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登承诺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美媒泼冷水
最后更新: 2021-04-22 23:20:24【文/观察者网 王恺雯】北京时间4月22日晚8时(当地时间22日上午8时),美国主办的领导人气候峰会以视频形式举行。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22日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此次峰会是拜登就任美国总统以来,中美两国领导人首次共同出席会议,这也引发西方媒体高度关注,有美国学者表示:“在改善两国关系的漫长过程中,这无疑是一个良好的起点。”
习近平在22日的讲话中指出,中方欢迎美方重返多边气候治理进程,中方期待同包括美方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共同为推进全球环境治理而努力。
一如此前美媒报道的,拜登在发言中宣布,到2030年将美国碳排放量较2005年减少50%~52%。他还进一步加码,表示美国到2050年要实现净零排放目标。
不过,拜登雄心勃勃的计划也受到了一些美媒的质疑。《华尔街日报》就指出,从小布什政府退出《京都协议书》到特朗普政府退出《巴黎协定》,美国在气候问题上反反复复,让很多国家都怀疑其所作出的承诺。
拜登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 美媒视频截图
中美领导人共同参会受关注
法新社4月21日报道,拜登此次邀请了包括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内的40名全球领导人。报道称,此次视频会议,也是自拜登就任美国总统以来,中美两国领导人的首次会晤。
报道指出,与特朗普不同,拜登已将气候问题列为优先任务,此次峰会意在纪念华盛顿重返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前线。而没有中美的参与,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找到全球解决方案就不可能实现。尽管政治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但这些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正罕见地寻求达成共识。
香港《南华早报》称,近年来中美关系因一系列问题不断恶化,中国领导人出席气候峰会标志着中美有合作的迹象,也表明中国有意在气候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
英国《卫报》22日提及,拜登上任后,尽管其语气较特朗普更为谨慎,但对华政策未表现出明显改变的迹象,上个月在阿拉斯加举行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也让外界看到了两国间紧张的气氛。不过,在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访华后,中美发表了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22日习近平主席也应拜登之邀出席气候峰会。
宾夕法尼亚大学中国项目主任、专注研究气候政治的斯科特·摩尔(Scott Moore)指出:“在改善两国关系的漫长过程中,这无疑是一个良好的起点。”摩尔认为,虽然中美两国间还有其他系统性问题有待解决,但“这次会晤将稳定两国关系,避免恶化。”
路透社指出,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美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现了共同利益。
“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勇于担当,勠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习近平主席22日在峰会上说。
习近平指出,中方欢迎美方重返多边气候治理进程。中美刚刚共同发布了《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中方期待同包括美方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共同为推进全球环境治理而努力。
拜登政府扩大减排承诺
22日,拜登在峰会开幕式发言中,正式宣布了扩大美国政府的减排承诺:到2030年将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05年减少50%~52%,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
CNN报道截图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拜登在讲话中表示:“美国并没有等待,我们决心采取行动,不仅是我们的联邦政府,我们全国各地的州、城市、大小企业以及各个领域的美国工人。”
他说:“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靠自己解决这场危机……我们必须站出来。”
拜登还表示,应对气候危机是一个“非凡的经济机遇”,“当我谈到气候时,我想到的是就业,在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蕴藏着巨大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在奥巴马执政时,美国曾承诺到2025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05年水平减少26%至28%,拜登的新目标较奥巴马时期直接翻倍。
《纽约时报》22日指出,此次峰会的政治目标很明确,拜登想要证明其前任特朗普应对气候问题的态度是不正常的,他想要宣布“美国回来了”。
一名美国政府高级官员21日晚告诉《纽约时报》,拜登的新目标旨在推动其他国家采取更多行动。《华盛顿邮报》20日也暗示,拜登此举是为“中国、印度、俄罗斯等碳排放大国施压。”
作为世界上最大碳排放国之一,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4月16日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表示,这对于一个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很不容易,“有些国家要求我们把时限再提前,这不现实。”
乐玉成强调,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中国将继续秉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为全球减排行动作出更大贡献。“我们会说到做到,全力争取如期实现既定目标。”
在22日的气候峰会上,习近平主席也指出,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需要中方付出艰苦努力。
美媒给拜登泼冷水
对于拜登政府雄心勃勃的减排计划,CNN 22日指出,尽管这些目标是其重返《巴黎协定》的一部分,但它们不具有约束力,且拜登政府还没有就美国将如何实现这些目标推出具体计划。
《华尔街日报》22日也指出,对于美国在气候问题上做出的承诺,很多国家都表示怀疑,毕竟几十年来,美国的气候政策数次发生重大转变:2001年,布什政府宣布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2017年,特朗普政府又宣布退出《巴黎协定》。
报道还称,自拜登1月上任以来,美国国会在推动美国到2030年实现减排50%目标的立法方面进展甚微,拜登政府也没有正式提出重大的新气候法规,且他的减排目标肯定会受到共和党议员和部分商界人士的批评。
众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卡锡(Kevin McCarthy)此前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美国人不需要武断的承诺,也不需要民主党‘命令与控制’式的方式,这种方式可能会在没有解决全球排放这一真正问题的情况下,削弱我们的经济。”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王恺雯 
-
拜登:美国政府扩大减排承诺,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
2021-04-22 22:13 美国政治 -
鸠山由纪夫:日俄应加强团结,制衡美国
2021-04-22 22:10 俄罗斯之声 -
德国有意购买3000万剂俄罗斯“卫星V”疫苗
2021-04-22 20:5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为了对等,捷克将驱逐60名俄外交官
2021-04-22 20:52 凉战 -
汇丰伦敦总部被气候活动人士砸了
2021-04-22 19:19 大公司 -
印度发现的“双重变异”病毒已在日本出现5例
2021-04-22 18:21 日本 -
俄罗斯欲自建空间站,预计2030年前入轨
2021-04-22 18:03 俄罗斯之声 -
澳大利亚外长去谈“五眼”,新西兰还是不跟
2021-04-22 17:12 -
美参院通过“2021战略竞争法案”,全国人大外事委:损人害己
2021-04-22 17:08 中美关系 -
31万,印度打破美国纪录
2021-04-22 16:58 印度惊奇 -
外交部:强烈谴责巴基斯坦恐袭,中方代表团不在酒店内
2021-04-22 16:49 中国反恐进行时 -
美国考虑放松部分制裁?伊朗:要严格执行原本的伊核协议
2021-04-22 16:07 伊朗局势 -
美驻俄大使出现在莫斯科机场,或将乘机返美
2021-04-22 15:26 俄罗斯之声 -
抗衡“一带一路”,欧盟和印度要联手在全球搞基建
2021-04-22 15:18 -
英国削减95%对华援助,中国网友“好怕怕”
2021-04-22 15:02 不列颠 -
拜登说“迈向正义”第2天,又一黑人男子被警察枪杀
2021-04-22 15:02 美国黑人血案 -
澳方宣布撕毁“一带一路”协议
2021-04-22 12:06 中国外交 -
“日本不会军事介入台海冲突”
2021-04-22 11:16 中日关系 -
美参院委员会通过重磅法案:中国,中国,中国
2021-04-22 09:38 中美关系 -
巴基斯坦酒店爆炸致5死,事发时中国大使外出
2021-04-22 09:20 观察者头条
相关推荐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64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19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49“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0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