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佩洛西窜台的若干事实
事实9:中国针对佩洛西窜访台湾地区采取的制裁措施合理合法,是主权国家应有权利。
◆美国损害中国主权安全,激起中国人民强烈义愤和国际社会强烈反对。中方根据《反外国制裁法》规定采取有关制裁措施,在国际法上也有充分依据,天经地义,不容指摘。
◆大量事实和数据证明,美国是全世界滥用制裁最肆无忌惮的国家。长期以来,美国以所谓“民主”“人权”“国家安全”为借口,在全球范围内大搞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攫取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维护自身霸权地位,严重破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损害相关国家的发展权和人民的生存权。
美国制定《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全球马格尼茨基人权问责法》《以制裁反击美国敌人法》等国内法并炮制一系列行政令,直接对特定国家、组织或个人进行制裁,以“最低联系原则”“效果原则”等模棱两可的理论任意扩大美国内法管辖范围,还滥用国内司法诉讼渠道对其他国家实体和个人搞“长臂管辖”。
据统计,美国上届政府累计实施逾3900项制裁措施,相当于平均每天挥舞3次“制裁大棒”。截至2021年10月,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制裁名单中的受制裁对象数量,已从2000年的912个增长至9421个,净增长933%。美国塔夫茨大学教授、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丹尼尔·德雷兹纳2021年9月在《外交》杂志发表文章称,“美利坚合众国”已成为“制裁合众国”。
◆美国频频利用其全球霸权地位,肆意对其视为敌人或对手的国家施加制裁。1962年以来,美国对古巴施加了现代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程度最严厉的系统性贸易禁运、经济封锁和金融制裁。截至2021年,联合国大会已连续29年通过有关要求美国结束对古封锁的决议,但美政府毫不顾忌国际社会的正义声音,依然对古实施封锁。自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对伊朗实施长期封锁和制裁。2018年5月,美政府单方面退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随后重启并新增一系列对伊制裁。美国还对白俄罗斯、叙利亚、津巴布韦等国实施多年制裁,加大对朝鲜、委内瑞拉等国“极限施压”。
◆美国长期对俄罗斯发起经济金融制裁。据俄国家杜马统计,2014年至2022年5月初,俄遭受制裁数量已史无前例地高达10218项,使俄罗斯超过伊朗,成为世界上被制裁最多的国家。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美不断升级对俄单边制裁,并胁迫全世界选边站队。俄联邦安全会议副秘书波波夫表示,美国一面迫使欧洲制裁俄,一面自己继续进口俄石油,并允许美国企业进口俄矿物肥料。战争和制裁给欧洲带来的是难民潮、资金外流和能源短缺,却让美国乱中牟利,赚得盆满钵满。
◆美国对盟友制裁也毫不手软。1982年,美政府以产业间谍罪逮捕日立及三菱员工,借此打压日本高科技企业。2013年,美司法部扣押法国阿尔斯通公司4位高管,迫使阿尔斯通向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低价出售电力和电网等核心业务。出于地缘政治和能源利益考量,美从2019年12月起对“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实施制裁。2020年8月,在美欧就波音和空客航空补贴争端中,美国宣布将维持此前对空客公司大型民用飞机征收15%关税的决定。同月,时任美总统特朗普宣布,为有效解决加拿大输美铝产品对美国家安全构成的损害威胁,美将对从加拿大进口的部分铝产品恢复加征10%的关税。12月,美政府因土耳其“大规模”购买俄罗斯S-400防空导弹系统,宣布对土制裁。
◆近年来,美国借口新疆、香港、人权等中国内政问题制裁中方机构和人员,基于谎言和虚假信息颁布实施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全面禁止进口新疆产品,对9600多万中共党员及其家属实施所谓签证限制。
美国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捏造各种借口,滥用出口管制措施,动用国家力量,无理打压中国机构和企业,严重破坏公平竞争、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经贸规则,将1000多家中国企业和机构列入各种制裁清单;划定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重点管控技术,强化出口管制,严格投资审查;打压包括TikTok、微信在内的社交媒体应用程序。
特朗普政府推出的“清洁网络”计划以维护美国家安全和公民隐私为借口,明确要求从电信运营商、手机应用商店、手机应用程序、云服务、海底光缆5个方面把华为、百度、阿里巴巴等中国企业完全清除出去。
◆中国一贯反对任何非法单边制裁,认为制裁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有效途径,动辄挥舞制裁大棒,只会给相关国家的经济和民生造成严重困难。
事实10:佩洛西窜台事件严重损害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为双方交流与合作制造障碍,美方必须承担全部责任。
◆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美国一边严重损害中国核心利益,一边又在自身有需要的领域寻求中方合作,妄想中方接受既成事实,吞下核心利益严重受损的苦果,这是典型的霸权心态和强盗逻辑。
