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输”一“赢”,逼着拜登对华强硬?
最后更新: 2021-11-07 00:12:52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拜登政府而言,美国国会通过1.2万亿基建法案是一个“锦上添花”的好消息。如果拜登能赶在二十国峰会(G20)召开之前拿到这个议案,可能带来更大的加分,有助于提升拜登在峰会上的话语权。
但需要注意的是,要想带领美国经济全面实现复苏,对拜登来说仍然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这项任务具体要实现三个方面的目标:
第一,对新冠疫情实现有效的管控。
这里有三个条件,其一是预期新冠病毒自身的演变朝向弱化而非强化疫情的方向演变;其二是预期辉瑞最近拿出的新冠治疗药物,确实能够在可接受成本下实现有效治疗;其三是伴随季节变化,新冠疫情能够持续进入下行通道,尤其是死亡人数方面,最好能够自行快速衰减。
第二,通过基建计划的有效投资,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复苏,拉动国内经济,尤其是在实质性降低失业率、提高劳动参与率、降低通货膨胀率方面,拿出更好的数据。
基建计划的通过,的确可以带来短期的政治声望,但是中长期,还是要看今年年底到明年第一季度,整个计划的执行情况,以及是否能够可持续地拉动美国经济进入复苏增长的轨道。
目前来说,尽管十月份的就业数据喜人,但是仍然没有收复从2020年2-4月期间开始因为新冠疫情等原因失去的就业岗位,10月失业率总体从4.8%降低到了4.6%,但是女性失业率从4.2%升到了4.4%,非洲裔美国人失业率则稳定在7.9%。考虑到民主党票源的分布,拜登政府如果要通过经济复苏和就业增长来转化为中期选举中的投票,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第三,有效管控美国债务问题,在宏观金融政策上解决潜在的结构性风险问题,实现某种温和的着陆。
2021年9月美国的年化通货膨胀率是5.4%,大致比美联储预设目标高出一倍。当然,美联储的基本表态是当前美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企是短期现象,其缩表计划等没有超出市场预期;但是另一方面,美国联邦政府负债达到上限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而拜登政府又把大量政治筹码压在了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的支出增加方案拉动经济的效能上,如何保障美国债务上限带来的问题能够在后面的时间里平稳落地,考验拜登政府的执政能力。
在民主党人输掉了佛吉尼亚州州长选举之后,拜登的执政团队,以及民主党,已经日趋明确的感受到了来自美国民众的不满,并且这种不满在政治上对拜登执政的冲击,对民主党在2022年国会中期选举中的冲击和挑战,也已经展现出了非常明确的迹象。
除非能够在经济复苏等问题上给出让美国民众满意的回答,否则,仅仅依靠这一轮通过的基础设施建设法案,拜登政府难以真正有效应对共和党在国会中期选举中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尤其是考虑到美国政治历来的传统,执政党通常在中期选举中表现不佳。
“竞选困境下,拜登可能对华更加强硬”
就在拜登拿下这场“胜利”的几天前,被视作中期选举“风向标”的弗吉尼亚州长选举失利,对整个民主党造成了不小的打击。《华盛顿邮报》报道认为,这次让民主党人不知所措的失利,在某种上也成了民主党各派合作推动议程的催化剂。
除此之外,有分析人士认为,民主党的地方选举受挫还可能对拜登的外交政策造成进一步的影响。香港《南华早报》5日援引部分中方分析人士的话指出,民主党在弗吉尼亚州州长选举中遭遇的挫折,可能会加大拜登面临的外交政策压力,进而对华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
《南华早报》:民主党的竞选困境会影响拜登的对华政策吗?
