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有意愿重启同中国的南海油气联合开发谈判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当地时间9月23日,正在美国纽约参加第77届联合国大会的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表示,菲律宾有意重启同中国的南海石油和天然气联合开发谈判,以扩大其能源来源和多样性。
今年6月,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曾在下台前夕下令停止这一谈判,而到了8月,新任菲律宾外交部长马纳罗透露,菲律宾有意愿重启同中国进行的能源勘探谈判。
采访中,马科斯强调“任何协议都不能违反菲律宾法律”的前提,表示正在探索菲中达成一致的方式。他还承诺加强菲中关系,并强调这种关系对于两国都是有利的。早前,马科斯曾对中方表示,南海问题不是菲中关系的主流,不应限制和妨碍双方合作。此外,他还已指示菲律宾交通部就中国援建菲律宾的铁路项目重启谈判。
彭博社报道截图
据报道,在表示有意恢复和中国讨论南海油气联合开发时,马科斯称此举是为该国提供“临时燃料供应”,同时建设其可再生能源的能力。不过,马科斯同时强调,“任何协议都不能违反菲律宾的法律”,“希望在菲律宾的南海领土内勘探天然气”。
他说,尽管菲中无法就使用哪国法律达成一致,但“我们仍在继续探索,或许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做到这一点”。“该地区有一些例子,在‘专属经济区’和‘基线问题’上存有类似分歧,他们设法找到了一种与中国人和美国人共同勘探的方式。”
彭博社介绍称,今年6月,当时即将下台的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突然下令,停止与中国的南海油气联合开发谈判,时任菲律宾外交部长洛钦则称,谈判终止是因所谓“宪法限制和主权问题”。
8月31日,菲律宾外交部长马纳罗在接受议会质询时透露,尽管菲中面临“南海领土争议”,但菲律宾仍愿意重启同中国的南海石油和天然气勘探谈判,他已经向中方官员表示,菲律宾对能源勘探谈判持开放态度。他同时强调,菲律宾不会同意“任何违反菲宪法的协议”。“我们可以同意任何条款或措施,只要它们具有连续性,并且符合菲律宾宪法和法律。”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接受彭博电视采访 图自彭博社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此前曾指出,中菲两国开展海上油气共同开发是在不影响各自涉海立场主张的前提下,妥处两国海上分歧、实现互利共赢的正确道路。两国领导人就此达成了重要共识,两国政府签署《关于油气开发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并在此框架下积极开展谈判,取得重要进展。中方愿同菲律宾新一届政府共同努力,推进共同开发谈判,争取早日迈出实质性步伐,真正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据报道,采访过程中,马科斯承诺加强菲律宾与中国的关系,并强调这种关系对于两国“都有利”。他形容,中国是菲律宾在疫情期间经济复苏过程中的“最强大合作伙伴”。
7月6日,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马尼拉会见应邀访菲的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时表示,南海问题不是菲中关系的主流,不应限制和妨碍双方合作。菲方愿同中方坦诚交流,找到友好解决办法。这才是两国相处的正确方式,才能使双方合作取得更多成果,才能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利好。
王毅强调,中菲友好延续千年。总统先生多次表示,任何分歧都不应也不会影响两国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重要关系,中方对此表示赞同。菲中合作远远超越海上分歧,不能让具体分歧定义两国关系,不能让个别争议干扰两国合作。双方应加强对话沟通,妥处敏感问题,使海洋合作成为双方讨论处理海上事务的主基调,让构建好邻居、好亲戚、好伙伴的“三好关系”成为两国人民的新共识。
当地时间7月6日,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马尼拉会见应邀访菲的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图自外交部网站
除了南海油气联合开发谈判,7月16日,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还指示交通部就中国援建菲律宾的铁路项目重启谈判。此前,时任菲律宾财政部长卡洛斯·多明戈斯三世表示,出于对政府过渡的考虑,以及对新政府的尊重,他在离任之前主动取消了贷款申请。
这些铁路项目的具体内容包括:苏比克-克拉克铁路、菲律宾国家铁路南线长途铁路以及棉兰老岛铁路的达沃-迪戈斯段项目。上述三个项目均由中企承建,值得注意的是,据菲律宾政府公开数据,目前菲律宾只有76.9公里在运营铁路,远远落后于亚洲国家。
菲律宾国家铁路公司的火车,图自菲律宾交通部
不过尽管如此,南海问题是菲中两国长期存有的争端问题,马科斯此次面对美媒也仍声称,其领导的菲律宾新一届政府会持续加大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的“抗议力度”。