◆合作最重要的是相互尊重、互利互惠,需要合适的气氛和条件。佩洛西窜台前,中方曾向美方提出八大领域合作倡议,打出了丰富的对话与合作清单,充分展现了中方的合作意愿。但美方只想推进自身关心领域的合作,对中方的合作倡议缺乏诚意,并且不断出台涉华消极举措,给双方各领域交流合作造成了严重干扰。
◆美国现政府多次向中方作出“四不一无意”承诺(不寻求与中国打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独”及无意与中国发生冲突),但说一套、做一套,不断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利益。
美国抱持冷战思维,沿袭霸权逻辑,推行集团政治,炮制“民主对抗威权”叙事,拉拢他国拼凑“小圈子”,强化“五眼联盟”、兜售“四边机制”、拼凑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收紧双边军事同盟,千方百计拼凑“亚太版北约”,推进对华“一体化威慑”。
美国颁布“2022年芯片和科学法”,禁止该法涉芯片资金用于对华投资、禁止中国企业参与“美国制造网络”,要求加强对华科研安全防范、评估中国对美科技威胁。特朗普政府严重违反世贸规则,对华发动大规模贸易战。依据所谓“301调查”,先后三轮对中国输美约3600亿美元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这一错误迄今仍未得到纠正。
◆中国在坚决反对美国种种破坏合作恶劣行径的同时,始终从中美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福祉出发,从国际社会和各国人民的期待出发,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破坏中美关系和双方交往合作的是美方而不是中方,美方应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认真反思。
事实11:中美暂停气候变化商谈,责任在美方。在气候变化等全球环境治理问题上,中方将继续致力于国际合作,言必信、行必果。
◆中国以最大努力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力度。2020年,中国宣布国家自主贡献新目标举措: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
中方坚定不移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施。2020年习近平主席宣示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来,中方多次宣布应对气候变化国内重大政策措施,持续推动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先后发布,共同构成贯穿中国碳达峰、碳中和两个阶段的顶层设计。能源、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绿色消费、工业、城乡建设、交通等分领域实施方案陆续出台,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基本建立。
◆中国秉持生态文明理念,大力推动绿色转型取得成效。习近平主席有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下降18.8%,超额完成“十三五”约束性目标,比2005年下降48.4%,超额完成了中国向国际社会承诺的到2020年下降40%至45%的目标,累计少排放二氧化碳约58亿吨,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本世纪以来,中国新增的植树造林面积占到全球的四分之一。中国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芝加哥大学能源政策研究所在2022年6月发布的报告中指出,2013至2020年7年间,中国空气中有害悬浮颗粒物浓度排放减少了40%,几乎与美国在1970年后30年间的减排水平相当。
中国在节能、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交通、建筑等领域所做的贡献基本上都占全球总量的30%-50%。2021年中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16.6%,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和发电总装机容量均创新高,水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中国承诺到2030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仅这一项就将超过全美电力装机总量。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中国煤电装机占比在2020年历史性地降至50%以下,煤电产业排放总量十年下降近90%,火电机组供电煤耗显著下降,十年间累计节约原煤超过7亿吨。
◆中国积极推动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环境治理体系。作为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参与方,中方始终积极参与气候变化主渠道谈判,为达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等做出历史性贡献。中方于2021年10月承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注入新动力。
