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从没住过克格勃安全屋,尤其不可能住在英国大使馆隔壁”
(观察者网讯)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1月18日报道,近日一家专门针对俄罗斯的外国调查网站“爆料”称,“棱镜门”曝光者爱德华·斯诺登曾居住在莫斯科一间“克格勃安全屋”内。但这则毫无依据、漏洞颇多的“坊间传闻”立即遭到了斯诺登本人的嘲笑。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报道截图
报道称,总部位于拉脱维亚的“新闻调查网站”The Insider在18日发表了一篇“专题报道”,内容涉及苏联和俄罗斯情报机构的安全屋,最初的英文版标题为“普京的女儿们、安娜·查普曼和爱德华·斯诺登:克格勃和对外情报局安全屋的高级别住户”。
这篇文章声称,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在莫斯科设立了上百个“使用虚假名称,或被包装成政府机构的安全屋”。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情报部门接收了这些安全屋,并用于“藏匿普京的女儿和身份暴露的俄罗斯间谍,或训练特工”。
The Insider网站还煞有介事地援引一则“坊间传闻”称,莫斯科别列日科夫斯卡娅沿河街8号(8 Berezhkovskaya Embankment)就有一处这样的“安全屋”,身为“美国国家安全局叛逃者”的斯诺登曾长期藏身其中。
公开资料显示,The Insider编辑部位于拉脱维亚首都里加,自称是“专注于俄罗斯的独立媒体,致力于新闻调查和揭穿假新闻”,依靠外国捐款运作。俄罗斯司法部认为该媒体受到西方国家支持,并在2021年将其列入“外国代理人”名单。
但这篇文章立刻引来了斯诺登本人的嘲笑。他18日在推特上发文反驳:“今天,一家‘反假新闻’媒体错误地声称我住在克格勃的安全屋里。他们甚至知道我住在哪一层!真是个独家新闻!那么问题是什么呢?这是谎言。”
斯诺登还配上了一张图片说,这个所谓的“安全屋”地址距离英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只有1.3公里远,而英国大使馆里显然“坐满了想要杀我的人”。“我不与间谍合作或住安全屋,尤其不会住在英国大使馆边上。”
斯诺登推特截图
他接着嘲讽说:“这处‘傻瓜安全屋’的边上就是大型火车站和装满摄像头的购物中心,发现这一点的人真该额外加分,这听起来也太像是一个被追捕的吹哨人会住的地方了。我真为他们这些人感到尴尬。”
斯诺登直言,在他本人成为新闻报道的焦点之后,他意识到过去对于部分媒体的看法有些“天真”,“当他们写到你了解的事实时,错误和谎言就变得显而易见了。”
面对当事人的嘲笑,The Insider网站仍试图为自己辩解,拒绝为“爆料内容”负责,称他们只是“报道了一则传闻”。该网站还宣称,原先的俄语版本标题中并没有出现斯诺登的名字,“这是一个愚蠢的翻译错误,现在已经得到纠正”。
The Insider网站目前已经将文章标题中斯诺登的名字替换为“其他人”,并在涉及斯诺登的段落中加上了一句“他(斯诺登)否认传闻”的标注。
拉脱维亚“新闻调查网站”The Insider的“爆料文章”
但这样敷衍的回应显然让斯诺登感到不满,他严厉地批评称:“在真实媒体上,声明或暗示一个公众人物是叛逃者或居住在一间克格勃安全屋里,这是严重的指控且需要证据。你们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做了这两件事,说了假话,而且还没有道歉。”
现年39岁的斯诺登曾是美国中央情报局(CIA)职员、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外包技术员。2013年6月,他将NSA关于“棱镜”计划监听项目的秘密文档披露给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在全世界引起轩然大波。
美国政府随后以间谍罪、盗窃罪和未经授权泄露国防及情报信息的罪名对斯诺登发出通缉。此后,斯诺登获避难许可,一直在俄罗斯居住。2022年9月,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行政令,决定给予斯诺登等多名人士俄罗斯公民身份。同年12月,斯诺登正式宣誓成为俄罗斯公民,并获得俄罗斯护照。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斯诺登- 责任编辑: 陈思佳 
-
我外交部奉劝美方:想要封上别人的门,只会堵死自己的路
2023-01-19 15:57 中美关系 -
过水门、献玫瑰...马尔代夫高规格迎接首批中国游客
2023-01-19 15:43 -
“在巴赫姆特 动员兵被动员到前线”
2023-01-19 15:33 -
衰退阴霾笼罩达沃斯,中国成为亮点
2023-01-19 15:31 中国经济 -
马尔代夫旅游部长:中国游客回归将推动当地年访客超180万人次
2023-01-19 14:48 -
“美国愿意给主战坦克,我们就给”
2023-01-19 13:29 乌克兰之殇 -
全程摆拍?
2023-01-19 13:06 -
武契奇指责俄“瓦格纳”集团在塞尔维亚招募雇佣兵
2023-01-19 13:04 -
普京:俄防空导弹年产量是美国三倍,在乌胜利毋庸置疑
2023-01-19 10:34 俄罗斯之声 -
我驻欧盟大使:请大家放心,面带微笑不意味着我们对北约示弱
2023-01-19 10:01 中国外交 -
中国连续三月减持美债至8700亿美元,创13年来新低
2023-01-19 09:13 观察者头条 -
新西兰总理宣布将辞职,因为自己是“人”
2023-01-19 08:45 -
-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布中国农历新年致辞
2023-01-19 07:30 节日谈 -
越南国家副主席武氏映春担任代理主席
2023-01-18 22:39 南海局势 -
谷歌脸书亚马逊后,微软官宣:3月底前裁员1万人
2023-01-18 22:24 -
南非外长:金砖国家正考虑新支付体系,摆脱美元控制
2023-01-18 22:19 金砖国家 -
“怎么着,还想给乌克兰核武器吗?”
2023-01-18 22:09 -
中方能否确认王毅将访问欧洲?外交部回应
2023-01-18 21:18 中国外交 -
被英国指责处决前副防长,伊朗提“哈里杀25人”回敬
2023-01-18 21:13 伊朗局势
相关推荐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83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104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7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74最新闻 Hot
-
“共和党人气坏了,但碍于特朗普只能保持不安的沉默”
-
美媒放风:特朗普考虑大幅下调对华关税,或降至50%-65%
-
“纯关税壁垒最粗暴,欧盟快和中国谈吧”
-
总计7亿欧元,欧盟对苹果、Meta“罚酒三杯”
-
“俄乌都得在领土上让步,再不同意美国就退出”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