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文玲: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与中日韩经济关系
最后更新: 2024-05-09 07:01:102024年,3月17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应邀在中日韩合作秘书处举办的三国编辑培训班上做“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与中日韩经济关系”的专题讲座。以下为讲座主要内容:
一、我们正处于决定历史长周期演化和发展的关键时刻,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大乱局变乱交织,世界经济发生了结构性变化
当前世界经济、世界地缘政治的格局面临着非常重大的变革。中国的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主席指出,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历史上从15世纪到现在,世界大约每100年换一个领导者,1450-1530年是葡萄牙,发生在大航海时代。1530-1640年是西班牙,1640-1720年是荷兰,1720-1815年是法国,1815年-1919年是英国,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那个时候英国是世界最大的强国。到1944年以后,实际上自二战以后,一直到现在是美国,特别是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之后,确立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美国1894年GDP超过英国,但是美元取得世界货币地位是1945年,美元替代英镑大体经过了50-60年。
世界上发生大的变局,不是100年也差不多,特别是近500年以来。现在的世界又处在这样一个急剧变化之中,世界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还有第三世界革命、全球去殖民化,现在一批非西方大国相继崛起,更多的新兴市场国家融入了世界体系,包括当前的大国博弈,俄乌冲突、巴以冲突,世界正在进行新的变局或者叫洗牌。
从2024年来看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增长或将放缓,但经济增长的结构会发生新的变化。世界经济放缓是IMF、世界银行、OECD,还有世界上一些重要的研究机构得出的共同结论。比如说,根据IMF的数据,2020、2021、2022年全球的增速分别是3.1%、6.1%、3.0%,三年平均比2010-2019年的平均增速下降了1.7个百分点。2024年,世界经济增长仍然是继续放缓,世界银行、IMF预测未来5年都会持续放缓,IMF1月30号的预期是3.1%,OECD的预期2024年增长2.7%,3月5号的预期是2.9%,2024-2025年的预测值都低于2000-2019年年均3.8%的平均水平。未来5年世界经济增速和前20年比明显放缓。
在世界经济放缓的这个过程中,增长的动力结构发生了变化。中国和印度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合计将在40%以上,其中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按照世界经济组织的预测会超过30%。2023年结构性变化突出的是德国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印度超过了英国,成为第五大经济体。日本经济增长将在后年加速,2023年是1.9%,2024年0.9%,到2025年IMF预测会达到4.2%,将再一次回到第三位。中日韩三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快的地区。
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从2022年的2.6%降到2023年的1.6%,2024年的1.5%。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从2023年的4.1%到2024年仍然保持4.1%,到2025年的4.2%,基本上在4%左右的一个增长水平。
亚洲经济和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从2023年的5.4%将下降到2024年的5.2%,2025年的4.8%。这里我想谈一下中国,中国2023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是5.2%,GDP总量达到了126万亿元。今年(2024年)3月5号中国总理李强作了政府工作报告,确定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的目标仍然为5%左右,但是世界银行的预测是4.5%,IMF预测是4.6%,OECD的预测是4.7%。我个人认为,中国经济增长达到5%左右有比较坚实的基础,我在接受媒体对话时谈了实现的一些理由,就不再展开谈了。
印度2023年已经超过了英国成为第五大经济体,2024年世界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印度增长6.5%,印度自己的感觉更好一点,预测会增长到7%。莫迪去年访问美国时在国会演讲,向全世界宣布未来三年印度将成为第三大经济体,能不能成为现实还有待于观察,但是印度的雄心还是很大的。
俄罗斯2023年增速是3.5%,2024年预测是2.6%。我们看世界影响最大的是哪儿?当然,乌克兰肯定是受影响最大的,其次欧元区受影响最大,欧元区2023年的GDP增速是0.7%,是全球几个经济板块增长速度最低的。2024年预测0.9%,但最近OECD将其调整为0.6%。德国2023年是负增长,-0.5%,今年增长的速度也不会超过1%。
我们可以看到,世界经济增长中欧洲受影响最大,俄乌冲突是一个方面,俄罗斯的低价能源断掉了以后,对欧洲经济影响很大,欧洲的高通胀实际上比美国还要严重,欧元受到的影响非常之大。美国经济增速2023年是1.8%,OECD年初预测是1.5%,2月5号调整为2.1%,IMF预测是1.7%。
二、当前世界经济面临严峻挑战与诸多风险,考验着各国政治家的智慧,能否共同应对挑战和风险,决定了人类发展的前途与命运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风险,我概括地给大家分析一下风险。世界经济的机遇来自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但各国经济增长,制造业的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是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候严峻,或者说是二战以来最严峻的时期。主要的风险和挑战是什么?