◆中国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中方秉持“授人以渔”理念,尽己所能帮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小岛屿国家、非洲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近10余年来,中方累计投入约12亿元用于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与35个国家签署40份合作文件。截至2021年的近8年时间,中方共实施应对气候变化援外项目200多个,向近40个国家赠送节能和新能源产品与设备,为120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约2000名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官员和技术人员。2022年4月,中方启动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中心,为小岛国气候行动增添新动力。
◆美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劣迹斑斑。美是全球累积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人均碳排放居高不下,是中国的两倍多。美拒不批准《京都议定书》,一度肆意退出《巴黎协定》,迟迟不兑现在绿色气候基金下的资金承诺,还以所谓涉疆问题为借口制裁打压中国光伏企业,阻碍全球新能源发展。美迄未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长期置身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之外。
◆自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至今,美国始终未能认真兑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气候融资的承诺。世界资源研究所2021年10月发布报告称,按经济体量或历史排放量等不同指标计算,2018年美在1000亿美元气候融资中应完成的“公平份额”为40%至47%,但美完成的份额不足20%,融资缺口高达210亿至400亿美元。美国的失信和“缺位”严重损害全球气候治理进程。
◆2022年6月,美国最高法院通过裁决,称美国家环境保护局无权在州层面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也不得要求发电厂放弃化石燃料转用可再生能源。这一决定将进一步弱化拜登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能力。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杜加里克在午间例行记者会公开表示,美国最高法院裁决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挫折,使得《巴黎协定》的目标更难实现。
◆中方将一如既往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和多边合作,继续坚定不移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积极参与气候变化主要渠道谈判,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为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挑战作出自身贡献。
◆中美在气候变化领域开展合作离不开中美关系的大环境。受佩洛西窜台严重影响,中方不得不暂停中美气候变化商谈,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必须由美国承担。美国不要为自己在气候变化领域的不作为寻找新的借口。
- 原标题:佩洛西窜台的若干事实
- 责任编辑: 黄一帆 
-
首次回应特朗普被“抄家”,拜登否认四连
2022-08-25 09:56 美国政治 -
乌独立日拜登送上204亿“礼包”,但“两三年后才能送达”
2022-08-25 09:55 乌克兰之殇 -
-
夏宝龙会见即将离任的俄驻华大使杰尼索夫
2022-08-25 08:01 中俄关系 -
张军:决不允许世界滑向“新冷战”
2022-08-25 07:36 乌克兰之殇 -
王毅谈中韩相处之道:君子信以成之
2022-08-25 07:13 中国外交 -
加外长:应德国要求,将还给俄方北溪1号所有涡轮机
2022-08-25 06:58 观察者头条 -
英首相现身基辅,宣布新一轮对乌军援
2022-08-24 23:39 乌克兰之殇 -
俄罗斯被曝与多个亚洲国家接触,讨论长期售油折扣
2022-08-24 22:54 俄罗斯与世界 -
北约秘书长:支持乌克兰的确会付出代价,可我们别无他法
2022-08-24 22:32 乌克兰之殇 -
俄乌战争半年,在普京眼皮底下搞暗杀,世界站在刀刃上
2022-08-24 22:28 乌克兰之殇 -
希拉里和卡戴珊battle法律知识,输了
2022-08-24 22:17 -
美媒:仅存几个“太平洋友邦”至今都没声援台当局
2022-08-24 21:54 中美关系 -
马克龙:好日子快过完了,但捍卫自由需要有牺牲
2022-08-24 21:27 法国来信 -
他后援会会长也与“统一教”有关?
2022-08-24 21:17 日本 -
缅甸选举委员会:各政党会见外国组织和个人需经批准
2022-08-24 20:56 缅甸局势 -
官邸又流出不雅照,这次芬兰总理道歉了
2022-08-24 20:10 欧洲乱局 -
“若不取消安倍国葬,下一个死的就是岸田文雄”
2022-08-24 19:45 日本 -
美国《外交》杂志:中国实力并未见顶,北京等得起
2022-08-24 18:34 中美关系 -
乌克兰女子在意大利被移民强奸,总理竞选人把现场视频发了出来…
2022-08-24 18:20
相关推荐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64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19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49“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0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