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克兰喊了几个月的大举反攻,哪去了?”
-
刘程辉曰清、曰慎、曰勤
最后更新: 2022-10-09 13:01:47【编译/观察者网 刘程辉】
“乌克兰几个月来一直宣称的大举反攻,哪去了?”美国“政客”新闻网16日在标题中这样写道。
其实这些天,对乌军行动抱有疑问的西方媒体并不少。美国《华盛顿邮报》12日披露说,数十亿美元军援下,在赫尔松前线几乎看不到乌军发起大规模反攻的迹象。文章揣摩乌军所谓的“反攻”可能只是信息战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分散俄军对东部战场的注意力。英国《经济学人》杂志14日也指出,尽管乌克兰亟需展示在战场上取得的进展,但乌军实际上能力不足,并没有为此做好准备;泽连斯基只是想借此继续争取军援,向西方表明他们的支持没有白费。然而一旦反攻的宣传破灭,乌军士气反而将遭到更严重的打击。
“政客”新闻网:乌克兰几个月来一直说的大举反攻,哪去了?
乌军反攻“依然是个谜”
“政客”新闻网16日撰文称,赫尔松位于第聂伯河北岸,是乌克兰南部重镇,也是俄罗斯军队向西进攻敖德萨的关键跳板。虽说赫尔松在俄乌冲突初期就被俄军拿下了,但最近两个月来,乌克兰一直在暗示要夺回这座南部重镇,外界认为乌军要发动一场重大的反攻,这将是乌军扭转战局的重要时刻。
《经济学人》杂志同样注意到,几个月来,有关乌军即将反攻南部地区的消息屡见报端。英国情报官员7月28日提供的最新消息称,“乌克兰在赫尔松的反攻势头正在增强”。俄罗斯克里米亚萨基空军基地8月9日发生大爆炸,这被乌克兰官员描述为“反攻的开端”。乌克兰将军德米特里·马尔琴科(Dmytro Marchenko)甚至自豪地预言,赫尔松将在今年年底获得解放。
《经济学人》:乌克兰需要展示在战场上的进展,但是军队可能还没准备好
“然而,这场行动的走势仍然是个谜。”“政客”网文章称,一方面,俄军正在当地安营扎寨并加强兵力;另一方面,乌军虽然动用西方援助的武器远程攻击赫尔松市的桥梁和俄军弹药库,但并未发动更大规模的地面步兵行动。
乌军对于反攻的宣传,吊足了外界的胃口。然而,“乌克兰备受期待的反攻行动却伴随着缓慢的行动速度,以及一些令人困惑的决定,以至于那些最关注俄乌局势的分析人士都想知道——反攻哪儿去了?”
这是基辅为了扰乱和迷惑俄罗斯军队的佯攻吗?还是说,乌克兰目前缺乏火力去夺回莫斯科控制的关键领土?一场没完没了的争夺战真的不可避免了吗?
“为什么要公开宣传(反攻)赫尔松?说实话,我搞不懂,这确实让我抓狂。”波兰防务咨询公司罗尚咨询(Rochan Consulting)主管康拉德·穆兹卡(Konrad Muzyka)说,“坦率地讲,从军事角度来看,这绝对没有意义。如果你是一名乌克兰军事指挥官,你一定更愿意一个月前在赫尔松北部同7个俄罗斯营级作战群(BTG)作战,而不是现在在那里的15或20个。”
乌克兰南部作战司令部发言人娜塔莉亚·胡门尤克15日表示,乌军最近动用美国援助的“海马斯”火箭炮系统袭击了第聂伯罗河上的三座桥梁,“严重破坏”了俄军对赫尔松市的支援能力。然而,乌军地面部队并没有伴随着这次打击向前推进——实际上,乌克兰地面部队在赫尔松地区几乎没有行动,有消息称,乌军仍然被俄罗斯的炮击困在战壕里。
“所谓反攻,也许只是信息战”
《经济学人》文章指出,尽管乌军雄心勃勃,但反攻所需的兵力和装备却面临着现实难题。
只有步兵才能真正占领领土。进攻方通常需要比防守方准备更多的弹药,进攻方的伤亡往往也比防守方更多。进攻部队需要三倍于防守部队的兵力才能占领防守严密的阵地;在城市地区作战需要的兵力就更多了。如果说乌克兰曾经有过这样的优势,那么这种优势如今已不复存在。
英国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智囊团的杰克·沃特林(Jack Watling)指出,乌克兰的确有大量的军队,但其中大多数都是仅仅经过数日训练的义务兵。俄乌冲突爆发后,最艰苦的战斗都是由乌军最具经验和实力的五个旅参与的,但经过了数月的作战,这些部队精疲力竭,伤亡惨重。无论是补充兵员还是筹集装备,都需要时间。
乌克兰国家战略研究所研究员米克拉·别列斯科夫(Mykola Bielieskov)表示,乌克兰不会很快发动任何进攻,因为“乌克兰缺乏重型武器”。
“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别列斯科夫说。
既然反攻面临着现实问题,那乌克兰宣传反攻的目的何在?
