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博社要中国“坚持清零”,称“世界需要”
【编译/观察者网 童黎】一段时间以来,部分西方媒体多次攻击中国“清零”政策,抹黑中国抗疫成就。但最近,不但《纽约时报》来华报道冬奥会时亲身体验了“清零”,彭博社也谈起了中国“清零”对世界的好处。
2月9日,《彭博商业周刊》发表评论文章,讨论“世界为什么需要中国的‘清零’政策”。它在承认“清零”政策防止大量死亡病例的同时,强调这还“确保了向世界继续输出智能手机、电动汽车、肥料等一切产品”。
报道截图
文章不忘渲染西方国家对中国“清零”政策的抹黑,以及实施这一政策所需的庞大经济、财政和人力成本。它还质疑中国疫苗的有效性,然后将中国在保护大量人口感染上取得的成功偷换概念成“巨大的免疫缺口”,称中国重新开放之后的病例激增情况,可能比其他国家更糟糕。
但彭博社话锋一转,对比称如果中国放弃“清零”,或多或少地放任病毒在14亿人口中传播,感染和死亡病例数将出现激增,可能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进而推高通胀。与这种人员和经济损失相比,“清零”给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带来的风险就“相形见绌”了。
比如,虽然限制措施导致一些港口和工厂暂时关闭,但中国的工业迄今为止“惊人地”未受疫情损伤。如果没有这些源源不断的商品,美国的进口商品价格会上涨得更快,必需品和奢侈品的短缺会更加严重。当中国最终重新开放边境、取消国内疫情控制时,这种稳定的供应或将难以维系。
文章猜想,当中国像澳大利亚一样放弃“清零”时,除非病毒的伤害性已经变异得比“奥密克戎”更低,中国人的反应可能会和澳大利亚人类似:为了避免生病,或因为生病,与病人密切接触过而留在家中。
如果那样,供应链将受到疫情暴发以来最严重的打击。因为找不到工人,悉尼的超市不得不限购或暂时关门,并未产生连锁反应;但如果工人短缺现象迫使中国各地的工厂放缓生产,港口关闭,“那将是一场巨浪袭来”。即使这只是暂时的,大范围的商品短缺也会推高本已升高的通胀,并拖累全球经济复苏。
这份商业周刊在中国“清零”政策上得出“商业结论”称,正如过去两年所证明的那样,临时、孤立的停产,并不意味着制造商停工和出口商的货物无法装船。因此,中国坚持“清零”的时间越长,对世界其他国家就越好。如果消费者和企业希望继续购买中国制造的商品,而不必忍受货品短缺和价格进一步上涨,他们就应该希望中国坚持“清零”政策。
除此以外,观察者网注意到,彭博社文章提到了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有关“动态清零”的评论。
吴尊友近日在《环球时报》专访中表示,如果新冠的变异毒株,多数都具有免疫逃逸能力的话,想要通过接种疫苗实现群体免疫从而终止新冠疫情的大流行,这个方法就不再适用了。疫情数据足以证明“动态清零”不仅对疫情防控、减少死亡病例行之有效,同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非常有效的。如果我们没有找到一个新的方法能够确保病毒输入后不造成大范围传播,没有一个更好的办法能够控制住疫情的话,动态清零的策略暂时也不会调整。
1月26日,对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高级官员认为,中国“清零”的疫情防控政策对供应链和世界经济增长会带来风险,应重新考虑,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回应强调,中国一贯采取科学、全面、有力的防控举措,无论是在保护人民生命健康、恢复本国经济社会发展,还是在推动国际抗疫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复苏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世人有目共睹。
赵立坚指出,2020年,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更是取得了8.1%的经济高增速,中国GDP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7.7万亿美元,继续引领全球复苏的发展进程。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增长重要引擎的地位没有变,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没有变,我们愿同各方加强沟通与合作,为全球经济持续复苏注入动力。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清零- 责任编辑: 童黎
-
“桥上的上百人正在挟持加拿大的国家经济”
2022-02-10 16:36 -
颁奖仪式因“俄选手涉禁药”推迟?国际奥委会:纯属猜测
2022-02-10 16:23 北京冬奥会 -
商务部:中国与厄瓜多尔已正式启动自贸协定谈判
2022-02-10 16:21 中国-拉美 -
外交部:中美近期将举办一系列活动纪念尼克松访华50周年
2022-02-10 15:59 中美关系 -
外交部回应立陶宛寻求美国在立永久驻军:不予置评
2022-02-10 15:55 美国政治 -
韩外交人士纽约当街鼻子被打骨折,警方:非仇恨犯罪
2022-02-10 15:54 美国一梦 -
“政府默许下,极端言论正把印度推向危险边缘”
2022-02-10 15:53 印度惊奇 -
海关总署:暂停接受立陶宛牛肉进口申报
2022-02-10 15:45 产业万象 -
议会前复刻“加拿大时刻”,120人被捕
2022-02-10 15:4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韩国年轻人反华情绪蔓延?文在寅回应
2022-02-10 14:50 三八线之南 -
马斯克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2022-02-10 14:27 -
黄大宪:判罚是裁判的事,1500米采用了更干净利落的策略
2022-02-10 14:01 北京冬奥会 -
泰国成亚洲首个大麻合法化国家
2022-02-10 10:20 -
-
文在寅祝贺黄大宪夺首金,称扫空“冤屈”
2022-02-10 09:08 北京冬奥会 -
-
美国新增确诊18.6万例、死亡3293例
2022-02-10 08:0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曾誓言非盈利生产新冠疫苗的强生,后悔了?
2022-02-09 22:59 大公司 -
丹麦女王,阳性
2022-02-09 22:33 -
立陶宛总统:将寻求美国永久驻军
2022-02-09 22:01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准备卖了“美国之音”总部大楼 评论 43美大使“委屈”上了:加拿大抵制美货是侮辱 评论 52沃尔玛准备以关税为由涨价,特朗普威胁 评论 155台“邦交”危机再起?“不意外,转向或已近尾声” 评论 60“船、箱双双告急!两个月后更糟了” 评论 120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准备卖了“美国之音”总部大楼
-
沃尔玛准备以关税为由涨价,特朗普威胁
-
马克龙“搭手示强”,反被埃尔多安“拿捏”
-
他痛批特朗普撒谎“不值一驳”,“令美国人民蒙羞”
-
美大使“委屈”上了:加拿大抵制美货是侮辱
-
面临高关税压力,越美完成首次线下部长级磋商
-
台“邦交”危机再起?“不意外,转向或已近尾声”
-
“船、箱双双告急!两个月后更糟了”
-
克宫:“普泽会”有可能,只要…
-
小米汽车回应“部分SU7前保险杠形变”
-
恶意传播涉刘国梁不实信息,杜某川、汤某被处罚
-
韩船企利润大增,中国被撼动?
-
美军高官急眼:中国在拉美居然整了10个,没人管…
-
无法一一谈判,特朗普放话:将被单方面加税
-
湖南怀化舞水河近期出现大量死鱼,当地回应
-
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白宫急了:这是政治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