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立陶宛维尔纽斯事件,戈尔巴乔夫遭遇害者家属起诉
【文/观察者网 张照栋】
据“今日俄罗斯”1月16日报道,当地时间1月13日,正值立陶宛“维尔纽斯事件”31周年之际,事件中6名死者的家属对前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提起诉讼,要求追究其在“维尔纽斯事件”中的责任,并要求他支付赔偿金。
对此,立陶宛司法部表示,俄罗斯方面已拒绝了立陶宛提出的就‘1月13日事件’审问戈尔巴乔夫的请求。
报道截图
上世纪80年代末,戈尔巴乔夫就任苏联领导人后开展了一系列并不成功的改革,再加上国际局势的变化,波罗的海三国内部的民族情绪和独立意识不断发酵增强。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民族主义组织“萨尤基斯”在最高苏维埃选举中获胜后,宣布脱离苏联独立,更名立陶宛共和国。立陶宛就此成为第一个从苏联独立出来的国家。
此事招致苏联制裁,包括空降兵、装甲兵、内务特种部队在内的苏军在苏陆军总司令瓦连尼科夫大将的统一指挥下,控制了立陶宛首都党政机关的办公大楼,并且收缴了立陶宛人手中非法拥有的武器,此外苏联还完全切断了对立陶宛的石油和天然气供应。直至当年6月底,苏联才部分取消了对立陶宛的制裁。
1991年1月,立陶宛境内出现未经批准的抗议活动,数千名要求独立的活动人士聚集在首都维尔纽斯的广播电台、电视塔等重要建筑周围。1月13日凌晨,苏联派遣特种部队前往镇压,双方在立陶宛电视塔附近的冲突中爆发流血事件,造成14人死亡(其中一人死于心脏病发作),600多人受伤。
1991年1月11日至12日,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的苏联伞兵 图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当地时间1月13日,1991年“维尔纽斯事件”发生31周年之际,当年死在冲突中6名死者的家属向法院提起诉讼,追究当时在任的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责任,并要求其支付赔偿金。
死者家属的一份声明称,“我们提供了证据,证明当时的总统控制着军队,但他没有采取行动阻止这一有计划的犯罪行动,也没有在这一国际犯罪行动被执行时制止。”
“很明显,如果没有戈尔巴乔夫的协调,军方不可能采取这些行动。”此次诉讼的组织者罗伯塔斯·波维莱蒂斯(Robertas Povilaitis)说道,他的父亲是“维尔纽斯事件”的死者之一。
波维莱蒂斯在接受立陶宛门户网站“15分钟”采访时表示,“(案件)刑事诉讼结束了,其中一些谋杀案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已被定罪,这是非常重要的,但对最高级别领导人的责任审判还不够。”
1991年,立陶宛维尔纽斯电视中心前 图源:《莫斯科时报》
波维莱蒂斯声称,“如果不考虑最高领导人的责任,正义就是不完整的。”死者家属在一份声明中也明确说道,这一法律行动“旨在让苏联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对1月13日的事件负责。”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维尔纽斯事件”发生后,戈尔巴乔夫曾表示自己是事后才知道出事的,是立陶宛当地的一名军事指挥官下令使用的武力。
这并非戈尔巴乔夫首次因为“维尔纽斯事件”被告上法庭。早在2016年,立陶宛维尔纽斯地方法院就裁定,这位前苏联人应该站在审判台上。该法院主审法官称,任何掌握有关此案重要信息的人都可以被传唤为证人。不过,这场指控最终以失败告终。
而波维莱蒂斯等死者家属对戈尔巴乔夫的最新指控也是前景渺茫,“15分钟”网站报道称,“立陶宛司法部宣布,俄罗斯拒绝了立陶宛提出的审问戈尔巴乔夫的请求。”
戈尔巴乔夫 资料图
近年来,立陶宛方面一直在追究清算1991年“维尔纽斯事件”中前苏联官员的责任,立陶宛法院先后一共裁定67位前苏联官员犯有战争罪,但他们大部分都缺席立陶宛的法庭审判。
除了几名在苏联时代任职的立陶宛官员被法院判定参与暴力镇压而被监禁外,其他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前苏联官员并没有被此事影响,包括在2020年去世的前苏联国防部长德米特里·亚佐夫(Dmitry Yazov)。2019年,立陶宛法院裁定亚佐夫因“实施苏联侵略”而犯有战争罪和反人类罪,他在缺席的情况下被立陶宛法院判处10年监禁。
德米特里·亚佐夫 图源:俄新社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张照栋 
-
美“人质劫持”事件嫌犯为英国公民,英外交大臣发声
2022-01-17 10:41 美国枪击案 -
俄总统新闻秘书警告:美新一轮制裁恐将引发俄美断交
2022-01-17 09:37 乌克兰之殇 -
“此内容目前不可用”脸书屏蔽俄罗斯代表团在维也纳谈判的官方页面
2022-01-17 08:46 -
如果欧洲学习中国的防疫,我姐姐就不会得新冠
2022-01-17 08:16 -
中企负责人:40名中国员工无生命危险
2022-01-17 07:59 -
中国向叙利亚紧急援助的4270吨大米已全部抵达
2022-01-17 07:54 叙利亚内战 -
美国新增确诊35.6万例、死亡634例
2022-01-17 07:2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俄罗斯:没有任何国家希望得到美国的所谓“帮助”
2022-01-17 07:03 -
外交部:愿应汤加要求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援助
2022-01-17 06:41 中国外交 -
约翰逊发起自救行动,代号“拯救大狗”…
2022-01-16 22:34 不列颠 -
武契奇批澳大利亚:自取其辱!
2022-01-16 22:19 -
-
中国驻汤加大使馆:初步核实,暂无中国公民伤亡报告
2022-01-16 19:41 -
中伊启动25年全面合作协议,外媒紧盯
2022-01-16 17:06 伊朗局势 -
新西兰:无法联系汤加首相,准备派海军舰艇
2022-01-16 16:41 极端天气 -
德约科维奇最终被驱逐出境,无缘澳网
2022-01-16 16:16 -
遭洗劫的洛杉矶铁路段,又出事了
2022-01-16 15:57 美国一梦 -
CNN:中国加强防疫,美国赴华航班可能全部停飞
2022-01-16 15:5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纽约亚裔女子被推下地铁站台,遭碾压当场死亡
2022-01-16 14:25 -
汤加全境失联,受灾情况无法评估
2022-01-16 14:19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0“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68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27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5“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3最新闻 Hot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