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媒称“稻种是从朝鲜半岛传到日本”,日网民不乐意了
-
陶梦时间有限
(观察者网讯)近日,韩国《农民日报》发文介绍韩国最早的栽培稻“高阳家瓦地稻种”,并称其具有两大历史意义:一是将韩国的水稻栽培历史从青铜时代提升到新石器时代,让韩国有了“5000年的农耕历史”;二是让“中国→朝鲜半岛→日本”的稻种传播路线有了根据,而日本主张的稻种传播路线“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失去可信度。
韩媒的这一说法在12日引起日本网络社区关注,许多日本网民批评韩媒宣扬“历史修正主义”,坚称稻作传播路线是“中国→日本”,而非“中国→朝鲜半岛→日本”。还有人嘲讽韩国“可悲”,“因为只有悲惨的历史和文化,所以为了保持自尊心不断说谎”。不过,有关稻作传入日本列岛的具体路线学术界仍存在分歧,韩媒的说法与日本网民的主张各有拥趸。
韩国《农民日报》报道截图
韩国《农民日报》于1964年作为韩国农业协同组合(农协)的机关报创刊,2016年转为综合日报。今年12月9日,该报发文称,一个7毫米的稻种可以传播韩国“5000年农耕历史”的自豪感,还能成为“城乡交流”的催化剂,而这个稻种就是韩国最早的栽培稻——“家瓦地稻种”。
据《农民日报》介绍,1991年6月,忠北大学考古系的一个团队在京畿道高阳一山新城市开发过程中发现这一稻种。根据出土地区,该稻种被命名为“高阳家瓦地稻种”。报道称,由于稻种形状较长,“家瓦地稻种”被推定接近籼稻品种,另外,由于当时水利设施没有得到发展,人们推测它们被栽培为旱田作物。
为纪念这一事件,韩国高阳市于2001年11月开设了高阳家瓦地稻种博物馆。另外,2017年高阳市在京畿道农业技术院的技术指导下开发了家瓦地大米。目前,高阳一带每年能生产1000多吨家瓦地大米。此外,高阳市和高阳家瓦地稻种博物馆今年首次面向小学、初中学生企划了“参观博物馆”活动,目的是让城市居民和学生了解“高阳家瓦地稻种”的意义,对韩国农业和农村产生自豪感。
韩国高阳家瓦地稻种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家瓦地稻种”
“家瓦地稻种”之所以得到大力宣传,据《农民日报》称,是因为其在历史学上具有重大意义。
报道称,该稻种具有两大历史意义,一是用放射性碳年代测定法分析的结果显示,“家瓦地稻种”在5020年前就已耕种,因此它将韩国的水稻栽培历史从青铜时代提升到新石器时代,这意味着韩国的农耕历史多了3000年以上。二是“家瓦地稻种”让日本主张的“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稻种传播路线“失去了力量”,它成为“中国→朝鲜半岛→日本”稻种传播路线的根据。
《农民日报》的这一说法在日本引起关注,12日,Share News Japan、5ch等日本网络社区将这篇报道翻译为日文转发在网站上供网民讨论。
日本5ch论坛截图
而在评论区,许多日本网民不太高兴,他们认为,韩媒称“稻种由韩国传到日本”的观点并不正确。
“(家瓦地稻种)和籼稻相近,与稻种传到日本的是两码事,中国→韩国→日本的传播路线是不成立的。”
“什么时候的事?日本的水稻栽培从6000年前就开始了。正确的说法不是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列岛,而是中国→日本列岛。这种历史修正主义的历史观叫做侵蚀污染。”
一些日本网民更是措辞激烈地炮轰韩国,“丢人,悲惨,什么都不会尊敬的不体面的国家。因为没有任何值得夸耀的东西,所以编造历史和文化……寒酸的乞讨民族。”
“韩国是世界上最可悲的国家,因为只有悲惨的历史和文化,所以为了保持自尊心不断说谎。”
还有更多日本网民直接对韩国发起嘲讽,其中有人讥讽道:“韩国是宇宙的起源呢。”
需要一提的是,在学术界,稻种传入日本列岛的路线仍有分歧。尽管不少日本网民对韩媒主张的“中国→朝鲜半岛→日本”稻种传播路线嗤之以鼻,但稻作农业从中国传到朝鲜半岛,进而传播至日本列岛是学术界的主流观点之一。不过,主张中国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的稻作农业跨越东海直接传播至日本列岛内的学者也不在少数。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陶梦 
-
英大臣称中国是具有挑战性的国家,我驻英国使馆驳斥
2022-12-13 13:22 -
美非峰会在即,秦刚:不要在非洲搞地缘政治游戏
2022-12-13 12:04 非洲之窗 -
外交部军控司司长傅聪已任驻欧盟使团大使
2022-12-13 10:01 -
英防相:将对向乌克兰提供远程武器持开放态度
2022-12-13 09:41 不列颠 -
美非峰会前,美国承诺掏出550亿美元援助
2022-12-13 08:54 非洲之窗 -
“伊斯兰国”分支机构宣称对喀布尔酒店袭击事件负责
2022-12-13 08:23 -
美国新增感染病例54225例、死亡病例199例
2022-12-13 07:38 美国一梦 -
欧盟宣布制裁伊朗5个实体和24名个人
2022-12-13 07:18 伊朗局势 -
联合国贸发会议:预计今年全球GDP增速放缓至3.3%
2022-12-13 07:17 -
喀布尔一中国酒店爆炸致3死,“伊斯兰国”分支机构认领
2022-12-13 07:00 -
王毅:美方行径损害中韩等国利益,是国际规则破坏者
2022-12-13 06:57 中国外交 -
“我看到老人在橱窗前哭泣,他们连牛奶都买不起…”
2022-12-12 23:30 欧洲乱局 -
欧盟外长嘴瓢“伊朗支持乌克兰”,扎哈罗娃嘲讽
2022-12-12 23:03 欧洲乱局 -
阿富汗喀布尔一酒店遇袭,酒店内有中国旅客居住
2022-12-12 21:54 阿富汗 -
沙特外相威胁:如果伊朗有了核武器,一切后果难料
2022-12-12 21:00 伊朗局势 -
塞尔维亚总理炮轰德外长:荒谬到令人震惊
2022-12-12 20:51 欧洲乱局 -
嘴仗不停,埃尔多安警告希腊:土耳其导弹可打到雅典
2022-12-12 20:48 欧洲乱局 -
印尼新法禁婚外性行为,巴厘岛州长安抚国际游客:不查你们
2022-12-12 18:39 -
看球看出“地震”了?
2022-12-12 18:13 -
他妄称所谓“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我驻日使馆回应
2022-12-12 17:50 中日关系
相关推荐 -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0“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68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27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5“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3最新闻 Hot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