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间谍指控被撤销,华裔教授陈刚首发声:原本“还相信美国政府”
最后更新: 2022-01-25 20:57:54【文/观察者网 鞠峰】
“我们都是输家,对吗?”陈刚说。
距离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知名华人教授陈刚被捕已过去1年。美国司法部于上周四(1月20日)撤销了对他的犯罪指控。1天后,陈刚回到了他在MIT的实验室。冤罪被洗刷,这位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收获了大量拥抱和祝贺。
陈刚接受了《纽约时报》3个多小时的深度采访,吐露心声。这是他对所谓“间谍罪”首次公开发声,披露了大量细节经过。
那是2021年1月14日清晨6点半,时年56岁的陈刚在家里泡咖啡,十几个特工突然登门,叫醒他的妻子女儿。妻子眼睁睁看着他被拷走时,他很想“用中文对妻子大喊”不要再和FBI的人交涉了,因为这时候“说出的任何话,都可能对她不利”。下午被释后,他在回家的车上“全身颤栗”。
陈刚介绍,去年9月,美国政府提出一项交易,政府将放弃对他的刑事指控,作为交换,他需要承认和中国有某些联系。陈刚拒绝了,“因为我没做错任何事。”
“没什么好祝贺的,”陈刚说,“这只是一段悲伤的故事,对这个国家(美国)来说的一场辛酸事。(It's just a sad history, sad for the country.)”
25岁移民美国、2000年入籍的陈刚说,“政府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但到头来,你却被当成一个间谍,这让你心碎,让你绝望。”
在这片曾经刮起麦卡锡主义风暴的土地上,陈刚极度担忧地表示,他以前在MIT工作期间,还经常劝阻那些被招募的科学家把研究成果带出美国,但现在他“不确定会不会再这么做”。
陈刚回忆,在灾祸降临前,他和同事们看到别的科学家被政府逮捕,还会惊讶地讨论“哇,某某竟然做出这种事”。
“你看,(原本)你还是相信政府的。(You see, you tend to believe in government.)”陈刚说。
“这个国家必须醒来,我们正在‘自杀’,”陈刚呼吁。
陈刚首次就所谓“间谍案”发声 图自美媒
“都是输家”
据《纽约时报》24日报道,陈刚已经收到一些邀请。同事们问他是否要恢复工作,加入有资助的研究当中。
“谢谢,不了。”
陈刚这么回答同事们。在经历磨难的一年后,他对美政府资助的研究敬谢不敏。
陈刚被捕后,美司法部官网消息显示,美国工程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陈刚因未能向美国能源部披露其在中国的工作和获得的奖励而被起诉和逮捕。
根据指控文件,陈刚是美籍华人,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担任MIT帕帕拉多微纳米工程实验室主任和固态太阳能热能转换中心主任。大约从2013年开始,他在MIT的研究已经获得了美国联邦机构授予的1900多万美元的资助。
多个公开场合,陈刚被控诉“忠诚于中国”——在麦卡锡主义沉渣再起的大环境下,这样的指控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美国司法部文件显示,自2012年以来,陈刚在中国担任了多项职务,目的是通过提供建议和专业知识,促进中国的科技发展,并获得经济回报。自2013年以来,他据称接受了大约2900万美元的外国资金,包括来自中国南方科技大学的1900万美元。
陈刚博士的研究领域是热传导,他希望研发一种半导体,将汽车尾气中的热量转化为电能,或者开发一种可以给身体降温的服装面料。
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陈刚教授 图片来源:MIT网站
而现在,回到MIT的陈刚不清楚他是否能再安心地申请美国政府的资金,用于自己的研究事业。
“你努力工作,成果不俗,建立了个人声誉,”陈刚对《纽约时报》说,“(美国)政府得到了他们想要的,对吧?但到头来,你被当成一个间谍,这让你心碎,让你绝望。”
上周,美司法部撤销了对陈刚的指控。检察官宣布,他们收到的最新消息显示,陈博士没有义务披露与中国机构的联系,这削弱了本案的基础。
“我们明白,我们的起诉决定对一些人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检察官雷切尔·罗林斯(Rachael Rollins)说,“作为美国检察官,我将始终鼓励同事们在诉讼的每个阶段,持续而严格地进行这种审查。 今天案件的撤销,就是这个过程的结果。”
《纽约时报》称,陈刚案的撤诉标志着美政府所谓“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的“挫折”。这项臭名昭著的计划由特朗普政府在2018年发起,为防止中国从事“经济间谍”,以及所谓“窃取科研成果”。
