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佩洛西窜台后,仅存几个“太平洋友邦”至今都没声援台当局
最后更新: 2022-10-09 13:01:46【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8月初窜访台湾,引发台海地区局势紧张,中国人民解放军则采取包括环台湾岛军演和发射导弹等方式,对美方的挑衅之举予以严正回应。
当地时间8月22日,美国《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发表评论文章指出,佩洛西此次窜台除了引发解放军作出接连动作之外,还表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印太地区”的大多数国家都选择站在北京这一边,支持一个中国政策,甚至就连台当局仅剩的几个太平洋“邦交国”至今也不愿意声援其“友邦”。
尽管细数了如此多这样的国家,但该篇文章仍然以偏概全地声称,包括日本、澳大利亚以及印度在内的美国主要盟友和伙伴还是发出了不同的反对声音,在台海地区可能爆发军事冲突的情况下,这一情况表明,“北京的强硬举动正逐步疏远那些原本可能只关心本国事务的国家”。
《外交政策》文章截图
文章首先指出,此次解放军针对佩洛西窜台进行军演,日本和澳大利亚选择了同美国站在一起,美日澳三国外长发布了一份联合声明,对相关军演说三道四。不过,三国的声明也都补充称,“各自的对华政策没有改变”。
相比之下,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另一个重要盟友韩国,则打出了截然不同的牌。佩洛西窜台之后,下一站行程便是韩国,面对来访的佩洛西,韩国总统尹锡悦“恰巧”因休假未与其见面,仅选择了与其电话交谈,被认为是一种“冷落行为”。对于佩洛西窜访台湾一事,韩国外交部副发言人8月4日重申,“韩国政府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立场”。
此外,韩国外交部长朴振也表示,台海地区的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可能会阻碍该地区的政治和经济稳定,对朝鲜半岛也会产生负面连锁反应。在佩洛西结束其亚洲之行的后一周,朴振首次访华,这暗示首尔方面不想与北京产生不愉快。
佩洛西窜台之际,正值东盟所主持领导的东亚峰会(EAS)在柬埔寨金边举行外长会议,作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联盟组织之一,东盟迅速发表声明作出回应,各成员国外长重申支持一个中国政策。
东盟外长声明原文
《外交政策》还特别分析了东盟成员国的各自反应,注意到除了联合声明之外,许多国家也都发表了各自的声明,没有任何一份声明提及支持台湾当局。
例如,印尼呼吁各方“不要采取挑衅行动”,并表示将继续“尊重一个中国政策”;新加坡希望“中美能够达成一个暂时性解决方案,保持自我克制,避免采取进一步加剧紧张局势的行动”;越南表示与过去一样,坚持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希望各方保持克制;马来西亚和泰国也发表了内容类似的声明。
而在这其中,菲律宾的反应相对而言比较特别,该国是美国的条约盟友,和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存有分歧。菲律宾外交部8月4日发表声明称,菲律宾坚持一个中国政策, 同时对“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表示关切,并呼吁“各方保持克制”,“必须优先进行外交和对话”。
而在佩洛西窜台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问了菲律宾,并与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会谈。会谈中,小马科斯表示,台海局势紧张“恰恰说明菲美同盟关系的重要性”,希望两国看到这一变化并继续发展这一关系。
当地时间8月6日,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会见来访的美国务卿布林肯。图自澎湃影像
在南亚地区,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马尔代夫、尼泊尔和斯里兰卡也都表态,支持中方。与此同时,曾因其蓄意挑衅导致中印边境发生冲突的印度, 表态说法则值得玩味。
佩洛西窜台导致台海局势紧张后,作为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对话”的成员之一,印度官方却一直保持缄默。就在外界揣测印方态度时,印度外交部8月12日突然发声,表示“印方相关政策是一贯的,无需重复”,但并未直接提及“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这一表态引起印度和美国媒体的注意,其中彭博社提到,印度官方奉行一中原则,但由于边境冲突等等原因,近些年来,印方在双边文件和公开声明中均未重申这一立场。《外交政策》则解读称,印度国内的非官方态度一直带有“抗中情绪”,而新德里官方似乎仍希望与北京保持“些许善意”。
