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友明:阿根廷学者对我说,真羡慕你们中国能制定五年规划
最后更新: 2024-05-09 03:05:51随着阿根廷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的结束,极右翼选举联盟候选人哈维尔·米莱(Javier Milei)战胜中左翼执政联盟候选人、现任经济部长塞尔吉奥·马萨(Sergio Massa),当选阿根廷新一任总统。
一头乱发,挥舞着电锯,誓言挑战“政治种姓”、大幅削减政府开支的米莱赢得了多数阿根廷选民的支持。他将于12月10日正式就职,任期四年。
米莱当选之际,阿根廷正面临二十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通胀率超过140%,债务持续增加,贫困率不断上升。无奈的阿根廷民众迫切地希望有人可以打破困局。
然而,米莱提出的一系列激进主张,尤其是废除中央银行、放弃阿根廷比索转向全面美元化让很多人心存疑虑。而作为“政治素人”的他,未来能否摆平各方势力、顺利施政,同样还是未知数。
阿根廷执政联盟为何在选举中落败?历届政府为何难以挽救阿根廷的经济?米莱所谓的全面美元化有可能实现吗?阿根廷的外交政策是否会出现大幅度调整?近年来拉美地区的“粉红浪潮”是否会因阿根廷“变天”受到冲击?围绕一系列问题,观察者网对话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研究所所长王友明。
当地时间2023年9月25日,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圣马丁,米莱在一场集会上举起一把链锯 图源:视觉中国
【对话/观察者网 王恺雯】
观察者网:您对阿根廷此次大选有何观察?阿根廷中左翼政府为何会失败?反映了民众怎样的心态?
王友明:这次阿根廷中左翼政府的失败完全可以说是自己造成的,板子应该打在自己身上。极右翼的胜利并不说明他们的竞选主张有多英明,实在是执政联盟太糟糕,选民作出了“艰难的选择”。
阿根廷的通货膨胀率已超过140%,在拉美地区仅次于委内瑞拉。这是什么概念?老百姓手上的钱变成“毛票”了。此外,阿根廷的外汇严重短缺,债务压力持续攀升,贫困率也已经上升到40%以上。
农业是阿根廷的支柱产业,今年极端气候再次出现,阿根廷主要粮食产区遭遇大旱,进一步冲击该国经济。多种因素叠加,让阿根廷经济复苏前景黯淡,国际金融机构和分析师预测,2023年阿根廷经济可能会出现2%-3%的萎缩。中左翼政府无法改变糟糕的经济状况,选民看不到一丝希望,丢掉总统大位也在意料之中。
观察者网:阿根廷曾经富裕繁荣,是什么让它的经济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历届政府都试图挽救阿根廷的经济,为何收效甚微?
王友明:20世纪初,阿根廷一度进入世界十大经济体的行列,当时连欧美人都挺羡他们的,有一句话叫“你富得像个阿根廷人”,足见阿根廷当时的富裕。
但是,阿根廷一直没有完成工业化进程,没有完备的工业体系,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依靠农矿产品的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让依靠出口的阿根廷遭受重创,对该国经济的冲击非常大,可以说是一个分水岭。
上世纪四十年代,胡安·庇隆(Juan Perón)上台后对国内经济进行了全面改革,致力于经济独立,大力推行国有化政策,同时大搞福利主义,利用公共开支修建学校、修建医院、修建住房。这样一来可以收获更多支持者,但大量的投入也导致政府财政赤字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阿根廷国内政局动荡,政权更迭频繁,难以形成稳定的经济政策。1989年卡洛斯·梅内姆(Carlos Menem)执政后,阿根廷开始了大规模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大力推动市场化、私有化、自由化,还将阿根廷比索与美元挂钩。虽然经济一度有所起色,但外国资本大量涌入,控制了阿根廷的经济命脉,导致阿根廷失业率上升,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外债越来越多。西方金融寡头还控制了阿根廷的主要银行,严重削弱了阿根廷的金融主权。
当地时间2020年6月17日,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一名男子走过一家关门的餐厅 图源:视觉中国
进入21世纪后,阿根廷经济的低迷状态没有得到恢复,特别是近10年来六次陷入经济衰退。这些年左右翼政府来回折腾,各自推出激进的主张,却一直没有找到让阿根廷经济脱困的良方。
我去阿根廷调研时,有阿根廷学者对我说,真羡慕你们中国,能制定那么多的五年规划,我们阿根廷政府更换频繁,没法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往往是新官不认旧账。
观察者网:此次赢得大选的哈维尔·米莱在经济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激进的主张,包括关闭央行,废除比索、全面转向美元化,大幅削减开支等。阿根廷有没有可能全面转向美元化?