“选举结果对民主党来说是一次严重挫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美问题学者陆翔(音)表示,“在民主党处于弱势的情况下,拜登有可能出台更加混乱的政策。”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认为,由于民主党在弱势的背景下,预计白宫将继续对华采取强硬立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刁大明同样指出,“目前的形势对民主党来说很艰难,选举结果可能会对明年的美国中期选举产生影响。”他补充道,除了国内经济数据持续疲软,拜登在阿富汗等外交政策上的混乱,直接影响到了拜登的民意。现在,拜登正面临国内外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其对中国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
如今,一场拜登好不容易讨来的胜利,究竟对拜登政府有着怎样的意义,又是否会影响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尚未可知。
“拜登是否会在明年中期选举前对华采取强硬立场,非常值得关注。”刁大明说。
中国没兴趣陪美国玩“政治游戏”
沈逸认为,当前中美关系确实处于比较微妙的阶段。从美国的视角看,主要的特点是:对美国总体利益正确的选择,是推动中美关系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从而让中美之间在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全球重大议题等方面,实现有效的务实合作,这有助于美国经济的复苏,提升美国民众的福祉,推动美国回到真正的多边主义,恢复美国最看重的所谓国际社会中的领导力。
但是,这要求美国政府有政治勇气和担当,愿意做出正确的选择。而承受来自国内政治反对力量的批评与指责,甚至愿意为了美国的中长期利益,在美国高度撕裂的竞争性政治环境中,暂时遭受一些短期挫折。
更直白地讲,如果真的是为了美国经济和国家利益的长期发展,拜登政府就应该努力完成中方在天津会谈时给出的两份清单,一共26项要求;就应该遵守中国给出的3条底线。
沈逸指出,具体做法上,就是消除特朗普政府增加的关税,把在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政府用违反基本商业规则的方式放入实体清单的中国企业(以华为为代表)从清单中移除;取消对中美正常人员交往的干扰和骚扰;停止违反中美两国在实践中已经达成过的默契,放弃对中国国内问题的那些近似莫名其妙的指手画脚。这些改变,能够让中美在抗击疫情、经济复苏、供应链重构、全球贸易规则升级、宏观金融政策协调、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国际重大热点问题上实现有效合作,真正实现“和则两利”。当然,这对拜登政府的政治勇气和决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从实践看,拜登政府团队内,贸易和商务,财政,以及气候减排等部门和相关负责人,其实已经明确释放出了中美两国“和则两利”的信号,这是由这些部门等的工作性质所决定的;而另一方面,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国家安全事务顾问沙利文,则成为了所谓“鹰派”的代言人,近日频打台湾牌。但是这种鹰派,与其说是反映了美国的国家利益需要,不如说反映了俩人为自己谋求未来政治筹码的小算盘。
沈逸形容,拜登是一个在华盛顿政治圈生存了数十年的“巨鳄”,但是这也多少赋予了拜登总统“长袖善舞,多谋少断”的“和稀泥”的行为风格。但是作为美国总统,作为美国掌握行政系统最高权力的国家领导人,这种风格可能是某种意义上的灾难,会导致拜登错过窗口期。
在中美关系上,美国总统不会因为对中国做出强硬表示就自动在国内政治上得分,那只是部分反华媒体制造出来的假象;真正的问题在于,要通过做出强硬的表示,从中国这边拿到实质性的回报,才能真正得分,尤其是在选举中实质性的得分。如果中国没兴趣配合美国玩这种本质上非常幼稚的政治游戏,那么很显然,拜登不仅没法得分,而且还会失分。
最近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有记者问中国外交部,关于中美领导人视频峰会的事情,中方的回应非常耐人寻味。很显然,中国已经反复说明,没兴趣配合美国这种纯粹基于国内政治算计对中美关系有百害无一利的表演;美国不可能指望一边损害中国的核心利益,或者对中国的核心利益构成持续性的威胁,又一边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的一样与中国展开持续的合作,而且还能从中收获最大化的国内政治利益。
同时,要明白的一件事情是,美国老百姓也不是傻子,其投票行为本质上仍然是看自己从美国政府的政策中得到了多少收益;没可能因为纯粹的嘴炮,就改变自己的投票行为。
拜登也非常清楚这一点,当然根据他表现出来的那种“黏糊糊”的性格,喜欢反复进行政治精算的行为模式,后续中美关系确实会面临一些考验。核心特点是美方可能同时通过不同部门,向中方以及外界,释放矛盾甚至完全相反的信号。这么做,对中国当然有挑战,但是真正会遭受损失的还是美方自己。
沈逸预测,以相对谨慎乐观的立场来说,未来中美关系可能还是应该朝着渐进改善,务实改善,弹性改善的方向发展。毕竟,谋求双赢,还是可以成为中美双方在实践中遵循的共识和底线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刘程辉 
-
俄白联盟“快进”,“再造苏联”?