8月13日,中国驻印度大使孙卫东表示,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印关系的政治基础,是中国同包括印度在内的各国发展关系的根本前提。“我们希望印方能像很多国家一样公开重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中国驻印大使孙卫东就佩洛西窜台一事举行媒体座谈会 图自驻印使馆网站
《外交政策》形容,太平洋岛屿地区“被一片可怕的寂静笼罩”,其中,瓦努阿图明确表示,“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令台当局感到担忧和尴尬的是,在解放军进行环台岛军演后,它们在该地区仅剩的四个所谓“邦交国”——瑙鲁、帕劳、图瓦卢、马绍尔群岛,只有马绍尔群岛“声援台湾”,但也没有具体指明中国大陆。
而作为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亲密伙伴,新西兰的表态被《外交政策》认为是“含糊不清”。在东亚峰会外长会期间,新西兰外长纳娜亚·马胡塔(Nanaia Mahuta)强调了“外交对话对于缓和紧张局势的重要性”,没有提及支持一个中国政策或其他方面。
不过,更值得关注的是佩洛西窜台前一天,新西兰总理杰辛达·阿德恩(Jacinda Ardern)的一番话。8月1日,她在奥克兰出席中国商业峰会并发表讲话,点赞中国改革开放,称赞中国减贫贡献,并表示中新存在共同利益,应当保持合作,两国关系不应被分歧定义,还表达了率领商务代表团访华的愿望。
尽管细数了如此多的国家,在文章标题中也承认“印太地区”多数国家支持中方,但《外交政策》在文章最后还是“找补”声称,还是有几个国家发出了反对声音,除了日本和澳大利亚,或许在较小程度上还有印度,它们不仅是“四方安全对话”的成员国,也是除中国以外的亚太地区核心大国,“很难被忽视”。
8月1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美国会众议长佩洛西窜台以来,有170多个国家发出正义的声音,重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支持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方愿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捍卫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共同维护地区及世界的和平稳定。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熊超然 
-
俄方驳斥“俄领导层内部动荡”:完全不属实
2022-10-09 11:06 俄罗斯之声 -
3秒,38枪…美国黑人男子死亡
2022-10-09 10:11 美国一梦 -
美国回应:已得知消息,不予评论
2022-10-09 09:59 俄罗斯之声 -
“先发制人”打击俄罗斯?美国重申:不会直接参与
2022-10-09 09:54 乌克兰之殇 -
克里米亚大桥爆炸后最新卫星图像
2022-10-09 09:35 俄罗斯之声 -
拜登渲染“核末日”,马克龙:说话该谨慎点
2022-10-09 08:39 乌克兰之殇 -
离谱!美顶级儿童医院称孩子“在子宫里”就知道其是跨性别者…
2022-10-09 08:30 美国一梦 -
美国新增感染病例31253例、死亡140例
2022-10-09 07:34 美国一梦 -
克里米亚大桥恢复通车,普京下令加强安保措施
2022-10-09 07:28 观察者头条 -
日韩称朝鲜9日发射弹道导弹
2022-10-09 07:23 三八线之南 -
德国北部铁路运输中断事故初步确认故障原因
2022-10-09 06:44 欧洲乱局 -
俄方:克里米亚大桥爆炸车车主系俄一边疆区居民
2022-10-08 23:20 俄罗斯之声 -
德国北部铁路运输大规模中断,或被蓄意破坏
2022-10-08 23:05 德意志 -
乌克兰国安局称:大桥在美丽地燃烧
2022-10-08 23:00 乌克兰之殇 -
俄国防部:苏洛维金出任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
2022-10-08 22:13 俄罗斯之声 -
上一秒还在啃汉堡,下一秒就被美国警察的子弹狂追
2022-10-08 22:00 -
彭博社:中国持有正确的物种保护理念,西方应更开放地接受
2022-10-08 21:26 -
五角大楼:含中国产零件F-35,豁免了
2022-10-08 21:11 -
墨西哥毒贩冲进市政厅扫射:外墙布满弹孔,市长当场死亡
2022-10-08 20:35 -
被美国天价气“背刺”,德国拉日韩组“G7+”谈价
2022-10-08 19:38 欧洲乱局
相关推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78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39“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45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41“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评论 97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