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关系舆论调查:50年来两国关系发展未达到预期
最后更新: 2022-12-01 08:34:2611月30日,由中国外文局和日本言论NPO共同实施的第十八届北京-东京论坛“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结果以线上方式在北京、东京发布。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高岸明对中方调查数据、调查基本情况和主要调查发现进行说明。日本言论NPO负责人工藤泰志、北京零点有数董事长袁岳出席发布会。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受访者对对方国家的认知与去年基本保持稳定,高度认同中日关系重要性,认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年来经贸成果。60.1%的中国受访者表示过去一年对对方国家印象未出现明显变化,认为过去一年中日关系没有明显变化的中国受访者比例为48.2%。中国受访者对中日关系重要性存在广泛共识,71.3%的中国受访者认为中日关系“重要”或“比较重要”。与2021年相比,2022年中国受访者对中日关系重要性原因的认知更加多样、全面,对中日在地区和平、经贸合作等方面的依存程度认知更加充分。今年时值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中国受访者认可50年来两国经贸合作成果,但认为50年来两国关系发展未达到预期,需要多方努力加强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中日合作。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受访者支持中日在地区事务中实现多领域合作,希望两国加强合作应对全球性问题。66.6%的中国受访者认为“为实现和平稳定的秩序,中日应该构建更加牢固的新型合作关系”。78.3%的中国受访者支持中日两国在双边及亚洲地区事务上进行合作,认为和平(64.3%)、合作发展(51.0%)和平等(22.8%)是中日最应共同实现的目标和理念。避免东北亚争端及维护持久和平、朝鲜半岛无核化、中日海空危机管理等是中国受访者对于东亚地区较为集中的关切。在全球性问题中,中国受访者更加关注传染病应对、气候变化和贫富差距等。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受访者高度认同经济因素在两国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对中日未来经贸合作期望较高,支持基于规则的自由贸易、开放秩序和多边经济合作。77.4%的中国受访者认为中日经济合作对中国未来依然重要,较2021年(75.4%)增加2个百分点。面对全球自由贸易受到严峻挑战,中国受访者支持维护自由贸易体系,也乐于看到中日开展经济合作共同应对不利的国际贸易环境。86.7%的中国受访者肯定自由贸易、开放秩序和多边主义对世界经济的重要性。关于两国经济合作的关系,选择“互补性强,可以实现合作共赢”的中国受访者比例为75.2%,较2021年(71.6%)增加3.6个百分点。70.3%的中国受访者认为未来中日经贸总额将继续增加或保持现有水平。
调查结果显示,历史、领土争端等问题持续影响中国受访者对中日关系的认知,日美同盟对中日关系持续产生负面效应。历史问题是事关中日关系政治基础的重大原则问题。85.5%的中国受访者认为历史问题是中日关系的大问题。中国受访者中比较集中的两种意见为:不解决历史问题中日关系就无法发展(49.7%)和随着发展会慢慢解决历史问题(33.1%)。近十年来,以钓鱼岛问题为代表的领土争端持续被认为是阻碍两国关系的另一个主要问题。56.0%的中国受访者将领土争端视为阻碍中日关系发展的最主要问题。近几年中国受访者对美国在东亚局势、中日关系中所扮演角色的认知越发清晰深刻。过去一年中,中美博弈持续对中日关系产生明显负面效应,认为有负面影响的中国受访者为63.7%。关于应对之道,71.3%的中国受访者认为应将中美博弈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或忽略中美博弈影响,发展中日合作关系。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受访者肯定民间交流对改善关系的重要性,认可中国媒体对促进中日关系的建设性作用。68.7%的中国受访者认为双方民间交流对改善发展两国关系具有重要作用,这一比例延续多年以来的较高水平。在多种民间交流途径中,中国受访者更期待“学者、研究者间的交流(34.6%)”“媒体间交流(33.9%)”“企业间的人才交流(26.2%)”。相比人际传播方式,中国新闻媒体仍是中国受访者获取有关日本及中日关系信息的首要渠道(85.6%)。其中,电视(59.4%)、手机等移动设备(32.9%)是主要媒体渠道。关于中国媒体对改善中日关系、促进两国民众相互理解的贡献,84.3%的中国受访者认为中国媒体对改善中日关系和促进两国民众相互理解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或“有些贡献”。
“北京-东京论坛”自2005年以来已经成功举办十七届,是目前中日间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公共外交和民间交流平台之一。第十八届“北京-东京论坛”将于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东京两地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合作的中日两国责任——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之际的思考”。来自中日两国的百名专家学者将围绕双边政治与外交、经贸、安全、媒体、数字经济等议题开展讨论,为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凝聚共识。
(《光明日报》2022年12月01日 12版 ;记者 王妤心泓)
- 原标题:2022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结果发布
- 责任编辑: 连政 
-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新冠阳性
2022-12-01 08:24 抗疫进行时 -
俄罗斯:支持乌方的卫星或成打击目标
2022-12-01 08:01 俄罗斯之声 -
联合国:安理会为逝世的中国前国家主席江泽民默哀一分钟
2022-12-01 07:15 -
美国新增感染89662例、死亡509例
2022-12-01 07:11 美国一梦 -
俄罗斯四天内两次发射军事卫星
2022-12-01 07:02 俄罗斯之声 -
“你敢动梅西一根指头,我泰森就重返拳台!”
2022-11-30 22:31 -
欧盟强行冻结俄央行3000亿欧元储备
2022-11-30 21:20 乌克兰之殇 -
欧盟委员会提议:冻结给匈牙利的75亿欧元资金
2022-11-30 21:08 欧洲乱局 -
“煽动性阴谋罪成立”,全美关注
2022-11-30 20:55 美国一梦 -
向印度求援?俄罗斯开出含500多种原料、零件的订单
2022-11-30 19:34 印度惊奇 -
比利时门将:找内鬼!
2022-11-30 19:31 -
新冠疫情反弹,法国政府呼吁民众佩戴口罩
2022-11-30 19:27 抗疫进行时 -
波兰政府计划向部分乌克兰难民收取食宿费用
2022-11-30 18:58 乌克兰之殇 -
这家机构50年来首次向记者开放:美对华政策狭隘,损人不利己
2022-11-30 17:41 中日关系 -
中国干预加拿大大选?赵立坚:完全是无中生有、无稽之谈
2022-11-30 17:05 中国外交 -
莫里森创造了历史
2022-11-30 17:01 -
美炒作中国核弹头将增至1500枚,我外交部:为其扩张核武库找借口
2022-11-30 16:26 -
日本前首相森喜朗感染新冠住院
2022-11-30 16:22 日本 -
英国将中广核排除在核电站项目外,我外交部回应
2022-11-30 16:17 不列颠 -
那个“为了特朗普而战”的男人被判了,最高可20年
2022-11-30 15:12 美国政治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17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1“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2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37最新闻 Hot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