王友明:废除比索、“砸烂”央行、全面美元化这类主张足够吸引眼球,对一心求变的选民来说,似乎是不错的选择。但第一个问题是,阿根廷有那么多美元储备吗?第二,所谓全面美元化,就和之前对西方资本放开金融体系一样,让国家的金融命脉掌握在华尔街或美联储手中,你是省事了,货币主权完全被人家控制。西方金融寡头都是唯利是图的,他们可能会给你些小甜头,但从根本上说,他们不会为了阿根廷和阿根廷民众的利益着想。
米莱的主张也许和他的成长经历和所受教育有关,可一旦当政了,面对的就是整个国家和民众的利益。全面美元化这种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极大争议的做法,或许可以建立试点,如果是全面实行,我认为对阿根廷来说不是一剂良方,阿根廷的金融体系太脆弱了,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观察者网:有分析称,作为“局外人”的米莱将成为阿根廷恢复民主40年来最弱的总统。您对米莱的执政前景有何看法?他将面临哪些挑战?
王友明:大选结束后,米莱和他的支持者一定会迎来短暂的狂欢,但是,当他12月10日正式就职、一系列改革计划出台后,势必会遇到强大的掣肘和制约,也会面临国会分裂与社会分裂的局面。
米莱所代表的极右翼势力虽然赢得了总统大选,但他所在的极右翼选举联盟“自由前进党”在阿根廷国会只是少数党。在第一轮选举中,米莱的得票率落后于中左翼执政联盟“祖国联盟”候选人、现任经济部长塞尔希奥·马萨。之所以能在第二轮投票中反超马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右翼势力,尤其是阿根廷前总统毛里西奥·马克里(Mauricio Macri)的支持。他所领导的中右翼选举联盟“合力变革”是国会第二大力量,其候选人帕特丽夏·布利里奇(Patricia Bullrich)在第一轮投票中得票率位列第三。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19日,阿根廷经济部长塞尔吉奥·马萨(前排右一)败选后向支持者致意 图源:视觉中国
在这样的背景下,米莱在组建内阁时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诸如外交部长、财政部长、国防部长等重要职位,肯定会“让”出去一些。米莱之后在国会中,除了要面对强大的中左翼和左翼势力,还要和中右翼势力分权,拉拢他们,否则相关的改革就无法通过。就算米莱想要施展拳脚,也只能在让步和妥协中进行。
在社会层面,阿根廷传统的左翼势力、特别是工会势力也是非常强大的,米莱的政策如果触及到工会的利益,后者绝不会善罢甘休,可能会频繁组织罢工等示威活动与政府对抗。
标签 阿根廷- 责任编辑: 王恺雯 
-
“他被指控受贿10亿卢布”
2024-05-08 23:08 俄罗斯之声 -
震撼场面!上万名塞尔维亚群众走上街头 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到访
2024-05-08 22:39 中国外交 -
日产CEO:中国车企强大了,我们陷入生存游戏
2024-05-08 22:38 新能源汽车 -
“这么对中国,欧盟很快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024-05-08 22:34 新能源汽车 -
习近平主席对塞尔维亚国事访问成果文件清单
2024-05-08 22:24 中国外交 -
习近平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宴会
2024-05-08 22:23 中国外交 -
“我们这些操作不得人心,所以拉美国家才更愿意找中国合作”
2024-05-08 22:03 美国一梦 -
“美禁令未必有效,57%含新疆棉样品被标仅用美国原料”
2024-05-08 21:48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20:59 观察者头条 -
两名乌军军官涉嫌企图暗杀泽连斯基被捕,美俄回应
2024-05-08 20:44 乌克兰之殇 -
美撤销部分企业对华为出口许可证,商务部回应
2024-05-08 20:19 华为 -
习近平同武契奇共同会见记者
2024-05-08 20:17 中国外交 -
泰国新卫生部长上任首日:重新考虑大麻合法化政策
2024-05-08 19:53 禁毒战争 -
习近平宣布中方支持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首期6项举措
2024-05-08 19:22 中国外交 -
两年资金外流30亿美元,乌克兰农民为逃税竟出这些“奇招”…
2024-05-08 18:40 乌克兰之殇 -
-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胁:若联大通过,美国将停止资助联合国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检阅塞尔维亚仪仗队
2024-05-08 16:53 -
习近平:相信这次访问必将开启中塞关系崭新的历史篇章
2024-05-08 16:45
相关推荐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36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03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评论 170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评论 306最新闻 Hot
-
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
“巴基斯坦已向中方提出请求”
-
美国LNG行业明说了:我们无法遵守特朗普政府新规
-
又炒作:想赢中国,这件事至关重要
-
中日友好医院:开除肖某党籍,解除聘用关系
-
日本下一代战机要命名为“烈风”?
-
印巴再交火,印度未事先通知突然开闸放水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
“最美通缉犯”出狱直播当网红?抖音:已封禁
-
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
智方被曝阻挠中方天文台项目,“这不自相矛盾吗?”
-
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
“美国人,包括一些共和党人越来越不满意特朗普”
-
世博会又出岔子了……“飞行汽车”表演时掉零件,被长期禁飞
-
“萝莉岛”关键证人,曾说不会自杀的她“自杀”了...
-
25万人齐聚台北举行“反绿”抗议,朱立伦:全民罢免赖清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