《经济学人》文章称,乌军之所以“大肆吹嘘”反攻,有可能是故意为止。这能让当地俄军处于紧张的状态,迫使俄军从东部顿巴斯地区抽调兵力,从而削弱对斯拉维扬斯克市的持续攻击。
此外,由于西方正在遭受俄乌冲突带来的经济阵痛——比如欧洲的能源危机,在这样的情况下,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急于提振西方对乌克兰的信心,泽连斯基试图向他的西方支持者表明,他们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正在发挥作用。
《华盛顿邮报》:在赫尔松前线,几乎没有乌克兰进攻的迹象
与此同时,美国《华盛顿邮报》12日的一篇报道同样指出,在赫尔松前线,几乎看不到乌军发起大规模反攻的迹象。相反,种种迹象表明,俄乌极有可能在乌克兰南部陷入旷日持久的残酷僵局。至于乌军在南部开展的攻势,也可能只是对俄罗斯信息战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将俄军火力从东部战场引开。
报道称,现在距离泽连斯基“年底结束冲突”的时间点越来越近了,但目前的局势反而让人觉得,乌克兰可能会陷入漫长而艰难的僵局。
“我们必须诚实——目前,乌克兰没有足够数量的反攻武器。”乌克兰政府的一位匿名国防和情报顾问对《华盛顿邮报》说,就算乌军取得了成果,那也是战略上的功劳。从实力的角度而言,乌军“难与俄军匹敌”。
不过《经济学人》杂志也指出,乌克兰一旦在“反攻”问题上处理不当,乌军可能会遭到反噬。
“如果大肆宣传但后来没有实施,乌军士气将会受到打击。但如果真的发动反攻但失败了,这种幻灭感将更加严重。”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刘程辉 
-
俄方驳斥“俄领导层内部动荡”:完全不属实
2022-10-09 11:06 俄罗斯之声 -
3秒,38枪…美国黑人男子死亡
2022-10-09 10:11 美国一梦 -
美国回应:已得知消息,不予评论
2022-10-09 09:59 俄罗斯之声 -
“先发制人”打击俄罗斯?美国重申:不会直接参与
2022-10-09 09:54 乌克兰之殇 -
克里米亚大桥爆炸后最新卫星图像
2022-10-09 09:35 俄罗斯之声 -
拜登渲染“核末日”,马克龙:说话该谨慎点
2022-10-09 08:39 乌克兰之殇 -
离谱!美顶级儿童医院称孩子“在子宫里”就知道其是跨性别者…
2022-10-09 08:30 美国一梦 -
美国新增感染病例31253例、死亡140例
2022-10-09 07:34 美国一梦 -
克里米亚大桥恢复通车,普京下令加强安保措施
2022-10-09 07:28 观察者头条 -
日韩称朝鲜9日发射弹道导弹
2022-10-09 07:23 三八线之南 -
德国北部铁路运输中断事故初步确认故障原因
2022-10-09 06:44 欧洲乱局 -
俄方:克里米亚大桥爆炸车车主系俄一边疆区居民
2022-10-08 23:20 俄罗斯之声 -
德国北部铁路运输大规模中断,或被蓄意破坏
2022-10-08 23:05 德意志 -
乌克兰国安局称:大桥在美丽地燃烧
2022-10-08 23:00 乌克兰之殇 -
俄国防部:苏洛维金出任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
2022-10-08 22:13 俄罗斯之声 -
上一秒还在啃汉堡,下一秒就被美国警察的子弹狂追
2022-10-08 22:00 -
彭博社:中国持有正确的物种保护理念,西方应更开放地接受
2022-10-08 21:26 -
五角大楼:含中国产零件F-35,豁免了
2022-10-08 21:11 -
墨西哥毒贩冲进市政厅扫射:外墙布满弹孔,市长当场死亡
2022-10-08 20:35 -
被美国天价气“背刺”,德国拉日韩组“G7+”谈价
2022-10-08 19:38 欧洲乱局
相关推荐 -
-
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评论 14“特朗普会输,‘用谈判孤立中国’行不通” 评论 85“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评论 189直播:如何应对特朗普贸易战——来自毛泽东的智慧 评论 30事关中国!特朗普亲自阻止马斯克,还飙脏话? 评论 188最新闻 Hot
-
“中国有韧性美国则不然,特朗普已经搞砸了”
-
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
“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
“世界贸易将围绕中美运转,美国如此笨拙…”
-
“中国将缺席,英国遭受打击”
-
“美国设下陷阱,韩国主动入局,要重现广场协议?”
-
美媒感慨:2小时→1分钟,中国又一壮举
-
“英伟达对中国客户隐瞒了…”
-
美国土安全部长放狠话:哈佛如果不从命,就别想再招外国学生
-
武契奇:天塌下来,我也不改主意
-
特朗普突然现身美日关税谈判,“背后是市场压力”
-
沙利文猛批特朗普:中国可不会像苏联那样崩溃
-
美国“吃货”欲哭无泪:特朗普逼着中餐馆换料,味儿不对了
-
美债风暴前一个月,海外债主增持2900亿美元,中国增持235亿美元
-
首次披露!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原局长李光林已落马,被跨省起诉
-
“以色列计划5月轰炸伊朗核设施,本以为特朗普肯定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