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前大臣:为什么日本解决少子化问题毫无进展?
(观察者网讯)由于新冠疫情蔓延,日本暂缓结婚或怀孕的人越来越多,这正在加快日本的少子老龄化进程。日本2021年的出生人数有可能低于80万人。日本经济新闻针对正式迎来人口减少社会的日本的未来和应对措施,采访了日本前厚生劳动相柳泽伯夫。6月1日刊登了采访的主要内容。
日本前厚生劳动相 柳泽伯夫
柳泽伯夫:2007年担任厚生劳动相时,因为我说了“女性是生育机器”的言论而受到批评。当时我在演讲中介绍了育龄女性减少的情况,并强调了少子化问题的严重性,但很多人露出不明白的表情。为了让人更容易理解,我把女性比喻成机器进行了解释。我有两个女儿,因此我对结婚或生育的女性缺乏政策性支持的情况十分了解。虽然那是一种带有危机感的表现,但这样的比喻并不恰当。
但后来的日本正如我所担忧的那样,育龄女性的数量进一步减少。虽然出生率有些许好转,但出生人数却一直在下滑。令人遗憾的是这证明我的认识是正确的。
日本的少子化对策多年来未能产生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日本政府一味设置对策的指挥塔。我担任厚生劳动相时,也是在3年前被任命为负责少子化问题的特命大臣。结果导致之前一直在福利保健、劳动以及少子化对策方面负责重要领域的厚生劳动省无法充分开展工作。
令人感到讽刺的是,正是因为日本政府为大力应对少子化问题而设置的指挥塔才使得真正需要的政策无法落实。虽然设置指挥塔是向日本国民传递“(政府)正在努力采取措施”这一信息的有效方法,但不可能起到作用。所谓政府机关,重要的是拥有遍布全国各地的权限和人员。例如日本财务省在各地设有税务署,经济产业省在各地设有经产局。这样才能真正地把政策落到实处。
这对于现在的日本政府也是一样。虽然据说政府将设立儿童厅,但我对其效果并没有多大期待。我觉得结果可能会像过去设置少子化特命大臣一样。
少子化对策未能产生效果的第2个主要原因是,虽然年轻人对解决少子化问题起到重要作用,但日本政府并没有出台政策为年轻人创造稳定的工作岗位。据说现在有4成年轻人属于非正规雇用。如果是专业技术职位等,本人接受的话还好,但本人并没有意愿的非正规雇用越来越多。在这种不稳定的状况下,日本年轻人不可能考虑结婚或育儿的事情。
支撑着被称为“日本第一”时代的是终身雇用和年功序列等日本式的雇用惯例。日本现在把这些一下子全扔掉了。虽然已经开始讨论提高最低工资,但仍然不够。除了目前的工资水平之外,能不能指望将来薪资的上涨也很重要。
日本的少子化对策没有取得进展,估计今后人口还会继续减少。在人口减少社会,日本的金融市场会如何呢?为了让家庭平衡持有金融资产,虽然提倡“由储蓄转向投资”,但并没有多大成效。这也源于不稳定的就业环境。在家庭收入不稳定、人人都要担心几个月后生活的情况下,根本不会考虑几年乃至几十年后的投资,即使要投资也是追求眼前利益的短期交易。而金融市场需要的不是这样的投资,而是抱着支持心仪企业的心情实施的长期投资。
还存在一个背景,那就是日本人普遍没有投资会变成财产的意识。德国曾经储蓄也很多,但现在资金比日本更多用于投资。这是政策发挥了作用。据称,在将德国电信民营化时,政府一边宣传“股票会成为国民的财产”,一边出售德国电信的股票,德国国民就此开始将股票视作是自己的财产。日本也曾公开发行过NTT的股票,但日本政府只考虑如何卖高价偿还国债。
今后,通过人口增长带动经济增长已经无望。人口的迅速增长应该被认为只是战后一段时间偶然发生的事情。日本人口即使减至7000万~8000万人,也会跟德国、英国和法国等差不多。这些国家一直保持着大国的影响力。从这个意义来讲,有效利用有限的人才至关重要。
正是因为到了这种时代,企业要想扩大业绩,要想被选为投资对象,把利润回馈给员工才更加重要。只是根据自己需求用完就抛弃员工的企业不会被接受。我期待有企业放弃成为少子化原因的非正规雇用,并且这样的企业越来越多,从而形成“如果以非正规的恶劣条件招聘,就招不到人”的局面。
- 责任编辑: 李天宇 
-
又一世卫赴华专家发声:中国被误解了
2021-06-01 14:3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王毅:中方支持中国企业与匈探讨联合灌装及生产疫苗
2021-06-01 14:19 中国外交 -
“打疫苗,抽奖送一套房”
2021-06-01 14:1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不参与制裁中俄,这不叫搞平衡”
2021-06-01 11:56 -
“意大利允许沃达丰有条件使用华为5G设备”
2021-06-01 11:39 华为 -
各国发现的变异毒株有名字了
2021-06-01 10:2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德国检察院:向中国使馆扔燃烧瓶的中国籍男子被提起公诉
2021-06-01 10:27 德意志 -
习近平向叙利亚当选连任总统巴沙尔致贺电
2021-06-01 10:08 中国外交 -
“美国丹麦,出来解释下”
2021-06-01 09:35 棱镜监听门 -
法德要求美国和丹麦解释监听事件
2021-06-01 08:45 棱镜监听门 -
美国新增确诊6848例、死亡140例
2021-06-01 06:5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印度2020-2021财年GDP为-7.3%,为40多年以来“最差”水平
2021-05-31 23:20 -
数十人死、军队出动、联合国发声...这个南美国家怎么了?
2021-05-31 22:14 -
土耳其庆祝征服君堡568年 圣索非亚大清真寺上投射苏丹形象
2021-05-31 20:49 奥斯曼之春 -
“全打中国疫苗”的巴西小城,现在怎么样了?
2021-05-31 18:5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这俩总理见面,话题果然绕不开中国
2021-05-31 18:38 -
劳工每月加班时间达229小时...美国知名轮胎商在马来西亚被告了
2021-05-31 18:35 美国一梦 -
仅隔一周,瑞安航空客机又受威胁迫降
2021-05-31 18:04 -
美国利用丹麦情报部门监听,其中还有默克尔
2021-05-31 16:40 棱镜监听门 -
非洲疫苗接种率不足2%,马克龙:愿投资生产疫苗
2021-05-31 16:38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24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91“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5“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29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6最新闻 Hot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错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