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历北京冬奥抗疫,美媒对中国“清零”的调子变了……好意外
-
丁悦不愿再
最后更新: 2022-02-17 20:44:17(观察者网讯)“中国的‘清零’政策给其他国家上了一课。”
自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西方媒体多次攻击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抹黑中国抗疫成就。近期随着北京冬奥的举办,处于闭环内的外媒记者得以亲身体验中国是如何防疫的,对中国“清零”政策报道调子也发生变化。
《纽约时报》记者此前亲身验证“中国真清零了”,令在美国的同事大为震惊,彭博社也谈起了“清零”的好处,《华尔街日报》更是指出,中国之所以能有效应对疫情,是因为人民信任政府以及人民相互信任。
2月16日,《华尔街日报》首席经济评论员叶伟平(Greg Ip)撰文指出,中国“清零”政策,从内部来看效果显著,实现了低死亡率和尽可能少的经济中断。比起所谓“民主制度”,真正发挥作用的是信任。人民越信任政府或彼此信任,一个国家就越能有效地应对疫情。
《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的“清零”政策给其他国家上了一课
文章开头便指出了西方对中国“清零”政策的种种怀疑,如怀疑这一政策是否能够长期维持,称随着新的、更具传染性的变异毒株不断出现,“清零”政策的维持成本也会变高。
但文章同时指出,这一政策已经在中国持续下去了,并且从中国内部来看,效果显著。从冬奥会来看,所有境外来华参赛人员直接进入名为“泡泡”的闭环管理系统,从而保证了城市其他区域居民正常生活,商店、博物馆、办公室正在营业,地铁和道路交通与2019年的时候保持一致。美国人现在才开始摆脱新冠,但大多数中国人早在2020年就开始这样做了。
文章称,西方人对中国充满不信任,很难冷静地评估中国的新冠政策,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往往会模糊“清零”政策的成就及其对其他国家的教育意义。侧重金融、商业领域的《华尔街日报》格外关注“清零”对中国的经济影响,它直言,尽管“清零”政策并非没有成本,中国的消费者支出受到封锁和旅行限制的打击,但“清零”政策帮助中国实现了低死亡率和尽可能少的经济中断,这也是两年前每个国家追求的。尽管受到了疫情打击,但中国2021年的GDP与疫情前预测的大致相同。
虽然文章依旧对“清零”政策的可持续性提出质疑,坚称“不可能无限期维持‘清零’政策”,但文章同时称,值得研究的是,中国如何在这么长时间内维持零疫情。中国投入了巨大的资源,最重要的是检测能力,一个人口不足500万的城市能够在2天内对每位居民进行PCR新冠检测,一个超过500万人口的城市可以在3天内完成全市检测。“巨大的资源和地方合作使中国能够抑制感染,并且对生活的干扰小于疫情肆虐的其他国家。”而与之相对的,在奥密克戎浪潮期间,许多美国人都无法进行检测。
文章指出,在名为“动态清零”的更有针对性的方法下,限制通常只覆盖一个地区、一个社区或一座建筑物。“一些地方在短期内承受了严厉的限制和中断,因此大部分地区都可以不受限制。这种平衡到目前为止得到了相当一部分民众支持,”驻北京的龙洲经讯分析师崔尔南说。
根据金融服务公司高盛制定的限制和流动性指数,去年中国的生活受到的疫情影响远小于其他国家 。在其他国家,疫情浪潮已经损害了企业,关闭了学校,同时在疾病和死亡方面产生了巨大的、无法量化的成本。但中国赢得了时间推出疫苗、疗法和医疗设施以减轻影响。因此,普通中国人支持并愿意与清零政策合作,因为他们看到了这一政策的好处。
“在这场大流行中,我们发现民主与成效之间没有任何关系”,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全球卫生项目主任托马斯·博利基(Thomas Bollyky)说,比起所谓民主制度,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抗疫中真正发挥作用的其实是信任。
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论文:感染率和死亡率分析,以及177个国家的防备相关因素
研究发现,人民越信任政府或彼此信任,一个国家就越能有效地应对疫情。信任政府的人民更有可能遵守社交距离、追踪密切接触者以及口罩和疫苗的规定。在缺乏信任的地方,人民不太可能遵守,政府也不太可能提出要求。而人民之间相互信任可以鼓励人民做保护他人的事情,并相信其他人也会这样做。
根据世界价值观调查,中国对政府的信任度很高,而在美国则很低。文章总结称,这就是中国抗疫成功的教育意义,相较中国,美国的民主制度需要更好地运作。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丁悦 
-
乌克兰政府警告在先,他俩还是抱在了一起
2022-02-17 18:04 北京冬奥会 -
“我特朗普又回来了!”
