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1”过去21年,“62%穆斯林仍感到敌意”
(观察者网讯)“袭击发生21年后,穆斯林继续面临着有针对性的暴力威胁。”
今年9月11日是“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21周年。当天,美国总统拜登在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市国家“9·11”五角大楼纪念馆的活动上称,美国人民以勇气和决心应对了恐怖袭击,为国家作出牺牲,美国将继续应对恐怖威胁,保护美国人民。
然而,部分美国人民却依然没有安全感。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11日报道,美国的穆斯林中,有62%仍感受到基于宗教的敌意,65%感到不受他人尊重。
半岛电视台报道截图
报道称,根据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统计,2001年9月11日之后,美国针对穆斯林的仇恨犯罪立即飙升,且如今仍有上升的趋势。
美国伊斯兰关系委员会洛杉矶分会执行主任胡萨姆·艾鲁什(Hussam Ayloush)对半岛电视台指出,“9·11”事件之后,在多种因素的驱动下,不论是美国人民还是美国政府,都迫切需要一个共同“敌人”,而这形成了一股针对穆斯林的“完美风暴”(perfect storm)。
“由于‘伊斯兰恐惧者’(Islamophobes)和媒体在‘9·11’袭击后的几年里所延续的刻板印象,穆斯林正持续成为美国社会中被仇恨、欺凌和歧视的目标。”艾鲁什说,“不幸的现实是,有一些人和组织从持续的‘伊斯兰恐惧症’(Islamophobia)、偏执和战争中获益。”
报道指出,“伊斯兰恐惧症”,即人们对于伊斯兰教或穆斯林的厌恶或偏见,在美国仍然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莱斯大学博尼奥克宗教宽容研究所副主任扎赫拉·贾马尔(Zahra Jamal)表示,在美国社会中,有62%的穆斯林报告说感受到基于宗教的敌意,65%感到不受他人尊重,这几乎是基督教徒的三倍。她表示,这些与歧视穆斯林有关的数字令人震惊。
贾马尔称,年轻的穆斯林更多面临着一种内在化的“伊斯兰恐惧症”,他们在流行文化、新闻、社交媒体、政治言论和政策中时时面临着反穆斯林的理念和说法,这对他们的自我形象和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艾鲁什则认为,考虑到前总统特朗普在其任期内的公开“反穆行为”,这些统计数据并不令人惊讶。
“除了不断地从他现已被永久停用的推特账户上转发仇视伊斯兰教实体的反穆斯林言论,并在竞选期间表示他认为‘伊斯兰教恨我们’,(特朗普)他还对穆斯林移民和难民做出了多种仇外的评论和政策......却很少考虑其歧视性意图。”
艾鲁什还提到了“禁穆令”。这项由特朗普颁布的行政令禁止伊拉克、叙利亚、伊朗、苏丹、索马里、也门和利比亚等7国公民入境美国。由于禁令所涉国家均以穆斯林人口为主,因此该行政令也被普遍解读为“禁穆令”。
他指出,尽管本届美国政府已经推翻了该政策,但有关机构至今仍在处理其后续影响,许多家庭仍然因此被分隔两地。
2017年10月,人们在白宫外抗议“禁穆令”。图片来源:路透社
艾鲁什对半岛电视台强调,“9·11”事件后对于穆斯林群体影响最严重、也最明显错误的一种观点是,穆斯林比其他群体或宗教信仰者更容易发生暴力。
他形容道:“这种危险而不准确的意识形态以一种最终使他们丧失人性的方式来描述伊斯兰教的20多亿信徒。更糟糕的是,它导致了政府政策和执法实践对穆斯林社区的监视。”
艾鲁什指出,“伊斯兰恐惧症”并不存在于真空中,穆斯林既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在美国面临仇恨和歧视的群体。打击这种仇恨的唯一方法,是正面解决它。
“重要的是要让那些延续种族主义、偏执和仇外心理的人为其仇恨言行全面负责,无论它发生在边境和机场,还是来自执法部门和政治家。”艾鲁什说,“在那个可怕的日子以来的20多年里,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美国人选择站出来维护正确的东西。”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9·11- 责任编辑: 杨蓉 
-
“共和制公投”?澳总理:不是时候
2022-09-11 22:10 不列颠 -
乌外长宣称可以击败俄军:但得给我们更多武器
2022-09-11 20:21 乌克兰之殇 -
西工大遭美网络攻击窃密,外交部提出严正交涉
2022-09-11 19:25 网络安全 -
印度对IPEF贸易谈判犹豫了:看不到好处
2022-09-11 18:58 印度惊奇 -
乌军:9月初以来已重新控制超3000平方公里土地
2022-09-11 18:46 乌克兰之殇 -
习近平致电祝贺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登基
2022-09-11 17:04 不列颠 -
美国仍未批俄方签证,拉夫罗夫:别提醒了
2022-09-11 16:56 -
“这是悼念女王的队伍…”,观众傻眼:他们可都是黑人啊!
2022-09-11 16:43 -
美国警方线上卖淫诱捕行动抓获160人,其中还有警局副局长…
2022-09-11 16:40 美国一梦 -
信用卡购枪可被追踪,这就算美国控枪的重大胜利了?
2022-09-11 16:36 -
“日本还能养活自己吗?”
2022-09-11 15:51 日本 -
美媒:拜登又想胁迫中国经济,下一战场或是“生物制造”
2022-09-11 14:50 中美关系 -
乌克兰国家核能公司:扎波罗热核电站已完全关闭
2022-09-11 14:35 -
朔尔茨说德国能源“准备好了”,马上被“打脸”
2022-09-11 14:28 德意志 -
-
我驻美使馆举办中秋游园活动,秦刚与美国小朋友一起做月饼
2022-09-11 11:18 中美关系 -
新西兰观光船疑被鲸鱼掀翻,5人死亡
2022-09-11 10:53 -
欧尔班:只有能源已耗尽的欧洲大陆,让自己活得更难
2022-09-11 10:53 欧洲乱局 -
“塞尔维亚再次成为了大国冲突的附带牺牲品”
2022-09-11 10:49 欧洲乱局 -
“英法德三国应从美国‘极限施压’失败中吸取教训”
2022-09-11 09:12 观察者头条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17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1“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2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37最新闻 Hot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