第一,是战争风险。地缘政治安全的紧张和冲突加剧,这是我们面临的共同挑战,俄乌冲突还处于拉锯的状态,巴以冲突现在也还没有真正停止。且美国对以色列提出的一些建议也遭到以色列的反对,巴以冲突还在进行。中东、非洲、亚洲也存在着潜在的热点和冲突,全球难民大幅度增加,这些地区国家经济受到严重影响,这是战争的风险。
第二,通胀风险。全球通胀率继续下降,2024年通胀率从2022年的8.7%下降到2023年的6.8%,2024年将下降到5.8%,总体看还是历史上的高通胀时期。近四分之三的经济体2023年的通胀率下降,预计全球约80%的经济体年均总体通胀率和核心通胀率将持续下降,但低收入国家2023年、2024年通胀率仍然二位数。
第三,债务风险。到2024年3月份,国际金融协会权威的报告,全球的债务将达到313万亿,占全球GDP的30%。其中全球的政府债务将达到97.1万亿,与全球GDP差不多是等量,百分之百,比2009年增长了40%。美国国债规模最大,占全世界债务的10%以上,目前达到34.5万亿美元。特朗普执政时期4年,美国的国债增长了7万亿美元。截止到目前,拜登总统执政期间,美国国债增长了11万亿,财政部长耶伦建议将美国国债上限调整到51万亿,把有效期延长到2033年。我想耶伦这个建议是有可能实现的,因为美国债务增长的速度太快了。
全球主权债务和公司债券总额达到100万亿美元,OECD成员国家54万亿美元。我们可以看到,2008年以来全球的债务增长了30万亿美元,比1944年以来的总和还要多,预计2024年将增长到56万亿美元。日本目前的国家债务占到了255%,英国、法国、加拿大占比均超过100%,中国占比目前为83%。中国的房地产行业2022年债务和摊销前的利润的比值比2005年增长了13.5倍,也就是说利润的比值大幅度下降,国家税收由此也下降了。
到2027年从长周期看,根据伦敦经济商业研究中心的预测,到2027年美国GDP将达到30.2万亿美元,中国将达到27.4万亿美元,印度将达到5.2万亿美元,位列全球的第四位,第三位仍然是日本。对中国经济发展预测,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按照在疫情之前的10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量的拉动,年均是36.83%,去年中国经济增量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仍在30%左右。目前一些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位次发生了明显变化,PPT上有2022年、2023年、2024年,IMF的预测图,大家对照看一下就行了。
世界经济中欧洲受影响最大,欧元区在俄乌冲突之后,经济增长几乎陷入停滞,欧元在全球贸易结算中的比重,从俄欧冲突也就是2022年2月24号之前占36-38%,现在下降到22-23%,前几天是22%。伊拉克战争使欧元在全球贸易结算货币发布中的比重下降,科索沃战争又一次下降,俄乌战争再次下降。欧元曾经在贸易结算比重超过了美国,最高时占到42%,现在美元上升到46%,欧元区则降到了22%。所以战争对欧洲经济影响非常之大。欧元区2023年整体经济增长率下降到0.7%,2024年将从1.6%下降到0.9%,这是欧委会的报告,PPT里面也有数字。
第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脱钩断链的风险。美国实际上是推手,力图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构,先后提出了三大方案,包括《芯片与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法案》、《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加快了产业链供应链“去中国化”,联合一些盟友国家参与去“中国化”,正在打破原来构成的产业链供应链关系,实际上很多国家会受到影响。一会儿我讲中日韩关系还会讲到,其实对于三国来说都是损失。当然,俄乌冲突受损失最大的是谁?不是亚洲,而是欧洲,欧洲现在的产业链供应链由于受通货膨胀、电力价格上升、资源能源短缺等影响,原来的产业加快向美国转移,向美国周边的墨西哥转移,同时也在向亚洲转移,亚洲首选是中国。欧洲现在转移出来的制造业,主要是半导体、能源资源、新能源电池、环保产业等,三分之二转移到北美,三分之一转移到亚洲。
原来世界有三个大的贸易圈,三个大的产业链、供应链、产业集群,其中一个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美经济圈或者产业圈,一个是以英国、德国、法国为核心的欧洲经济圈和制造业产业圈,再一个就是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亚洲产业链供应链的经济圈。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欧洲受的影响非常之大,未来也许将会形成世界两极的分工,就是形成以美国为核心的北美的产业链供应链的集群,一个就是形成以中日韩,加上东盟,一边是中日韩,一边是中日韩+东盟RCEP亚洲的产业链供应链的集群。如果形成这样的两极,欧洲经济和产业就会大大的弱化。所以,这次俄乌冲突我认为受损失最大的,特别是从战略看长期看受损失最大的都是欧洲。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脱钩断链的风险,按照WTO研究机构研究的结果,全球中间品贸易占全球贸易总量的三分之二。中国和很多国家的贸易连接程度,也就是产业链供应链的链接程度是非常深的,特别是和中日韩这三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今年有一个代表团到韩国举办两国对话会议,韩国总理、韩国副总理一起会见这个团,在会见的时候,韩国总理讲中韩的关系非常紧密,目前两国中间品贸易占了90%。
