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合国将起草全球塑料污染条约,石油巨头表面“支持”,背后发力游说
-
丁悦不愿再
(观察者网讯)本月底,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环境大会上,世界各国将讨论制定全球首个应对塑料污染的条约,预计将拟定条例,减少一次性塑料的生产和使用数量。
对于以塑料制品为主打产品的石油化工行业来说,这一要求无疑是动了石化行业的生命线。
在公开场合,石化巨头并没有反对联合国的这一提议,代表埃克森美孚公司(XOM.N)、荷兰皇家壳牌公司(Royal Dutch Shell Plc)和陶氏化学公司(DOW.N)等大型石化公司的塑料行业团体都已经表示了支持。
然而,路透社17日报道称,这些塑料行业巨头正在幕后暗中发力,意图游说与会者拒绝任何限制塑料生产的协议。
路透:联合国公约可能限制塑料生产,大石油公司旨在阻止它
此次联合国环境大会将于2月28日至3月2日召开,共有100多个国家出席,将共同商定解决塑料污染的全球计划框架。路透社称,敲定一项条约可能至少还需要两年时间,但会议上达成的任何协议,都将决定此后条约的关键要素。路透社称,这可能成为自2015年《巴黎协定》以来最重要的环境公约。
另一边,石化行业也正在发力游说,阻止达成限制塑料生产的条约。塑料制造商希望联合国多关注废物收集、回收,以及废物变燃料技术,这些领域对他们的业务没有影响。路透社称,该行业希望在20年内让全球塑料产量翻番。
领导游说行动的,是总部设在华盛顿的美国化学理事会(American Chemistry Council),一个由美国石化公司组成的大贸易集团,拥有170多家会员。美国化学理事会(ACC)长期以来一直为一次性塑料辩护,认为它比玻璃和纸板等替代品对地球更好,称后者更重,需要更多化石燃料来运输。但有气候科学家反驳称,管理塑料垃圾需要巨大社会成本,塑料垃圾难以回收,降解缓慢,收集、掩埋和焚烧成本高昂。
去年10月21日,该贸易集团群发了一封邮件,称将建立一个大企业联盟,来阻止条约讨论限制塑料生产。
根据这封电子邮件,美国化学理事会(ACC)将拟议的企业联盟命名为“塑料污染行动企业”,呼吁企业将政府的注意力集中在塑料的好处上,从而“改变辩论”。根据该邮件,该组织计划每月举行会议,并与政府分享政策建议。
不仅如此,美国化学理事会(ACC)还一直私下与政府官员会面,向政府官员游说。
去年3月3日,美国化学理事会(ACC)给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发送邮件,邀请其参加电报简报会,并且在附件中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反对意见。其主张之一是,由于大型消费品牌已经在使用一次性塑料包装在贫困国家销售基本商品,如果限制塑料生产,发展中国家的食物浪费将增加,获得清洁水的机会将减少,全球不平等现象将恶化。
路透社称,仅去年一年,美国化学理事会(ACC)就两次向美国环境保护署强调对塑料的看法,一次是在3月,另一次是在7月。
位于布鲁塞尔的欧洲塑料协会(Plastics Europe)也是一样。疫情以来,欧洲塑料协会以公共健康为由,要求联合国避免对一次性塑料的生产设置上限或禁令。在去年12月16日发给欧盟官员的一份报告中,该贸易集团表示,鉴于对一次性口罩、手套和水瓶的大量需求,任何此类限制都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当地时间2021年11月3日,美国纽约,纽约街头垃圾成堆。图自视觉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在塑料问题上,自称气候变化领导者的拜登政府也保持了沉默,拜登政府并没有公开承诺限制或禁止生产一次性用品。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塑料聚合物制造商的所在地,美国人均生产的塑料垃圾比任何其他国家都多。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学院去年12月1日发布的报告,无论从总量还是人均值来看,美国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塑料垃圾制造国。美国在2016年制造了约4200万吨的塑料垃圾,居世界第一,比欧洲联盟所有成员国同年制造的塑料垃圾总和还要多,并且美国当年人均制造出130公斤塑料垃圾,居世界之首。
