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总理朔尔茨回国后捍卫访华决定:光凭这点,此行就值
最后更新: 2022-11-06 11:56:10【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近期,德国总理朔尔茨访问中国的行程引人关注。返回德国后,他本人也再度谈及访华。
据路透社当地时间11月5日报道,尽管有人不支持朔尔茨此时访问中国,但朔尔茨当天表示,他与中方就反对在乌克兰使用核武器达成了共识,这足以成为此次访问的理由。
“因为中方和我能够宣布,在这场(俄乌)冲突中不应该使用核武器,仅凭这一点就让整个(访华)行程变得值得。”5日,朔尔茨在他所属的社会民主党的一次辩论活动中说道。
此前,据《人民日报》消息,中德两国领导人在会晤中就乌克兰危机交换了意见,共同反对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倡导核武器用不得、核战争打不得,防止亚欧大陆出现核危机。
11月4日,中国北京,德国总理朔尔茨就任以来首次访华。图自澎湃影像
北京时间11月4日,朔尔茨抵达北京进行为期一天的“闪电访问”。外界注意到,此番访问创下多个“首次”和“第一”:朔尔茨任内首次对中国的正式访问;中共二十大闭幕后首位访华的西方大国领导人;三年来第一个访华的欧盟国家领导人。
然而,有人也反对朔尔茨此时访华,这些人批评认为,朔尔茨继续将德国经济过度暴露在其最重要贸易伙伴中国的面前。
对此,朔尔茨表示:“我们将继续与中国进行经济交流……但同样清楚的是,我们将做好准备,随时应对任何有困难的情况,无论是从现在开始的10年以后还是30年以后。”
就在访华前夕,朔尔茨曾于11月2日在《法兰克福汇报》发表专栏文章,阐述了他对于此次中国行的一些思绪。在提及处理中德之间的分歧和争议问题之余,朔尔茨强调,即便世界局势发生变化,中国仍是德国和欧洲重要的经贸伙伴,德国不想也不能与中国脱钩。
朔尔茨还在文中指出,他此番也是作为欧洲利益的代表出访,德国的对华政策只有根植于欧洲的对华政策中才可能成功。他认为,中国在全球性问题上发挥着关键作用,中欧双方需要拥抱竞争,也要探索在哪些方面合作仍符合双方共同利益。
德媒报道截图
路透社指出,自今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德国和俄罗斯结束了长达10年的能源合作关系,并导致许多德国企业放弃了在俄罗斯的业务。如今,德国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受到了更密切的关注。
报道披露,在此次访华行程中,朔尔茨还曾告诉德意志银行、大众汽车、西门子、宝马、巴斯夫等公司的德国商界领袖,在发展与中国的关系时要实现“多元化”。
举例而言,比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德国汽车制造商依赖中国提供锂、镍和钴等资源,以制造提供汽车动力的电池组件,目前欧洲虽已启动计划试图建立自己的供应体系,但尚未能成功实现。
资料图:当地时间2021年9月7日,慕尼黑车展(IAA Mobility)开幕,大众展出多款电动车型。图自澎湃影像
此次访华期间,朔尔茨在中德领导人会晤中表示,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严峻,欧洲大陆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中方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应对粮食危机等很多全球性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德方希望同中方保持沟通协调,更好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他强调,中国是德国和欧洲的重要经贸伙伴,德方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支持经济全球化,反对“脱钩”,愿同中方继续深化经贸合作,支持两国企业相互赴对方开展投资合作。德方也愿同中方就双方立场不一致的问题交换意见,增进了解和互信,努力稳定、巩固和发展德中关系。世界需要一个多极化的格局,新兴国家的作用和影响值得重视,德方反对搞阵营对抗,政治家有必要为此负起责任。德方愿为推动欧中关系发展发挥应有作用。
两国领导人还表示,要共同努力确保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防止国际能源、粮食、金融等合作受到干扰,损害全球经济复苏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财政稳定;共同为危机地区的平民过冬纾困,改善人道主义状况,防止出现更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
此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中德是全方位战略伙伴,今年是两国建交50周年,半世纪以来的交往合作已充分证明,两国的共识远多于分歧,合作远大于竞争,双方是伙伴而不是对手,均从对方的发展和中德务实合作中获益。发展好中德关系不仅惠及两国,也有利于中欧和世界。中方愿继续秉持务实合作、互利共赢的主基调,同德方一道推动双边关系进一步发展,为世界和平稳定贡献更多力量。
关于中德之间的一些分歧,赵立坚强调,中方在这些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容外部势力干涉。关于所谓的“中国人权问题”,中国一贯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世界人权事业的重要贡献者。促进和保护人权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中方愿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同各方开展人权对话与交流,推动全球人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发展。但中方反对以讨论人权问题为幌子,干涉中国内政,对中国进行污蔑抹黑。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熊超然 
-
直接把通用汽车的计划“延期”了1000年…
2022-11-06 11:11 -
粉丝推搡致30人晕厥,韩男团印尼演唱会被叫停
2022-11-06 11:03 -
推特联合创始人、前CEO打破沉默:我道歉
2022-11-06 10:25 美国一梦 -
瑞典称为入北约将“疏远”叙利亚库尔德武装
2022-11-06 07:59 欧洲乱局 -
国际原子能机构:扎波罗热核电站恢复外部电力供应
2022-11-06 07:19 乌克兰之殇 -
美国新增感染6244例、死亡33例
2022-11-06 07:15 美国一梦 -
他们三个将“正面交锋”
2022-11-05 22:55 美国政治 -
“HM每年生产30亿件衣服,90%没回收运到了加纳等地”
2022-11-05 22:09 -
朔尔茨坚持访华,德企纷纷“加码”中国,什么信号?
2022-11-05 22:03 观察者头条 -
中方呼吁:美方停止渲染紧张对抗
2022-11-05 20:52 朝鲜现状 -
“美方官员挑拨:中方用这招离间德美”
2022-11-05 20:18 中美关系 -
习近平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发表致辞
2022-11-05 17:4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朔尔茨访华,布林肯表态
2022-11-05 17:12 中国外交 -
问了这个问题,美国记者被直接抱走…
2022-11-05 16:56 -
马斯克:推特每日亏损超400万美元,除了裁员别无选择
2022-11-05 16:33 -
台湾男子战死乌克兰,被曝生前欠债百万新台币
2022-11-05 16:26 -
拜登称“推特向全世界撒谎”,马斯克回怼
2022-11-05 16:13 美国政治 -
普京签令:允许征召部分重罪者
2022-11-05 15:22 俄罗斯之声 -
“斯里兰卡人民将永远珍视中国友谊”
2022-11-05 14:44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首次在中国亮相,还有两款新车首秀进博会
2022-11-05 13:49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
“美国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倒计时开始”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
马斯克自比佛陀:佛陀去世后,佛教不是更兴盛了吗?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三个月了,日本被困下水道的卡车司机终于找到
-
中国批准了,澳大利亚业界“非常振奋”
-
“美国现在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
-
“群聊泄密门”始作俑者被解雇,原来他早就被…
-
麦当劳“叫苦”:经济难以预测,美国人不敢花钱了
-
“英伟达焦虑:若DeepSeek用中企芯片…”
-
瑞安航空:若涨价,退了波音考虑C919
-
“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
美财长:该降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