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媒:拜登对团队给自己“擦屁股”感到不开心
-
刘骞等待
最后更新: 2022-06-01 12:00:58【文/观察者网 刘骞】
当地时间31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新闻网(NBC News)发长文分析了拜登政府目前面临的“政治困境”,同时爆料了拜登实际上对白宫团队之前屡次给他的失言“擦屁股”感到很不开心。共和党人质疑他没有完全掌权,他对此感到愤怒,曾一度对助手们强调他才是总统。
NBC新闻网称,这篇长文报道共采访超过24位美国现任或前任政府官员、议员、国会助手及其他与白宫关系密切的民主党人,他们以匿名的方式提供了大量拜登私下谈话的细节。
报道截图
报道根据这些采访主要聚焦的是拜登政府 “日益恶化的政治困境”。
报道称,创纪录的通货膨胀导致汽油涨价、奶粉短缺,新冠病例持续增加,和最近得州罗伯小学大规模枪击案,各种危机堆积起来,让拜登政府措手不及。报道称,民主党领导人不知如何是好,他们可能会在中期选举中失去对国会的控制权。
与此同时,拜登的民调支持率也跌至新低。据路透社和益普索集团24日发布的最新民调结果显示,美国总统拜登的支持率跌至36%,创下他上任以来新低。自去年8月以来,拜登的民调支持率一直低于50%。
当地时间5月30日,美国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国家公墓,美国总统拜登。图自澎湃影像
不过,在讨论拜登“困境”的同时,该文也有一些有趣的爆料。
报道称,拜登对他的白宫团队最近形成的“行动模式”感到很不开心。该模式就是,每每拜登做出了一个清晰而简洁的表述,他的助手们就急忙解释总统实际上是指别的意思。拜登私下曾对助手们抱怨,这种“擦屁股”的行为(clean-up campaign)损害他的威信。而且更糟糕的是,共和党人会借此来宣传,拜登实际上没有完全掌控权力。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是,拜登今年3月底访问波兰时曾发表演讲宣称普京“不能再继续掌权”。当时多家外媒指出这是拜登对俄罗斯言论的一次“重大升级”。不过,仅仅在几分钟后,拜登的助手们就紧急澄清,美国不寻求俄罗斯的政权变更,美国的政策没有改变。
报道称,拜登对自己的言论被视为不可靠而感到愤怒。他解释称他说的就是自己的本意,并提醒他的工作人员他才是美国总统。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紧急澄清的白宫官员还特意强调,他们为拜登准备的讲话中没有这句话。
拜登自就任美国总统以来,当众失言然后让白宫助手“擦屁股”的事可以说不胜枚举。以至于,现世界首富、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接受采访时讽刺美国总统拜登只是一个傀儡、读稿“机器”,而“真正的总统,是控制题词器的人”。
推特截图
拜登最近一次“失言”发生在访问日本期间。当时拜登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于2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拜登当众妄称“若武统台湾,美国将军事干预”,引起轩然大波。事后白宫方面火速找补,解释称美国对台政策不变。
彭博社当时在报道中直接用“失言”(misspeaks)一词形容拜登,《纽约时报》报道则猜测,拜登可能已经养成习惯,在面对国外对手时,他喜欢无视下属给予自己的“注意事项”。
针对拜登的挑衅言论,我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5月23日严正回应道,中方对美方的言论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
汪文斌强调,我们敦促美方切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恪守有关不支持“台独”的重要承诺,在台湾问题上谨言慎行,不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任何错误信号,以免对台海局势和中美关系造成严重损害。中方必将采取坚定行动,维护自身主权和安全利益,我们说到做到。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刘骞 
-
-
“这下,俄罗斯更需要中印帮助了”
2022-06-01 11:27 俄罗斯之声 -
被指“应对失误”后,当地警察不再配合州警调查得州小学枪击案
2022-06-01 11:11 美国枪击案 -
“我看错通胀走向,美国经济遭受意料之外巨大冲击”
2022-06-01 10:50 美国经济 -
“除了意大利,欧盟主要成员国都反对基辅‘插队’”
2022-06-01 10:30 乌克兰之殇 -
美商务部长:考虑将更多中企纳入“黑名单”,近期不放松制裁
2022-06-01 09:51 中美关系 -
云南省紧急向斯里兰卡援助157吨生活物资
2022-06-01 09:46 一带一路 -
美国新增确诊149778例,死亡2199例
2022-06-01 08:48 美国一梦 -
汤加国王回应中汤合作:主权国家有权选择如何同其它国家打交道
2022-06-01 07:25 中国外交 -
中印举行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第24次会议
2022-06-01 07:13 龙象之间 -
韩国在“独岛”海洋调查再遭日本抗议,韩外交部:调查合法
2022-06-01 07:02 三八线之南 -
美议员加戏:拜登正把美国卖给中国人
2022-05-31 23:30 美国政治 -
停运超10年,日本北海道唯一核电站被禁止重启运营
2022-05-31 22:53 核电 -
俄国防部:在亚速钢铁厂发现被布雷的152具乌军尸体
2022-05-31 22:38 乌克兰之殇 -
欧洲进入“寻气竞赛”,澳大利亚却遭了殃
2022-05-31 22:35 观察者头条 -
威胁到美国头上去了:不给的话,就让你看看啥叫“歇斯底里”
2022-05-31 22:20 -
印度对华出口下降,是否与边界冲突后双边关系恶化有关?外交部回应
2022-05-31 22:08 龙象之间 -
俄媒:赫尔松州希望加入俄罗斯
2022-05-31 22:08 乌克兰之殇 -
欧洲这事儿,以色列“挺身而出”
2022-05-31 21:40 能源战略 -
崔天凯:历史证明中美合作是正确的道路,为何要把时针拨回去
2022-05-31 20:36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
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