这项计划中被迫害的许多华人学者被证明并没有从事这些活动。因此美国政府职能控诉他们“未能在申请拨款时披露与中国的联系”。批评人士称,这项计划在华裔科学家中灌输了一种无处不在的恐怖气氛。
陈刚称,去年的经历是“极度痛苦、极度幻灭”的。
据他介绍,近几个月,美检察官提出一项交易,政府将放弃对他的刑事指控,作为交换,他需要承认和中国有某些联系。陈刚说,他拒绝了,“因为我没做错任何事。”
25岁移民美国、2000年入籍的陈刚对《纽约时报》补充说,在麻省理工工作期间,他经常劝阻那些被招募的科学家们把研究成果带出美国。对于美国科学家们的指控让他深感震惊,他说,他不确定自己会不会再这么做。
“我不知道我是否可以给出同样的建议,”他说,“我不知道事态将如何发展。我认为这个国家必须醒来,我们正在‘自杀’,这是真正的自杀行为,对吧?”
“我们都是输家,对吗?”陈刚说,“我的声名毁于一旦,我的学生、博士后们的职业生涯都因此改变。他们转到MIT其他的小组,甚至离开美国。损失无法统计,不可估量。”
标签 陈刚- 责任编辑: 鞠峰 
-
鸠山由纪夫:衷心祝愿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
2022-01-25 20:49 中日关系 -
美国都“发紫”了 美媒却忽悠中国说…
2022-01-25 20:36 -
俄提议亚投行投资其近120亿美元项目,包括中欧“子午线”高速
2022-01-25 20:03 俄罗斯之声 -
中方是否考虑从布基纳法索撤侨?外交部回应
2022-01-25 19:45 非洲之窗 -
布林肯又扯上中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2022-01-25 19:35 中美关系 -
中亚五国领导人热切期待来华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2022-01-25 18:35 北京冬奥会 -
习近平主持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
2022-01-25 18:06 中国外交 -
乌方回应“美撤离外交人员”:基辅比美国更安全
2022-01-25 16:57 乌克兰之殇 -
柬埔寨国王将出席冬奥开幕式
2022-01-25 16:28 北京冬奥会 -
外交部回应德国海军总监涉华言论:典型的宗教极端言论
2022-01-25 15:54 -
习近平即将主持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
2022-01-25 15:52 中国外交 -
德澳也要撤人,乌克兰:太仓促了
2022-01-25 15:48 乌克兰之殇 -
美媒把这事当“温情励志故事”报道,评论翻车
2022-01-25 15:25 美国一梦 -
乌克兰警告冬奥选手:不要跟俄罗斯人合照
2022-01-25 14:46 北京冬奥会 -
韩国会议长将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2022-01-25 12:01 三八线之南 -
麦克风还开着,拜登脏话脱口而出…
2022-01-25 11:40 美国政治 -
韩国总统候选人再行“跪拜大礼”
2022-01-25 11:30 三八线之南 -
反华议员牵头“声援”立陶宛:700名议员,仅40人签字
2022-01-25 11:05 -
欧盟:向乌克兰提供12亿欧元紧急援助
2022-01-25 10:58 乌克兰之殇 -
立陶宛出售CIA在该国“黑窝”
2022-01-25 10:58 欧洲乱局
相关推荐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378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32“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59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07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2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
“中国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终结”
-
“接到指示,美情报机构加强搜集力度”
-
“双方出动125架战机,交火距离一度超过160公里”
-
门票价格从10元上涨到85元?西安碑林博物馆回应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