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仲音: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
15日,《人民日报》第03版刊发仲音撰文《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
截图自《人民日报》
以下为全文内容:
进一步健全疫情多渠道监测预警和多点触发机制,面向跨省流动人员开展“落地检”,发现感染者依法及时报告,第一时间做好流调和风险人员管控……各地采取一系列切实举措,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四早”要求,减少疫情规模和处置时间,提高常态化疫情防控成效。
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要求“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了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这样的调整和优化,是对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完善,是基于对病毒变异和传播规律的把握和近三年来各地防控经验的总结,是稳中求进、走小步不停步、符合我国国情、更加科学精准的举措,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开、“躺平”。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坚持既定的防控策略和方针,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与病毒赛跑,方向正确、跑得越快,就越能掌握战“疫”的主动权。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正是因为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快速有效处置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我们顶住了一轮又一轮疫情的冲击,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取得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积极成果。实践充分证明,坚持动态清零,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必然要求,是尊重科学、尊重规律的有力体现,是现阶段我国及时有效控制疫情的最佳选择。
当前,新冠病毒仍在持续变异,全球疫情仍处于流行态势,疫情的最终走向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从病毒自身来看,奥密克戎的传播力远大于流感和此前的新冠其他变异株,且部分奥密克戎变异株亚分支的免疫逃逸能力出现明显增强。我国是人口大国,加上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总量不足,放松防控势必令易感人群感染风险加大,一旦形成规模性反弹,必将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冲击,最终付出的代价会更高,损失会更大。实施动态清零政策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的性质宗旨出发、从我国国情出发确定的,坚持动态清零是14亿多人口大国当前务必守住的疫情防控底线。越是疫情防控任务艰巨、形势复杂,越要保持清醒头脑,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只有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牢牢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才能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动态清零”的精髓,一是快速,二是精准,必须进一步提升疫情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各地各部门要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把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落细落实。要适应病毒快速传播特点,切实落实“四早”要求,以快制快,避免战线扩大、时间延长。要集中力量打好重点地区疫情歼灭战,采取更为坚决、果断措施攻坚,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决不能等待观望、各行其是。要坚持科学精准防控,提高防疫工作的有效性,准确分析疫情风险,采取更为精准的举措,规范核酸检测、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和健康监测,精准判定风险区域和人员,整治“层层加码”“一刀切”,减少因疫情给群众带来的不便。
坚持就是胜利,坚持才会胜利,坚持定能胜利。我们有决心有能力也有信心有实力落实好“动态清零”总方针,直至抗击疫情取得最后胜利。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坚决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我们一定能够筑牢疫情防控屏障,早日打赢常态化疫情防控攻坚战。
标签 抗疫进行时- 原标题: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
- 责任编辑: 王濛 
-
习近平即将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
2022-11-15 07:51 中国外交 -
土耳其:已抓获48名爆炸案嫌疑人 37人为外国人
2022-11-15 07:09 -
美俄情报部门负责人在土耳其会面
2022-11-15 07:09 美国一梦 -
中美元首会晤后,有哪些后续安排?王毅回应
2022-11-15 07:02 观察者头条 -
拉夫罗夫:北约试图控制亚太地区
2022-11-14 23:34 俄罗斯之声 -
土耳其:不接受美方吊唁,“杀手总会第一批到达现场”
2022-11-14 23:33 -
俄美情报高层将在土耳其会面
2022-11-14 23:17 -
德国代表团遭埃及“监视”?
2022-11-14 22:33 德意志 -
习近平: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2022-11-14 22:24 中国外交 -
北溪爆炸前几天,有“黑船”现身泄漏点附近
2022-11-14 21:16 欧洲乱局 -
马克龙将在G20峰会后致电普京
2022-11-14 21:11 俄罗斯之声 -
-
如何让单身女性给共和党投票?福克斯主持人迷惑发言…
2022-11-14 21:00 -
是否继续竞选美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这样回答
2022-11-14 20:45 -
教改3年后,法国高中恢复数学必修课
2022-11-14 19:27 法国见闻 -
习近平晤拜登:我们今天的会晤举世瞩目
2022-11-14 18:36 中国外交 -
“拉夫罗夫从新闻得知自己被送往医院”
2022-11-14 17:52 -
习近平同拜登在印尼巴厘岛会晤
2022-11-14 17:41 中国外交 -
开涮犹太人“不可冒犯”,黑人明星麻烦了
2022-11-14 17:35 -
美方质疑中国援柬云壤海军基地项目,外交部驳斥
2022-11-14 16:45 中国外交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评论 59“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159“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103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41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5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
特朗普:我老婆觉得可爱
-
多地多层级启动“高校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整治”,集中在这5个方面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江苏、湖北等多地公告:发射火箭弹
-
特朗普政府:移民自愿遣返,奖1000美元
-
“非洲民间兴起人民币支付网络,减少美元依赖”
-
就中俄关系,普京最新表态
-
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
“经济好的归我,坏的全怪拜登”
-
罗马尼亚大选重选:85后“极右翼”领先,反对援乌
-
文旅局局长回应“游客住家里”
-
大米、铁锅、足球……中国使馆为南苏丹2.2万流离失所者提供援助
-
针对贸易保护主义,中日韩东盟一致发声
-
护士论文现男性确诊子宫肌瘤?通报来了
-
野外烧烤遇卡式炉爆炸!7人受伤画面上热搜,回应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