中国和越南之间贸易也是如此,产业链供应链向越南转移,但是中国和越南之间的贸易是急剧上升,中间品也占90%。中国和印度去年的贸易额超过1362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印度出口的商品价值为1190亿美元,印度对中国出口额只有170亿美元,逆差非常之大。莫迪说这是问题,中国的贸易逆差太大了,顺差太大了,但是实际上90%是中间品,像苹果这些转移出去的头部企业,它仍需要从中国进口核心零部件。这种问题就是全球产业链脱钩断链造成的,对于很多国家都是重大损失。韩国和中国中间品贸易占比这么高,对中韩两国都是损失。去年5月份我到韩国来参加中日韩三国秘书处的会议。那次会议期间做了一个短暂的调研,那个时候韩国对中国的贸易首次出现逆差,那个时候是15个月连续增加,到现在为止又过了10个月,总共差不多25个月。25个月之前,韩国原来对中国一直是贸易顺差,但是这25个月由于对中国贸易的逆差,使韩国的经济排位由原来的第9位下降到现在的第13位,不能不说是和中国的经济脱钩断链的政策造成的,是韩国很多产品禁止向中国出口造成的,这是韩国经济下降到最主要的原因之一。韩国国际贸易14年以来首次出现逆差,中国受到影响,韩国受到更大影响,其实日本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 责任编辑: 房佶宜 
-
“他被指控受贿10亿卢布”
2024-05-08 23:08 俄罗斯之声 -
震撼场面!上万名塞尔维亚群众走上街头 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到访
2024-05-08 22:39 中国外交 -
日产CEO:中国车企强大了,我们陷入生存游戏
2024-05-08 22:38 新能源汽车 -
“这么对中国,欧盟很快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024-05-08 22:34 新能源汽车 -
习近平主席对塞尔维亚国事访问成果文件清单
2024-05-08 22:24 中国外交 -
习近平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宴会
2024-05-08 22:23 中国外交 -
“我们这些操作不得人心,所以拉美国家才更愿意找中国合作”
2024-05-08 22:03 美国一梦 -
“美禁令未必有效,57%含新疆棉样品被标仅用美国原料”
2024-05-08 21:48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20:59 观察者头条 -
两名乌军军官涉嫌企图暗杀泽连斯基被捕,美俄回应
2024-05-08 20:44 乌克兰之殇 -
美撤销部分企业对华为出口许可证,商务部回应
2024-05-08 20:19 华为 -
习近平同武契奇共同会见记者
2024-05-08 20:17 中国外交 -
泰国新卫生部长上任首日:重新考虑大麻合法化政策
2024-05-08 19:53 禁毒战争 -
习近平宣布中方支持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首期6项举措
2024-05-08 19:22 中国外交 -
两年资金外流30亿美元,乌克兰农民为逃税竟出这些“奇招”…
2024-05-08 18:40 乌克兰之殇 -
-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胁:若联大通过,美国将停止资助联合国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检阅塞尔维亚仪仗队
2024-05-08 16:53 -
习近平:相信这次访问必将开启中塞关系崭新的历史篇章
2024-05-08 16:45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33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38“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192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30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37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