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1小时”撞上“美国11小时”
-
鞠峰It takes strength to know what's true.
最后更新: 2021-03-06 21:42:20【文/观察者网 鞠峰】
这几天,中国人民在办一年一度的大事。
昨天(5日)上午9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约1小时后,报告完毕。
原来,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为了配合压缩会议时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设置了“双版本”。李总理口头报告精简版,人大代表手上拿的是完整版。之后经人大代表审议通过并向社会公开的也将是完整版。
图自新华社
大洋彼岸同一时刻,美国也在办大事,只不过要纠结得多。虽然拜登已经就职一个多月,但民主党人心心念念的1.9万亿新冠疫情纾困方案还未顺利过关。
美国两党为了这1.9万亿美元的计划反复拉锯,直到昨天参议院发生“戏剧一幕”:一名共和党参议员为拖延参院辩论以及后续投票,利用议事规则执意提出“现场全文朗读628页议案”的要求。
面对这个老套路,参议院工作人员只能就范,花了11个小时才读完全文,审议进程严重滞后。拜登特别看重这份可能成为任上“首个重大立法成就”的议案,前几天特地催促参议院“快点行动”,但还是被共和党“坑了”。
巧了,我们这面,李克强总理做完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北京时间5日早10点、美东时间4日晚9点),美参院议案刚刚读到一半,还有5个小时要“熬”。
今后几天,人大代表们将认真履职。今天上午各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下午各代表团举行小组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再过几天,中国就将决定今后五年以及十五年的前进方向。不知道美国人何时才能给眼下的疫情纾困确定方向?
摆放在代表座位上的政府工作报告等文件(总台央视记者 彭汉明 摄)
共和党议员硬拖11个小时
为援助疫情下艰难生存的美国人、刺激经济,美国民主党人此前提出一份1.9万亿美元的新冠纾困计划。该计划目前通过了众议院,来到参议院。当地时间4日,威斯康辛州的共和党参议员罗纳德·约翰逊(Ron Johnson)利用议事规则提出要求:必须将议案全文朗读完毕后,再进行讨论。
“出声朗读628页全文”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对于共和党这手“伏击”,来自民主党的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在脸上艰难挤出一个笑容,并“嘴硬”道,“如果这位来自威斯康辛州的议员要求朗读,那么所有人就仔细听吧,因为,这份议案得到广泛的支持。”
舒默回应读全文要求 (视频截图)
其实这是一种欧美议会政治中常见的玩法,俗称“拉布”,指在议会故意发表冗长演说以拖延议案表决;在程序讲究的美参议院,这种战术叫“Filibuster”(阻挠议事)。
下午3点,长达11小时的朗读开始。但约翰逊不用自己读,责任落在“倒霉”的参院书记员约翰·梅林(John Merlino)头上。他和几名同事每隔20至30分钟换一班,对这份多达10万个单词的议案发起“愚公移山”式朗读。
“啥时候完?”印第安纳州参议员麦克·布劳恩(Mike Braun)抱怨,“我觉得我们成了时间的俘虏。”
等读完厚厚一摞628页的议案,3月4日都过完了,时间到了美东的3月5日的凌晨2点04分。
“第一部分,标题;第二部分,目录……”11小时读议案现场 (视频截图)
阅读过程中,约翰逊时而在大厅内走来走去,时而在座位上作悠闲姿态。《纽约时报》介绍,根据参议院议事规则,必须每位参议员都同意跳过阅读议案,才可免除阅读这一步,但约翰逊拒绝了。
就在这漫长的一天中,美国新冠感染人数持续攀升,新增确诊病例7.2万例,累计近2900万例,死亡更是超过52万例。
对于自己的目的,约翰逊辩解称,他试图“强化程序的民主协商性质(a more deliberative process)。”“我对必须要朗读的工作人员表示抱歉,但这很重要,”他对记者说。
美国作家杰克·沃伦在推特上喊话约翰逊称,“你真应该给那些朗读的书记员们付钱,因为你不尊重民主程序。你对不起你坐的那个位置。”
截自推特
“我不是抬杠,但真的有必要读出来吗?为什么不把它(议案)贴在政务网站上,所有人都能看到?”网友在约翰逊推特下方留言称。
“我想知道,约翰逊出手阻挠的时候,(美国)发生了多少例感染、多少死亡、多少破产?”网友一针见血。
经简短休息,参议院于早9点再开,议案进入辩论阶段——为了这份可能成为“拜登上任后第一个重大立法成就”的议案,民主党参议员“拼了”。但美媒Axios预估,辩论之后,周末还要审议议案的修正案……投票要往后顺延。
约翰逊时年65岁。据路透社介绍,他在茶党声势浩大的2010年当选参议员,是特朗普盟友。他为何提出全文朗读的要求?
罗纳德·约翰逊 (图源:Vox)
- 责任编辑: 鞠峰 
-
CNN称“中国建成世界最大海军”,葫芦里卖的啥药
2021-03-06 21:20 中美关系 -
雷军这项荣誉,竟成美国“拉黑”小米的借口...
2021-03-06 15:43 中美关系 -
澳电视台暂停转播CGTN英文节目,CGTN:没授权过
2021-03-06 12:03 -
英国将发布后脱欧时代国防外交报告:加强应对中国能力
2021-03-06 11:09 不列颠 -
这四位委员因疫情未能回国参会,会场向他们“通电”致敬
2021-03-06 10:5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政府工作报告首设“双版本”,今天审议讨论“完整版”
2021-03-06 09:57 2021两会 -
欧盟发声明攻击香港选举制度改革,中方表态
2021-03-06 07:41 欧洲乱局 -
美国新增确诊7.2万例、死亡2458例
2021-03-06 07:4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张军大使:无论军队还是政党,都是缅甸大家庭的一员
2021-03-06 07:40 缅甸局势 -
“断交”42年后,美驻日大使首次和台代表“约饭”
2021-03-05 23:08 台湾 -
对CGTN下手,这回是澳大利亚
2021-03-05 22:44 外媒看中国 -
“出人意料!中国设定了6%”
2021-03-05 22:24 外媒看中国 -
刚刚,“70+20”余国表态支持中国!
2021-03-05 21:49 香港 -
美军再提增强关岛防御系统:现有系统难防中国
2021-03-05 19:22 中美关系 -
得州州长反击拜登:得州新冠流行怪你没管住移民
2021-03-05 19:2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下次参选,特朗普不跟彭斯搭伙了?
2021-03-05 18:45 特朗普 -
大幅提速!美国每天接种人数达200万人
2021-03-05 18:15 医学 -
“没人防疫做得比我更好”,美媒:你是全球健康威胁
2021-03-05 16:3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与中国合作的哈佛教授遭美司法部打压,40名科学家联名声援
2021-03-05 16:27 美国政治 -
YouTube考虑“解禁”特朗普
2021-03-05 16:05 特朗普
相关推荐 -
-
“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34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03“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4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91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