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对于限制塑料生产,美国国务院海洋、国际环境与科学事务局助理国务卿莫妮卡·梅迪纳(monica medina)拒绝说明拜登政府是支持还是反对,她也不愿透露美国对该条约的任何具体目标。
梅迪纳语焉不详地说:“我们考虑的是尽可能地创新,而不是采取规定性的和自上而下的方法。”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丁悦 
-
韩国连续两天新增本土确诊超10万
2022-02-19 15:1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俄新社遭TikTok封号:不可接受,将上诉
2022-02-19 13:57 俄罗斯之声 -
骑警践踏老妇,加拿大暴力驱逐示威者逮捕上百人
2022-02-19 13:37 观察者头条 -
一觉醒来,拜登给出新“入侵时间表”
2022-02-19 11:35 美国一梦 -
英国将驻乌大使馆临时迁至利沃夫
2022-02-19 10:51 乌克兰之殇 -
美又将多家中企列“恶名市场”,商务部:双标令人遗憾
2022-02-19 09:51 中美关系 -
百年最高单日降雨量,巴西里约州暴雨灾害已致136人死亡
2022-02-19 09:16 极端天气 -
-
美国新增确诊10.6万例、死亡3431例
2022-02-19 07:5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东京奥运会英国接力银牌被收回,中国队有望递补铜牌
2022-02-19 07:32 东京奥运会 -
教练质问瓦利耶娃,巴赫“不寒而栗”
2022-02-18 23:10 北京冬奥会 -
普京亲自坐镇“大动作”,克宫提到“核手提箱”
2022-02-18 22:49 乌克兰之殇 -
用这图嘲弄特鲁多 马斯克被骂到删帖
2022-02-18 22:42 -
大无语!因为这部中国电影,韩国教授向IOC告状…
2022-02-18 21:56 三八线之南 -
谷歌前CEO:5G比赛,美国“远远落后”中国
2022-02-18 21:13 -
32年来最强风暴来袭,英国罕见连发红色预警
2022-02-18 20:34 不列颠 -
美媒脑洞清奇: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那就“制裁”中国
2022-02-18 19:50 美国政治 -
印尼总统佐科正式签署迁都法
2022-02-18 19:27 -
“再不强硬,小心拉夫罗夫‘干掉’我们国务卿”
2022-02-18 19:00 美国政治 -
英媒终于放心了:不会30年来首次空手而归了
2022-02-18 18:11 不列颠
相关推荐 -
-
“他在华直播6小时,美国人发现自己被骗了” 评论 74已致144死732伤,缅甸:请求国际支援 评论 81“7年造不了一艘船!美国对华下毒,只会毒死我们” 评论 115中方没续牛肉,“美国对华出口量逼近零” 评论 207最新闻 Hot
-
“他在华直播6小时,美国人发现自己被骗了”
-
回流美国?美车企集体沉默“装死”:先让子弹飞一会儿
-
普京强硬表态:将彻底击溃乌军,再也不会轻信西方
-
已致144死732伤,缅甸:请求国际支援
-
“曾被马斯克嘲笑的中企,现在让美国人高攀不起”
-
“李嘉诚卖港口交易,暂缓”
-
“菜鸟防长”访菲,大谈威慑中国…
-
“7年造不了一艘船!美国对华下毒,只会毒死我们”
-
他放弃日本2.2亿元项目回国:目标是增强中国技术优势
-
“美国这个想法乍一听很离谱,但我得提醒一下,他们是认真的”
-
印度外长谈中印冲突
-
普京提议:让联合国来管乌克兰
-
王文:要消除国内对巴基斯坦安全的恐惧
-
中方没续牛肉,“美国对华出口量逼近零”
-
王文:奉劝美国不要再想侵犯中国的上空
-
由于癌症治疗副作用,查尔斯三世短暂住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