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渎职!”CNN员工称高层下达“亲以”指令,巴以冲突报道存在偏见
-
严珊珊.
最后更新: 2024-05-09 05:22:49报道提到,除了这些来自CNN亚特兰大总部的指令,CNN还奉行一个长期政策,即所有关于巴以局势的报道都必须经过CNN耶路撒冷分社的审核后才能发布。去年7月,CNN创立了一个名为“第二眼”的程序,以加快审批速度。
一些人认为,考虑到报道巴以局势的巨大敏感性,以及以色列当局和亲以团体试图左右报道的情况,这一审查流程无可厚非。但一些人批评称,这项原本旨在保持报道水准的措施,已成为一种“自我审查”的工具,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争议”。
一些工作人员透露,尽管有报道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经验,一些CNN编辑仍会避免报道约旦河西岸当前的事件,因为他们认为CNN不会允许自己报道整个事件。本轮巴以冲突去年10月爆发以来,尽管双方大规模冲突发生在加沙地带,但在约旦河西岸,一些极端犹太定居者时常袭击巴勒斯坦平民,导致人员伤亡。
“最终,CNN对巴以冲突的报道相当于新闻业的渎职行为。”一名CNN工作人员告诉《卫报》,像这样的机构规则影响了CNN的报道。
对于CNN本次冲突期间发布的失实报道,《卫报》举例称,CNN主持人萨拉·西德纳(Sara Sidner)在袭击发生4天后引述以色列总理发言人的说法,信誓旦旦地称哈马斯10月7日“斩首数十名以色列婴儿,且已得到以总理办公室证实”,但在西德纳报道前,已有不少证据显示此传言无根据:没有任何视频证据、实地探访编辑没看到证据、当地军事官员未提及此事,且哈马斯否认。
但CNN副总裁当时发出指示称,美国总统拜登10月11日称其看到了有关“恐怖分子斩首婴儿”的照片,等于“支持了以色列政府的说法”。实际上,美国白宫发言人11日澄清,拜登和其他美国官员并未看到或独立证实“哈马斯分子斩首以色列儿童”。
在发布未经证实的报道招致批评后,CNN报道了以色列官员撤销指控的情况,但一名工作人员认为,彼时损害已经造成,这是“新闻工作的失败”。
“多年的压力”
《卫报》称,CNN报道偏颇的背后是“多年的压力”。一些CNN编辑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以色列政府及美国国内亲以人士长期对CNN施加的压力,以及CNN对失去广告的担忧。
在本世纪初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义的舆论战中,CNN曾得罪过以色列当局,被以色列时任通讯部长斥为“邪恶、有偏见和不平衡”的媒体。CNN创始人特纳2002年称,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实施恐怖主义活动,上述言论引发以色列抗议。以色列国内当年对CNN的抵制造成CNN的收入受到影响。
随后CNN高层屈服,CNN时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通过以色列电视台谴责特纳,但没有平息来自以色列的批评。后来,CNN首席新闻官伊森·乔丹(Eason Jordan)颁布了一项新规,禁止CNN发布自杀式炸弹袭击者的声明,也不能对话他们的亲属,他本人亲自飞往以色列平息了那场政治风暴。
如今,CNN被员工指控亲以倾向越来越明显,但以色列可能“不领情”。
去年11月,以色列方面公开抨击CNN、《纽约时报》、美联社和路透社,称有“报道”指上述媒体在加沙地带的员工与哈马斯有联系,甚至事先得到了10月7日会发生袭击的情报,要求这些媒体进行“彻查”。随后四家媒体迅速发表声明,否认事先对10月7日的袭击知情。
据《纽约邮报》2月5日报道,针对《卫报》的爆料,CNN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称:“我们从根本上拒绝接受称我们对10月7日袭击后果的报道有失公允的说法。”
“在过去四个月里,除了以色列的声音外,我们还积极寻求来自加沙和巴勒斯坦的声音,包括来自哈马斯的声音。”这位发言人宣称,CNN的“内部流程反映了我们对准确性的承诺,我们已经引领了全行业对进入加沙、从加沙内部进行报道的呼吁。”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1月9日,来自《洛杉矶时报》《波士顿环球报》《华盛顿邮报》《卫报》和路透社、彭博社等十多家国际新闻机构的超过750名编辑集体签署了公开信,指控以色列在加沙杀害编辑并谴责这一行径,同时批评西方媒体对新一轮巴以冲突的报道存在偏颇。在《华盛顿邮报》和《纽约邮报》当时的报道中,未提及CNN员工的参与。
当地时间2月5日,加沙地带卫生部门表示,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发动的军事行动已造成27478名巴勒斯坦人死亡,66835人受伤。以色列方面称,冲突导致以方1300多人死亡。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严珊珊 
-
“他被指控受贿10亿卢布”
2024-05-08 23:08 俄罗斯之声 -
震撼场面!上万名塞尔维亚群众走上街头 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到访
2024-05-08 22:39 中国外交 -
日产CEO:中国车企强大了,我们陷入生存游戏
2024-05-08 22:38 新能源汽车 -
“这么对中国,欧盟很快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024-05-08 22:34 新能源汽车 -
习近平主席对塞尔维亚国事访问成果文件清单
2024-05-08 22:24 中国外交 -
习近平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宴会
2024-05-08 22:23 中国外交 -
“我们这些操作不得人心,所以拉美国家才更愿意找中国合作”
2024-05-08 22:03 美国一梦 -
“美禁令未必有效,57%含新疆棉样品被标仅用美国原料”
2024-05-08 21:48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20:59 观察者头条 -
两名乌军军官涉嫌企图暗杀泽连斯基被捕,美俄回应
2024-05-08 20:44 乌克兰之殇 -
美撤销部分企业对华为出口许可证,商务部回应
2024-05-08 20:19 华为 -
习近平同武契奇共同会见记者
2024-05-08 20:17 中国外交 -
泰国新卫生部长上任首日:重新考虑大麻合法化政策
2024-05-08 19:53 禁毒战争 -
习近平宣布中方支持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首期6项举措
2024-05-08 19:22 中国外交 -
两年资金外流30亿美元,乌克兰农民为逃税竟出这些“奇招”…
2024-05-08 18:40 乌克兰之殇 -
-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胁:若联大通过,美国将停止资助联合国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检阅塞尔维亚仪仗队
2024-05-08 16:53 -
习近平:相信这次访问必将开启中塞关系崭新的历史篇章
2024-05-08 16:45
相关推荐 -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52“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73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2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8“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