2021-11-06 22:19 观察者头条 -
美国18年来最严重演出事故:音乐节发生踩踏致8死300伤
2021-11-06 18:28 -
日本教授:六成受访者认定我们会协防台湾?误会大了…
2021-11-06 18:26 台湾 -
阿富汗婴儿被交给美军,半个小时后就失踪了至今未找到
2021-11-06 15:53 阿富汗 -
历经数月,美国1.2万亿美元两党基建法案终获众议院通过
2021-11-06 15:48 美国政治 -
新研究:六成南亚血统人携带高危基因,新冠死亡风险翻倍
2021-11-06 15:2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辉瑞新冠口服药“疗效惊人”,市值暴增1700亿
2021-11-06 15:2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民调:反对赦免他两的韩国民众已不足五成
2021-11-06 15:12 三八线之南 -
日媒:林芳正将出任日本外相
2021-11-06 14:16 日本 -
被指是五眼联盟“薄弱环节”,她的回应又提中国
2021-11-06 13:41 -
中国病死率仅澳1/63,澳媒发现“坚持清零”好处
2021-11-06 13:1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国新增确诊91398例、死亡1708例
2021-11-06 11:16 美国一梦 -
阿塔最高领导人发文警告“内鬼”
2021-11-06 11:03 阿富汗 -
欧媒群嘲约翰逊COP26表现:就像个小丑,想搞笑却没人笑
2021-11-06 09:47 不列颠 -
西班牙外交大臣:中国是亚洲和全球事务中的决定性力量
2021-11-06 08:58 中国外交 -
白宫:未考虑重开中美总领事馆
2021-11-06 08:50 中美关系 -
德国绿党:联合组阁谈判进展不佳
2021-11-06 07:53 德意志 -
安理会:对埃塞北部军事冲突扩大加剧深表关切
2021-11-06 07:20 -
白宫:确诊助手未与拜登密接
2021-11-06 07:20 美国一梦 -
美国“言论自由”大旗,又倒一面
2021-11-05 22:36 外媒看中国
相关推荐 -
“对华干邑出口下跌60%”,法国外长计划访华 评论 59一场数学竞赛背后的中俄科技与教育合作 评论 34澳大利亚有心追赶,“但中国控制着价格” 评论 57普京一脚把球踢回去了,特朗普这次接得住吗? 评论 83美俄通话,“乌克兰在菜单上” 评论 199最新闻 Hot
-
“对华干邑出口下跌60%”,法国外长计划访华
-
“外资创纪录半年抛售近290亿美元印股,资金流向中国”
-
“美俄周日继续谈,要弄清楚这些细节”
-
一场数学竞赛背后的中俄科技与教育合作
-
埃尔多安主要政敌被拘,土耳其金融市场剧震
-
“向中国学生关闭大门会削弱美国领导地位,别弄巧成拙”
-
为应对美国钢铁关税等打击,韩国想了个法子
-
澳大利亚有心追赶,“但中国控制着价格”
-
普京一脚把球踢回去了,特朗普这次接得住吗?
-
8万页!“有人要失望了”
-
加沙女孩:妈妈,我想死,在天堂能长出头发
-
“中国此举令人惊讶,底气来自‘猪肉长城’”
-
万斯开喷:这玩意专“毒”西方人
-
“美企重返俄罗斯将非常困难,最好的选择是…”
-
“MAGA希望万斯竞选下届总统”
-
跨性别者参军禁令,也被叫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