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的‘中国通’越来越匮乏”
最后更新: 2022-10-09 14:20:49【文 观察者网/李泽西】
8月1日,《南华早报》发表题为“对于美国的下一代中国专家来说,挑战不仅仅是语言和国家准入问题”的文章,指出当前希望了解中国的美国人主要面临两层阻碍:美国学术政治化和疫情因素。
《南华早报》报道截图
受《南华早报》采访时,密歇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玛丽·加拉格尔(Mary Gallagher)认为,学生们可能考虑到“政治敏感性”而决定不进行中国相关研究。她称“现在专研中国对于学生来说风险很大”。她还说,许多研究中国的学者被迫依赖线上信源,但是线上信源的质量不如传统信源,不利于互相理解。
维拉诺瓦大学政治学教授德博拉·塞利格森(Deborah Seligsohn)认为,特朗普政府期间不断升级国家安全审查要求,增加了许多学者对于自己中国关系的顾虑。
美国今年2月才终止了2018年施行的“中国行动计划”,要求94个地区司法部门每年至少提出一至两起针对中国的诉讼,以防止中国“从美国窃取信息”。该计划施行期间导致了一系列针对学术界人士的诉讼,引发了美国亚裔族群以及学术界的极大不满。负责国家安全的助理司法部长马修·奥尔森(Matthew Olsen)承认该计划是错误的,不仅助长了歧视,同时也损害了美国在吸引尖端人才和推动科技进步方面的利益。
文章还指出,对于大部分美国人来说,研究中国首先面临的一个挑战是语言不通。据美国现代语言学会(MLA)2019年公布的高等教育机构非英语课程报名数据,学习非英语语言课程的人中仅约3.7%(5.3万人)选择中文。
MLA报告数据
宾西法利亚大学中国研究专业的毕业生,22岁的帕特里克·贝勒(Patrick Beyrer)符合开展以中国为重点的职业生涯的所有条件:语言技能、先前在中国大陆的生活经验以及热情。这意味着他比绝大多数美国人的起点都高。然而,即便如此,他也因疫情因素而无法获取留学中国以进一步深造的签证。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亚洲计划主任葛来仪(Bonnie Glaser)认为,如若不能尽快恢复线下沟通,许多年轻人若想要研究中国将“缺乏亲自体验中国的经历,可能会导致其理解和解释中国及其政策的能力减弱”。
其他受《南华早报》采访的专家认为,除了疫情因素,工作机会的减少也使得更少的美国人愿意前往中国发展。他们指出,这个情况对于年轻美国人影响更大,因为资深“中国通”可以在美国线上与中国国内人士保持联系,但是年轻美国人却没有办法从中国境外建立关系网。
- 责任编辑: 李泽西 
-
大桥爆炸后,基辅市政厅外这幕令人傻眼:到底谁是恐怖主义?
2022-10-09 13:58 -
俄方驳斥“俄领导层内部动荡”:完全不属实
2022-10-09 11:06 俄罗斯之声 -
3秒,38枪…美国黑人男子死亡
2022-10-09 10:11 美国一梦 -
美国回应:已得知消息,不予评论
2022-10-09 09:59 俄罗斯之声 -
“先发制人”打击俄罗斯?美国重申:不会直接参与
2022-10-09 09:54 乌克兰之殇 -
克里米亚大桥爆炸后最新卫星图像
2022-10-09 09:35 俄罗斯之声 -
拜登渲染“核末日”,马克龙:说话该谨慎点
2022-10-09 08:39 乌克兰之殇 -
离谱!美顶级儿童医院称孩子“在子宫里”就知道其是跨性别者…
2022-10-09 08:30 美国一梦 -
美国新增感染病例31253例、死亡140例
2022-10-09 07:34 美国一梦 -
克里米亚大桥恢复通车,普京下令加强安保措施
2022-10-09 07:28 观察者头条 -
日韩称朝鲜9日发射弹道导弹
2022-10-09 07:23 三八线之南 -
德国北部铁路运输中断事故初步确认故障原因
2022-10-09 06:44 欧洲乱局 -
俄方:克里米亚大桥爆炸车车主系俄一边疆区居民
2022-10-08 23:20 俄罗斯之声 -
德国北部铁路运输大规模中断,或被蓄意破坏
2022-10-08 23:05 德意志 -
乌克兰国安局称:大桥在美丽地燃烧
2022-10-08 23:00 乌克兰之殇 -
俄国防部:苏洛维金出任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
2022-10-08 22:13 俄罗斯之声 -
上一秒还在啃汉堡,下一秒就被美国警察的子弹狂追
2022-10-08 22:00 -
“中国持有正确的物种保护理念,西方应更开放地接受”
2022-10-08 21:26 -
五角大楼:含中国产零件F-35,豁免了
2022-10-08 21:11 -
墨西哥毒贩冲进市政厅扫射:外墙布满弹孔,市长当场死亡
2022-10-08 20:35
相关推荐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85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105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7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74最新闻 Hot
-
“共和党人气坏了,但碍于特朗普只能保持不安的沉默”
-
美媒放风:特朗普考虑大幅下调对华关税,或降至50%-65%
-
“纯关税壁垒最粗暴,欧盟快和中国谈吧”
-
总计7亿欧元,欧盟对苹果、Meta“罚酒三杯”
-
“俄乌都得在领土上让步,再不同意美国就退出”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