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项目团队计划建“地球黑匣子”:记录人类应对气候危机全过程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近年来,气候问题成为全球重点议题。据路透社12月7日报道,日前有一些澳大利亚科学家和艺术家计划发明一种“坚不可摧”的存储设备,用来记录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危机的情况,希望全世界能为地球的未来负责。
澳大利亚最大的营销传播公司“Clemenger BBDO”和塔斯马尼亚大学参与了这一项目,它们发布了一份声明表示,受飞机飞行记录器(黑匣子)的启发,它们将于2022年在塔斯马尼亚偏远的西海岸建造“地球黑匣子”(Earth's Black Box),因为那一地区不仅地质稳定,在地缘政治层面也相对稳定。
上个月,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刚刚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大会还达成了一项《格拉斯哥气候协定》,使得《巴黎气候协定》中所写“将全球变暖尽可能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的希望得以延续。
“地球黑匣子”项目团队的负责人提到,建造该设备旨在为世界提供丰富的气候变化数据,为后代留下可供吸取的教训,特别是让一些国家的领导人们担负起气候问题的责任。然而,事实上,澳大利亚恰恰长期被认为是在气候问题上最不负责任的“落后国家”之一,其总理莫里森10月末发布的一项所谓的“净零碳排”政府计划,就被外界抨击是一场“骗局”。
路透社报道截图
据报道,“地球黑匣子”长10米,是一个形似钢铁巨石的结构体,将由太阳能和热能为其提供动力,而设计它的初衷是为了抵御自然灾害。
将该设备和互联网相连接,可以使用一种算法定期收集和气候变化相关的500个指标性数据,并自动存储。此外,它还将装满存储驱动器,其中包含平均气温和全球能源消耗等于气候变化相关的数据。
报道称,依靠厚厚的钢铁外壁、电池存储以及太阳能电池板,“地球黑匣子”的开发商表示,这个和城市公交车差不多大小的结构体将不会因为气候危机本身而被摧毁,且会比人类寿命更长。
虽然“地球黑匣子”的建造工作预计将要到明年才能完成,但自今年11月COP26大会举行以来,该设备的硬盘驱动器已经开始记录基于算法的各项数据。
“地球黑匣子”设计图 图自社交媒体
“Clemenger BBDO”的执行创意总监吉姆·柯蒂斯(Jim Curtis)介绍了这个黑匣子的创意想法,他说:“‘地球黑匣子’是一个结构体和设备,它将记录人类走向或远离即将到来的气候灾难的每一步。”
“如果最坏的情况发生了,即我们作为一个文明,因为气候变化而崩溃,这个坚不可摧的匣子将会在那里记录每一个细节。所以无论是谁离开了,或者谁后来找到了它,都能从我们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柯蒂斯表示,这个“地球黑匣子”不仅将为世界提供丰富的气候变化数据,其记录下的信息将有助于对领导人们问责。“数百个与地球健康相关的数据集、测量值和相互作用将被不断收集并安全地存储,以后后代使用。”
“这个匣子将成为坚不可摧的独立账本,记录我们星球的‘健康状况’。”参与该项目的艺术团队“Glue Society”的艺术家兼总监乔纳森·克尼伯恩(Jonathan Kneebone)也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我们希望它能让领导人们承担起责任,并激发更广泛的人群采取行动和做出反应。”
“地球黑匣子”设计图 图自社交媒体
虽然这些澳大利亚科学家和艺术家提出了建造“地球黑匣子”的设想,并希望借此让领导人们担起责任。但事实上,在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重大议题上,澳大利亚被普遍视为是不负责任的“落后国家”。澳大利亚的人均排放量在全球居于前列,在承诺减少碳排放方面,该国长期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气候政策也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
10月26日,在前往英国参加COP26大会之前,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公布了一项“姗姗来迟”的政府计划,承诺本国到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目标,并将2030年的碳排放预期更新至30%至35%之间。
虽然莫里森吹嘘这一计划是能让澳大利亚到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的切实可行方法,但该计划显示,有近三分之一的减排任务是通过未指明的“技术突破”(technology breakthroughs)和“全球趋势”(global trends)实现的,另外20%的减排任务则将通过未解释清楚的“抵消”(unexplained offsets)实现。
莫里森公布澳大利亚减排目标 澳大利亚天空新闻网视频截图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公布了气候政策的计划目标,但澳政府拒绝公布支持该计划实现的预测模型以及细节,莫里森只是声称“以后终究是会公布的”。对此,澳国内反对党工党指责莫里森政府,称这一计划只是为了迎合当前“气候变化氛围”的一场“骗局”。
一些气候领域的科学家和组织也都认为,莫里森政府的这一气候目标计划“空洞”、“缺乏细节”、“无效”、“骗局”、“绝对不可能”实现所制定的目标……将这种计划带到COP26大会上,只会加深外界对于澳大利亚在气候问题上是“落后者”和“骗子”的印象。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和天然气出口国之一,澳大利亚长期以来却一直拒绝采取碳中和目标。CNN此前在报道中曾指出,由于不削减煤炭产量,澳大利亚近年来其实正在“自食恶果”,该国须对未来的干旱、高温、山火和洪水等气候灾害做好准备,随着地球暖化,这些灾害将变得更加频繁和严重。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熊超然 
-
美军最高将领炒作:中国想修改世界规则
2021-12-08 15:14 中美关系 -
美众议院通过7680亿美元国防法案,加码“威慑中国”
2021-12-08 14:45 美国政治 -
英国政府又让乱港分子失望了
2021-12-08 14:17 香港 -
耿爽:南海仲裁案系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中方不接受所谓裁决
2021-12-08 14:13 南海局势 -
德国对华态度,又软了?
2021-12-08 11:36 德意志 -
澳方宣布不派官员出席北京冬奥,中使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2021-12-08 11:03 中国外交 -
阿联酋:明年起,一周工作4.5天
2021-12-08 10:45 -
-
美国安顾问扬言:采取一切行动确保永不发生“武统”
2021-12-08 09:38 台湾 -
立陶宛输华商品,闯过一关又遇一关?
2021-12-08 09:31 -
视频2小时!拜登威胁制裁,普京:北约需承诺不东扩
2021-12-08 09:29 乌克兰之殇 -
美国新增确诊13.2万例、死亡1868例
2021-12-08 09:1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派对后,西班牙70多名医护人员阳性
2021-12-08 09:1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卡舒吉案嫌疑人在法国机场被捕,沙特:你们抓错了
2021-12-08 08:55 疑案追踪 -
驻英使馆:美国举办“民主峰会”不过是“内病外治”
2021-12-08 08:13 -
中使馆:背负巨量“民主赤字”的国家有何资格充当“民主判官”?
2021-12-08 07:10 美国政治 -
拜登普京举行视频会晤:不应忘记二战时的牺牲
2021-12-08 06:57 -
我赴刚果(金)维和医疗分队利用人工智能系统快速有效诊断疟疾
2021-12-08 06:56 非洲之窗 -
“美国维持乌克兰紧张局势只会强化中俄战略协作”
2021-12-07 23:33 观察者头条 -
真铁杆?美议员辞职给特朗普新公司当CEO
2021-12-07 23:00 美国一梦
相关推荐 -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评论 48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评论 247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评论 172“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评论 151“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评论 177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