代代表了什么的话,那就是理性的论证和理性的辩论,在对抗简单承诺和叙事政治的力量时,是多么脆弱的武器。”《经济学人》写道。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刘程辉 
-
美印发表联合声明,外媒又扯中国
2024-06-18 22:57 -
李强抵达吉隆坡开始对马来西亚进行正式访问
2024-06-18 22:29 中国外交 -
“福岛核电站一机组厂房响起火灾警报,现场冒烟”
2024-06-18 21:58 福岛核泄漏 -
谈崩了,“快速达成协议希望破灭”
2024-06-18 21:49 欧洲乱局 -
“因杀害美籍锡克教徒,一印度嫌疑人已被引渡至美国”
2024-06-18 21:14 印度惊奇 -
中国总理时隔7年访问新澳,谈了什么?有何亮点?
2024-06-18 19:51 中国外交 -
“来自对手的警告”?泰国前总理他信被正式起诉
2024-06-18 19:32 泰国政局 -
丑闻!英军情五处针对中国的行动,原来是为了……
2024-06-18 17:22 不列颠 -
普京签署决议,同意与朝鲜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
2024-06-18 16:22 俄罗斯之声 -
北约秘书长恫言让中国“付出代价”,外交部驳斥
2024-06-18 16:21 乌克兰之殇 -
外交部:敦促美方恪守承诺,不得签署相关涉藏法案
2024-06-18 16:12 -
委内瑞拉谴责美国强制出售雪铁戈石油公司,外交部表态
2024-06-18 15:59 -
李强同澳总理共同出席第七届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并致辞
2024-06-18 15:58 中国外交 -
中欧人权对话举行,欧方代表团访问西藏,外交部介绍情况
2024-06-18 15:56 中国外交 -
李强同澳总理阿尔巴尼斯共同出席澳华侨华人举行的欢迎宴会并致辞
2024-06-18 15:56 -
中国公民无签证将不能进入厄瓜多尔,外交部:坚决反对任何形式偷渡
2024-06-18 15:54 -
中使馆回应:中菲人民应共同呵护中菲关系和南海和平稳定
2024-06-18 15:34 -
“在华德企最担心价格战,欧盟帮倒忙…”
2024-06-18 15:28 德意志 -
秘鲁总统将参观华为和比亚迪:美国不会怨恨我们
2024-06-18 11:37 观察者头条 -
“美国8000多万人将处于高温预警之下”
2024-06-18 11:18 极端天气
相关推荐 -
-
“美国对华这么干,简直是全球贸易末日” 评论 74美国安顾问将来访,格陵兰岛总理不满:来干嘛? 评论 88“特朗普想联俄抗中,但这不过是一厢情愿” 评论 212这国总统致信特朗普:帮我们打败叛军,给你关键矿产 评论 238“特朗普是对的,都怪泽连斯基对美国的天真幻想” 评论 232最新闻 Hot
-
“美国对华这么干,简直是全球贸易末日”
-
“敏感时刻,中日韩走得更近了”
-
以防长:已打死新任哈马斯加沙地带领导人
-
“俄新任驻美大使下周前往华盛顿”
-
驳回!韩国总理复职
-
佩斯科夫:马克龙的言论极其危险
-
特朗普要搞中国造船业?美媒:别做梦了
-
“英国此举意味着屈服于特朗普的霸凌”
-
美国特使:普京不是坏人,就看乌克兰了
-
英希思罗机场CEO:感到自豪
-
加外长“鼓劲”:我们能赢,对美影响力世界最强
-
“加70%关税也从中国订货,我不想做‘美国噩梦’”
-
“彻底暴露了!一场火就能烧穿英国命门”
-
美商务部长:500万美元“金卡”,一天卖出1000张
-
塞尔维亚副总理当面向绍伊古“承认错误”
-
“普京称在特朗普遇刺后去了教堂祈祷”,美特使:特朗普深受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