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I搜查特朗普庄园是为了搜寻最机密资料,包括核武文件”
最后更新: 2022-10-09 13:42:48(观察者网讯)近日,美国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又被特朗普所占据。稍早前,特朗普主动透露他在佛罗里达州的庄园遭FBI搜查。
多家美媒8月11日爆料称,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对于前总统特朗普住所突击搜查的内容,不仅包括与核武器有关的“最高机密级别”的文件,甚至可能涉及一些比“最高机密”更机密的海外行动材料。前美国司法部官员指出,可能正是这种级别的文件令当局感到“火烧眉毛”,决定尽快取回文件。
《华盛顿邮报》报道截图
当地时间8月11日,《华盛顿邮报》援引不愿具名的熟悉调查的人士独家报道称,FBI特工“搜家”时正在寻找的材料包括与核武器有关的机密文件。随后,CNN、《国会山报》等主流美媒纷纷这一这消息。
有专家指出,与核武器有关的资料对于政府来说尤为敏感,通常只限于少数政府官员使用。由于武器细节的公开或为有心之人提供“情报指南”,许多国家可能也都将暴露其核机密视为一种威胁。
美国司法部反间谍部门前负责人大卫·劳夫曼(David Laufman)向《华盛顿邮报》表示,如果该消息属实,这表明此前被非法存放在海湖庄园的材料“可能已被列为最高机密级别”,这或许导致FBI和司法部产生了“火烧眉毛般的动机”,试图尽快取回这些可能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的敏感文件。
不过,报道称,他们并没有提供更多有关具体信息的细节,如这些文件是否涉及属于美国或其他国家的武器,也没有说明FBI的搜查是否找到了此类文件。
另据《纽约时报》11日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调查人员在搜查中关注的是美国政府一系列“特别访问项目”(special access programs)的材料。报道称,这些材料比所谓“最高机密”还要机密,通常指代的是美国在国外开展的一些“极其敏感的行动”。
特朗普的发言人没有立即回应《华盛顿邮报》评论请求,美司法部和FBI则拒绝发表评论。
目前外界仍无法得知此次行动的具体内容和搜查细节,但美媒普遍认为这次行动或是始于数月前的对于特朗普文件处理不当的调查的后续。今年1月,美国国家档案馆从海湖庄园带走15箱机密材料。这些文件都受到《总统记录法》约束,该法律要求所有与公务有关的文件和记录都必须移交国家档案馆妥善保管。
《华盛顿邮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今年春天,特朗普的团队收到了一张与文件调查有关的大陪审团传票,调查重点在于特朗普或其助手是否扣留了本应交还政府的机密文件或其他官方材料。报道称,随着当局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数月的讨论,一些官员开始怀疑特朗普团队没有说实话。
本周一(8日),特朗普方面率先公开披露,其位于佛罗里达州棕榈滩的私人住所海湖庄园遭到FBI“突袭”搜查,他的一个私人保险箱也被撬开。有报道称,FBI当天凌晨开始搜查,其目标集中在特朗普办公室和个人宿舍所在区域,最终带走了十几箱特朗普去年离任总统时没有归还的材料。
这一消息很快引起了一场政治骚乱。特朗普等共和党人指责FBI此举是出于政治动机,并誓言若共和党在11月中期选举夺回国会控制权,将对司法部展开调查。特朗普还以此为理由向支持者募款。
同时,许多特朗普的支持者在社交媒体上声称要发起“内战”,并对司法部长梅里克·加兰(Merrick Garland)、FBI局长克里斯托弗·雷(Christopher Wray)以及批准搜查令的佛罗里达州地方法官布鲁斯·莱因哈特(Bruce Reinhart)发出死亡威胁。
周四(11日),加兰打破数日以来的沉默,罕见发表公开讲话回应调查情况。他透露,FBI的搜查令是由联邦法院授权的,他也亲自批准了搜查决定。此外,特朗普的律师当时就在现场,FBI探员当时向其提供了搜查令以及搜查财物的收据副本,符合司法部的政策和程序。
美司法部长加兰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搜家”调查。图片来源:CNN
加兰表示,尽管司法部通常不对外公开调查工作,但他已要求一联邦法院解封海湖庄园的搜查令及相关文件,因为特朗普本人已经证实此事,且此事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
在讲话中,加兰捍卫了司法部此次行动,强调该部门“不会轻易做出这样的决定”,并驳斥了对于该部门人员的攻击。他表示,FBI和司法部的人员都是“敬业、爱国的公务员”,“冒着巨大的个人风险”执行任务。
据悉,特朗普可在美东时间12日下午3时(北京时间13日凌晨3时)前提出反对解封搜查令的动议,或选择自己公布搜查令的内容。
加兰召开发布会后,特朗普在他自创的社交媒体平台“Truth Social”发文称,其律师和代表原本正与当局“充分合作,并建立了非常好的关系”,还有政府人员要求特朗普为指定区域加锁,但政府最终还是选择在没有事先提醒的情况下进行突然搜查。
特朗普称:“政府本可以向我们要任何东西的,如果我们有的话。”
图片来源:推特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特朗普- 责任编辑: 杨蓉 
-
俄方驳斥“俄领导层内部动荡”:完全不属实
2022-10-09 11:06 俄罗斯之声 -
3秒,38枪…美国黑人男子死亡
2022-10-09 10:11 美国一梦 -
美国回应:已得知消息,不予评论
2022-10-09 09:59 俄罗斯之声 -
“先发制人”打击俄罗斯?美国重申:不会直接参与
2022-10-09 09:54 乌克兰之殇 -
克里米亚大桥爆炸后最新卫星图像
2022-10-09 09:35 俄罗斯之声 -
拜登渲染“核末日”,马克龙:说话该谨慎点
2022-10-09 08:39 乌克兰之殇 -
离谱!美顶级儿童医院称孩子“在子宫里”就知道其是跨性别者…
2022-10-09 08:30 美国一梦 -
美国新增感染病例31253例、死亡140例
2022-10-09 07:34 美国一梦 -
克里米亚大桥恢复通车,普京下令加强安保措施
2022-10-09 07:28 观察者头条 -
日韩称朝鲜9日发射弹道导弹
2022-10-09 07:23 三八线之南 -
德国北部铁路运输中断事故初步确认故障原因
2022-10-09 06:44 欧洲乱局 -
俄方:克里米亚大桥爆炸车车主系俄一边疆区居民
2022-10-08 23:20 俄罗斯之声 -
德国北部铁路运输大规模中断,或被蓄意破坏
2022-10-08 23:05 德意志 -
乌克兰国安局称:大桥在美丽地燃烧
2022-10-08 23:00 乌克兰之殇 -
俄国防部:苏洛维金出任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
2022-10-08 22:13 俄罗斯之声 -
上一秒还在啃汉堡,下一秒就被美国警察的子弹狂追
2022-10-08 22:00 -
彭博社:中国持有正确的物种保护理念,西方应更开放地接受
2022-10-08 21:26 -
五角大楼:含中国产零件F-35,豁免了
2022-10-08 21:11 -
墨西哥毒贩冲进市政厅扫射:外墙布满弹孔,市长当场死亡
2022-10-08 20:35 -
被美国天价气“背刺”,德国拉日韩组“G7+”谈价
2022-10-08 19:38 欧洲乱局
相关推荐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64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19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49“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0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