当地时间9月22日,美国总统拜登与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间隙举行会晤,这是两人上台后进行的首次会面,也是美菲两国总统自2017年以来的首次面对面交谈。据白宫透露,双方讨论了南海局势,并强调要和平解决争端,维护南海航行和航空自由,拜登重申“美国对菲律宾的防卫承诺坚如磐石”。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9月23日回应称,一直以来,南海航行自由没有任何问题,中方一贯尊重并支持各国依据国际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中方愿继续通过对话协商同包括菲律宾在内的直接当事国妥善处理海上分歧,与东盟国家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我们希望域外国家切实尊重地区国家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努力。
面对彭博电视谈及能源问题,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还透露,菲律宾正在就购买燃料和其他大宗商品与俄罗斯进行磋商,以确保该国食品及化肥等农业必需品的供应链多样化,从而压低价格。
“现在,我们需要与俄罗斯接触,他们或许可以慷慨解囊(loosen up),为我们提供燃料。”马科斯补充称,菲律宾已经“接近”与俄罗斯等国家达成协议。当被问及美西方国家对俄发起的制裁时,他坦言“政治方面会有点棘手”,“但尽管如此,还是国家利益优先”。
彭博社指出,在美国总统拜登和其他七国集团(G7)领导人试图推动更多国家制裁和孤立俄罗斯之际,马科斯的这番讲话反映了许多发展中国家领导人面临的两难抉择——他们担忧潜在的政治后果,也担忧物价高涨使人民陷入贫穷。
据报道,马科斯政府的目标是,到2028年马科斯任期结束时,经济每年至少增长6.5%,使国家恢复到疫情之前的发展水平。
不过,菲律宾当前仍然面临着经济挑战。在这个从石油到小麦都倚赖进口的国家,大宗商品价格的飙升将其国内的通胀率推升至目标之上,菲律宾比索也跌至历史最低点。为抑制通货膨胀,今年到目前为止,菲律宾央行已经将利率提高了225个基点。
此外,该国还经历了包括糖和洋葱在内的食品短缺。为试图兑现自己粮食充足的竞选承诺,马科斯罕见地兼任了农业部长。尽管如此,马科斯日前在亚洲协会(Asia Society)纽约总部表示,菲律宾仍然有望在明年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他说:“随着对基础设施、农业、粮食安全、公共卫生、教育和其他社会服务的稳定投资,我们寻求在2040年成为一个高收入国家,实现零极端贫困。”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熊超然 
-
NASA又又又“鸽”了
2022-09-25 10:21 航空航天 -
-
泽连斯基“震惊”:以色列没有向我们提供任何武器
2022-09-25 08:53 乌克兰之殇 -
“任何试图阻挡中国统一大业的行径都必将被历史车轮碾碎”
2022-09-25 08:12 中国外交 -
韩军:朝鲜今早发射一枚短程弹道导弹
2022-09-25 07:36 朝鲜现状 -
美国新增感染55259例、死亡92例
2022-09-25 07:23 美国一梦 -
王毅会见古特雷斯:乌克兰问题,中方核心立场就是站在和平一边
2022-09-24 23:06 中国外交 -
-
“越来越多华人学者放弃美国终身教职,回到中国”
2022-09-24 21:36 中美关系 -
匈牙利外长:这是绝不能碰的“红线”
2022-09-24 21:30 乌克兰之殇 -
韩国主持人直接笑出声…
2022-09-24 21:23 -
最新研究:以此推算,美国660万人因感染新冠出现脑损伤
2022-09-24 20:07 美国一梦 -
敦促民众节约能源,却悄悄在办公室装了个电热器…
2022-09-24 17:13 -
“我这辈子从未吃过汉堡,我的孩子也一样”
2022-09-24 15:52 俄罗斯之声 -
意大利选举前她警告:若势头不对,我们也有手段可使
2022-09-24 14:52 欧洲乱局 -
中吉乌铁路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
2022-09-24 14:03 -
没多久自己扑灭了…
2022-09-24 12:16 -
“如果富国认为疫情已结束而躺平,他们将沾满鲜血”
2022-09-24 11:41 抗疫进行时 -
“自与中国建交以来,我们就不断遭到外部横加指责与恐吓”
2022-09-24 11:29 -
英国启动50年来最大规模减税计划,遭股债汇三杀
2022-09-24 11:25 不列颠
相关推荐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22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46“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评论 48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评论 123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评论 108最新闻 Hot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
“关税将抹掉15亿美元利润”,福特撤回了一个预期
-
县长张汉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长落马后“消失”4个月
-
今年第三次议息,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维持不变”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
越南总理:越美首轮谈判本周三举行,维持全年8%增长目标
-
“最美教师”邓滢,履新职
-
五一出游哪里人最多?河南接待游客6450.3万人次
-
美防长“动刀”美军高层,至少砍20%
-
以色列要全面占领加沙?“等特朗普结束中东之行……”
-
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