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治理空气污染取得惊人成功,为何印度不行?”
-
刘程辉风物长宜放眼量
(观察者网讯)“北京治理好了有毒空气,为何印度却不能?”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1月17日以此为题刊文发问。文章称,几乎每一年印度的天空都会变成“病态的黄色”,促使政府忙于打击污染,但每一年污染问题照样卷土重来占据新闻头条。然而,曾被污染困扰的中国首都北京十年间空气质量已显著改善,中国通过加强环境监测、控制排放等手段,在治理污染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功”。专家认为,中国能够通过长期政策解决污染的根本问题,相比之下,印度的政策大多是“创可贴式”的临时反应,而且任何政党都缺乏解决污染问题的政治意愿。
“雾蒙蒙的灰色笼罩着新德里,建筑物被遮挡,居民们恐慌性购买空气净化器,小学被迫关闭,车辆限行,建筑施工也陷入停顿……”CNN在文章开头这样描述新德里的空气污染现状。
2023年11月2日,印度新德里,空气质量指数都已突破“严重”和“危险”级别/澎湃影像
接下来,CNN提到了中国的“成功故事”。
文章写道,新德里“有毒的天空”让人想起另一个亚洲首都北京。中国和印度类似,都面临着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扩张重工业导致的污染问题。大约10年前,北京同样因雾霾出名,但后来北京进行了整顿。这引出个问题:如果北京能净化有毒空气,为什么印度不行呢?
CNN指出,2013年是中国反击空气污染的关键时刻,当时中国开始投入巨资实施国家空气污染治理行动计划。随后出台的新法规限制了主要城市道路上的机动车数量、加强环境监管和排放控制、建立全国性的空气监测系统,对煤炭和其他重污染行业进行控制。
瑞士空气净化公司IQAir全球首席执行官弗兰克·克里斯蒂安·哈姆斯(Frank Christian Hammes)表示,北京“认真对待了这件事”。“餐馆和街头食品摊贩不再使用煤炭,人们开始转向燃气发电机。所有这些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文章写道,在此后的十年里,中国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芝加哥大学能源政策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的污染水平比2013年下降了42%,报告称赞中国“在治理污染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功”。
如今,北京早已从全球污染最严重的榜单上消失。而新德里本周伊始再次稳坐榜首。
“数据显示,中国正走在正确的轨道上。许多印度人希望在自己的国家看到类似的进展。”CNN援引专家的话指出,印度在治理污染方面缺乏严格的执行和协调,进展缓慢。
新德里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CREA)的苏尼尔·达希亚(Sunil Dahiya)认为,与北京制定的长期严格措施相比,新德里的措施一直是临时“反应性的”,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2021年11月17日,印度新德里,当地空气污染严重/澎湃影像
“对于北京来说,一旦政府决定解决污染问题,他们就会采取行动。”非营利组织“关心空气”的联合创始人乔蒂·拉瓦卡雷(Jyoti Pande Lavakare)说,“这是(印度)年复一年的系统性失败。而且似乎没有人愿意解决这个问题。”
“(空气污染)这是一个隐形杀手。”拉瓦卡雷说,“不幸的是,(印度)任何政党都缺乏解决这个问题的政治意愿。没有一个政党低下头说:‘我们正在让整个国家患病,让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
今年3月5日,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党中央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国重点城市PM2.5浓度累计下降了57%,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了34.4%,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增长23.8%。中国是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清洁能源利用规模最大、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这些年我们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都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刘程辉 
-
马航MH370事件即将开庭!原告律师:仍存在诸多难点
2023-11-18 14:48 航空安全 -
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在东京逝世,曾获周恩来病中接见
2023-11-18 14:47 中日关系 -
以副议长叫嚣:我们对巴勒斯坦人太人道了!
2023-11-18 14:40 巴以恩仇录 -
科州地区法院裁决:特朗普卷入“叛乱”,但仍可参加初选
2023-11-18 14:29 特朗普 -
美国国务院批准售日400枚战斧导弹,约23.5亿美元
2023-11-18 13:11 日本 -
白宫谴责马斯克散布“可怕的反犹谎言”,广告商避之不及
2023-11-18 11:17 大公司 -
2023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旧金山宣言(摘要)
2023-11-18 10:21 APEC -
台下的布林肯皱眉摇头,拜登:懂,不说了...
2023-11-18 10:19 美国政治 -
撞上拜登出行封路,岸田一行只好步行去见尹锡悦
2023-11-18 10:14 -
克宫发言人:希望普京再次竞选,毫不怀疑他将连任
2023-11-18 09:58 俄罗斯之声 -
APEC会议结束后,拜登与习近平主席握手告别
2023-11-18 09:24 APEC -
AI行业“巨震”,ChatGPT母公司CEO被解雇了…
2023-11-18 09:06 大公司 -
只允许每天两车燃料进入加沙地带,以总理还是遭国内批评
2023-11-18 08:50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如何打造亚太发展的下一个“黄金三十年”?
2023-11-18 08:08 观察者头条 -
“中国将走在AI最前沿,这是必然的”
2023-11-17 22:54 人工智能 -
欧洲央行行长坦言:全球经济正分裂成若干竞争性集团
2023-11-17 22:41 -
“考虑入驻TikTok”,拜登也要真香了?
2023-11-17 21:55 美国大选 -
贸易谈判无果,“拜登还晾了他们一个多小时”
2023-11-17 21:11 美国一梦 -
“过去40天,我们曾通过秘密渠道告诉美国…”
2023-11-17 20:31 巴以恩仇录 -
韩媒称中韩正商谈领导人会晤一事,外交部回应
2023-11-17 20:13 三八线之南
相关推荐 -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52“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73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2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8“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