2022-02-17 17:47 美国一梦 -
“这是一次主要由外国势力资助、有针对性的袭击”
2022-02-17 17:44 -
“中国一百年前就有的东西,在纽约就变未来了?”
2022-02-17 17:15 -
美太平洋空军司令炒作:中国或利用俄乌局势在印太“试水挑衅”
2022-02-17 17:14 -
英国赖着不走,毛里求斯不等了…
2022-02-17 16:40 -
美司法部近日启动审查“中国行动计划”,外交部回应
2022-02-17 16:26 美国一梦 -
印度婚礼惨剧:13人落井身亡,均为妇女儿童
2022-02-17 16:07 印度惊奇 -
“俄罗斯支持巴西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2022-02-17 15:57 俄罗斯之声 -
大使被驱逐后,法国将从马里撤军
2022-02-17 15:37 法国见闻 -
意大利节省11亿欧元养老金支出,但原因很残酷
2022-02-17 15:2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商务部:中美经贸团队保持正常沟通
2022-02-17 15:25 中美关系 -
不叫Bangkok了?曼谷英文改为:Krung Thep Maha Nakhon
2022-02-17 14:51 -
俄媒称乌克兰政府军开火5次,乌军方否认
2022-02-17 14:13 乌克兰之殇 -
全球首例感染艾滋病痊愈女患者诞生?
2022-02-17 13:41 医学 -
借反华议题攻击政敌是“满洲候选人”,莫里森被怒批后收回发言
2022-02-17 11:16 -
涉嫌金钱交易,英国警方调查王储查尔斯的慈善机构
2022-02-17 11:15 -
白宫官员声称俄近期向边境增兵七千,美媒:没给证据
2022-02-17 10:55 乌克兰之殇 -
俄国家杜马呼吁普京承认乌东两地独立,布林肯:这是非法的
2022-02-17 10:37 乌克兰之殇 -
俄军放出撤军视频,美国北约不认:你在增兵
2022-02-17 10:16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
“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评论 30义乌玩具商对特朗普翻白眼:我们不在乎! 评论 87挑起对华贸易战,“特朗普让美国娃准备:为国牺牲” 评论 118美乌终于签了矿产协议,最后一刻仍在“拉扯” 评论 265最新闻 Hot
-
“没有好消息,但他是靠经济议程当选的,那问题就来了”
-
义乌玩具商对特朗普翻白眼:我们不在乎!
-
挑起对华贸易战,“特朗普让美国娃准备:为国牺牲”
-
内阁“鼓掌欢送”,特朗普:委屈你了
-
无罪判决被撤销,李在明参选韩总统之路再添波折
-
为什么丧亲也成了婚恋中的“劣势”?
-
日本急着跟特朗普签协议:中国都说你不可靠啦
-
美乌终于签了矿产协议,最后一刻仍在“拉扯”
-
黄仁勋劝特朗普:得改,中国紧追其后
-
爱尔兰瑞安航空想买C919,美国有人先跳起来
-
特朗普:他们都讨厌我
-
“美国鼓励印巴合作”
-
美国一季度GDP萎缩0.3%,特朗普嘴硬:关税没错
-
“如果没有人口大国愿意派遣兵力,这一计划将是死路一条”
-
泽连斯基暗示要袭击俄胜利日阅兵式?俄方回应
-
“美国负债超33万亿美元,没钱补贴欧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