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教师被迫卷入国内“文化战争”:两年超160人丢掉工作
-
刘程辉曰清、曰慎、曰勤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
“佛罗里达州,一名教师因在教室门口悬挂‘黑人命也是命’旗帜而丢掉了工作;
马萨诸塞州,一名教师因发布视频谴责批判性种族理论而被解雇;
加利福尼亚州,另一名教师则因为在社交平台批评要求戴口罩的规定而遭解雇......”
随着美国社会在政治、种族、性别认同等问题上的矛盾和分裂持续加剧,美国教育工作者被迫卷入了一场“文化战争”,越来越多的教师如履薄冰,因为一旦他们的言行涉及争议话题,“一面旗帜、一段视频哪怕一项作业,都可能意味着教师生涯的终结”。
《华盛顿邮报》6月16日报道指出,过去两年,至少有166名美国教育工作者因“不恰当言行”而被迫辞职或被解雇,全美至有28个州都报告了这样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统计数字还可能被严重低估了,因为很多地方的类似事件并没有被报道出来,事件背后的原因也不为人知。
《华盛顿邮报》:美国教师们卷入“文化战争”,许多人被迫辞职
《华盛顿邮报》统计显示,在被纳入统计的166名失业的教育工作者中,74人是被校方解雇的,其余92人则是自愿或迫于压力辞职,过去两年平均每周失业的教师人数大于2人。这些事件遍及全美至少28个州,其中加州、俄勒冈州、得克萨斯州、宾夕法尼亚州和纽约州发生的事件最多(每个州8起)。
在被解雇的教师中,有35名教师因宣扬“保守信念”而失去工作,33名教师因“自由信念”而失业。他们要么在课堂上讨论有争议的话题,要么因为在课堂内外表达的观点引发了他人的异议。
这些教师的失业也给美国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他们担心未来情况只会变得更糟,因为立法者试图对教师谈论政治、种族、历史、性别认同、性取向等话题的方式施加限制,这进一步为校方把教师赶走创造了法理基础。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与教育有关的法条措辞相当模糊、宽泛和不明确,人们担心这会导致教师在无意中触犯法律。
去年11月,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的人们在教育部门外抨击批判性种族主义(美联社图)
本文开头提到的那名佛州教师名叫艾米·多诺福(Amy Donofrio),她供职于一所高中,学生主要是黑人。在2020年的“弗洛伊德遭警察跪杀”事件发生5个月后,她在教室门口挂上了一面写着“黑人的命也是命”标语的旗帜,以表达对她的黑人学生的重视。
然而,她的举动却引发了时任佛州教育专员的共和党人理查德·科科伦(Richard Corcoran)的不满。这名共和党官员在公开演讲中称,“多诺福的整个教室都在纪念‘黑人的命也是命’,我们得确保将她终结掉。”
于是,多诺福因为一面旗帜而丢掉了工作,尽管她认为这一举动与政治无关。如今,她不确定自己还是否会回去教书。
在另一个案例中,马萨诸塞州48岁的高中教师卡莉·麦克雷(Kari MacRae)去年9月被解雇,这与她在Tik Tok上发表的一段视频有关。
麦克雷在这段视频中表达了她想参选学校董事会的原因。她指出了美国现代公共教育的缺陷。她表示,学生们并不清楚自己的国家是建立在种族主义的基础之上,自己之所以参选董事会,也是为了让学生“不被灌输批判性种族主义理论”。她还认为,老师不应在课堂上教授有关性别认同的理论。然而,她的言论引发了当地一些居民、家长和学生的不满,校方因此以“在社交平台上发表不当言论”为由将其解雇。
麦克雷无奈地为自己辩解称,她支持LGBTQ群体,并相信人们可以随心随遇选择性别,只是教师不应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这种理论。
“我认为问题在于,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非常容易被塑造,如果他们被过早地灌输某种东西,他们就可能会走上特定的道路。”
多诺福和麦克雷的遭遇,只是众多美国教师的缩影。
美国“教育个人权利基金会”K-12拓展部主任邦妮·斯奈德(Bonnie Snyder)表示,公立学校的教师在课堂上通常不享有同样的言论自由,因为他们扮演着政府代理人的角色。
“教师是被雇来讲授国家批准的课程的,传达的是政府想要的表达。这些老师们一旦偏离指导方针,就会陷入异常艰难的处境。”斯奈德说。
美国全国教育协会主席贝基·普林格(Becky Pringle)直言,美国的教育工作者“正成为文化战争的焦点”。实际上,本就面临疫情压力的很多教师,仅仅为了考虑“能教什么或能讲什么”就已经精疲力尽了,更不用说后续与校方引发的一系列不快。正是在这样的压力下,一些教育工作者将避免教授敏感话题。
普林格预测,未来几个月教师们被解雇或辞职的浪潮只会越来越大。“教师们不想再继续从事这样的职业了:有时他们只是想为学生做正确的事情,但不料却被口头攻击或指控,这已经在行业引发了寒蝉效应。”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刘程辉 
-
“马克龙的最豪华,你是欧盟主席”
2022-06-17 14:48 乌克兰之殇 -
被叫“错误的少数族裔”,亚裔主播怒告福克斯电视台
2022-06-17 13:55 -
怕被误解支持俄罗斯,日本一航司更换“Z”字标识
2022-06-17 13:55 日本 -
美国务院承认又一退伍老兵在乌失踪
2022-06-17 13:54 乌克兰之殇 -
“九二共识是定海神针,国民党若丧失信仰必沦亡”
2022-06-17 13:53 台湾 -
马斯克告诉推特员工:想成功,就向微信和TiKToK学习
2022-06-17 11:55 大公司 -
烧火车、封路…印度“4年兵役制”引发多地暴力抗议
2022-06-17 11:35 印度惊奇 -
美国49个州已预订幼儿疫苗,除了……
2022-06-17 10:35 美国一梦 -
拉夫罗夫:扩大与东方沟通,联系欧洲已不是俄方优先事项
2022-06-17 10:33 俄罗斯之声 -
北顿涅茨克“接近解放”?卢甘斯克武装:已攻入阿佐特化肥厂
2022-06-17 10:32 乌克兰之殇 -
“俄罗斯不是毫无瑕疵的,但并不羞愧”
2022-06-17 10:02 乌克兰之殇 -
“如果美国通胀是我的错,那为什么其他国家通胀率更高?”
2022-06-17 09:56 美国经济 -
俄“子午线”公路将改道:将中国与伊朗等里海国家相连
2022-06-17 08:51 俄罗斯之声 -
美国新增确诊130917例、死亡506例
2022-06-17 07:33 美国一梦 -
马克龙:四国支持尽快给予乌克兰欧盟候选国地位
2022-06-17 07:28 乌克兰之殇 -
伊万卡:国会骚乱当天,特朗普曾与彭斯激烈通话
2022-06-17 06:42 美国一梦 -
朔尔茨邀请泽连斯基赴德参加G7峰会
2022-06-17 06:39 乌克兰之殇 -
拜登要求布林肯和奥斯汀的挺乌言论降降温
2022-06-16 22:51 乌克兰之殇 -
美国女子辱骂亚裔店主:“你叫警察啊,我还要当着他们面骂你”
2022-06-16 22:25 -
叙利亚将承认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俄方“欢迎”
2022-06-16 22:15 俄罗斯之声
相关推荐 -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7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1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06最新闻 Hot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