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家HS2吵了12年,还没动静?英网友羡慕京张高铁“中国速度”!
最后更新: 2020-01-13 18:29:351. 前期论证和审批耗时极长
在英国,新的基建项目往往需要经过为期漫长的公众咨询、议会辩论和层层审批才能最终开工,而且每一环节缺一不可。
比方说,在HS2建设计划公布前,有关部门总共咨询了五万多人,必须逐一解决受询者提出的质疑和问题。
而在计划公布后,英国政府花了整整3年才正式征得议会的同意,获得允许能够施工。
据《每日电讯报》报道,英国政府2013年上交的HS2修建法案总共有53000页。法案提交过程的繁琐复杂,也由此可想而知。
2. 居民反对
据英媒报道,如果受项目兴建影响,居住在郊区的居民不想出售房屋的人,可以申请现金补偿,一次性可以得到房屋价值的10%的补偿 。
但一些开工建设工程周边居民却不愿意搬走,甚至发起抗议。
因为居民的不断抗议,HS2的路线已经被多次调整,重新设计了不少地下隧道,以减少对居民和环境的影响。因此,其造价一再上涨也是情有可原的。
3. 考古和文物保护需求
在英国,修建的铁路或公路如果穿过乡村地区,就要在建前接受考古专家的实地考察,确保重要的文物不会被毁坏。
据BBC报道,专家们在HS2一期的工程线路上建了60个考古发掘地。目前已经发掘出了古罗马人建的城镇、玫瑰战争时期的古战场、铁器时期的人类定居点,以及一些史前人类工具等遗迹。
除此以外,HS2的始发站伦敦尤斯顿车站在两世纪前还是个公墓,墓里埋葬了6万多具遗体。
而英国法律规定,在墓地动工必须先通知家人,施工方还要负责迁移墓地,重新入土。
4.工会因素和工人安全问题
除了以上三个原因外,英国各项与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这些项目的建设速度也有影响。
工会组织在英国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它代表着工人的权益。如果工会不高兴了,他们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罢工。
另外,英国的职业健康法律会对施工过程中,任何对工人健康造成威胁的环节也会进行监督。如果施工进程逼得太紧,工人容易受伤,项目就要延期。
比方说,英国著名地标大本钟就在维修中停止敲钟,静音4年。
据《每日邮报》报道,静音维修主要是出于工人的健康考虑。如果不能静音,维修工人的听力或许会受到一定的损害。
其实,中英两国在各种大型工程的建设上,也各有各的考量。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体现了中国的优势,从而也创造出了“中国速度”;而在英国,新建项目要经过议会审批、反复讨论,同时要保障民众权益和工人的安全等,慢也有慢的道理。
- 原标题:英网友羡慕京张高铁“中国速度”!自家HS2吵了12年,还没动静?
- 责任编辑: 霍思铭 
-
Ins删苏莱曼尼悼念帖,伊朗政府:无耻
2020-01-13 17:28 伊朗局势 -
英防长:我们必须更独立于美国
2020-01-13 17:23 不列颠 -
伊朗总统签署“严厉复仇”法案
2020-01-13 17:22 伊朗局势 -
美国对伊朗新一轮制裁涉及中国企业,我外交部回应
2020-01-13 17:04 伊朗局势 -
安倍终于成行,呼吁各方克制
2020-01-13 16:29 日本 -
普京向阿萨德提议:邀请特朗普访叙,他会来的
2020-01-13 15:54 俄罗斯之声 -
“早知道就不去夏威夷度假了”
2020-01-13 14:48 极端天气 -
日本记者为这事儿起诉国家
2020-01-13 13:52 日本 -
中国男子在法国被捕:雇人偷王宫中国瓷器
2020-01-13 13:35 海外华人 -
-
美得州第一个宣布不再收难民,两大报怒批州长
2020-01-13 12:06 美国一梦 -
-
美国告知朝鲜:还想继续谈
2020-01-13 11:37 朝鲜现状 -
解限后他连发3推:美国及其同伙是中东动荡之源
2020-01-13 10:52 伊朗局势 -
外交部再次提醒:中国公民近期暂勿前往伊拉克
2020-01-13 10:51 伊拉克局势 -
山火成动物“催命符”,澳大利亚政府想了个办法...
2020-01-13 10:50 -
默克尔和普京:必须维护伊核协议
2020-01-13 10:16 伊朗局势 -
“花掉我所有钱,也要赶走特朗普”
2020-01-13 10:11 美国大选 -
伊朗军方司令道歉:宁愿一同坠机,烈火焚身
2020-01-13 09:13 伊朗局势 -
伊拉克基地再遭8枚火箭弹袭击,4名伊士兵受伤
2020-01-13 08:36 伊拉克局势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想挽救美国圣诞节,但问题还在后面” 评论 17“特斯拉中国员工4年反馈3次,美国总部都没听” 评论 159被盟友插刀:日本“遗憾”,韩国“认栽” 评论 134卢拉反驳特朗普:世界不需要皇帝 评论 71最新闻 Hot
-
有人用AI冒充鲁比奥联系美国高官,美国务院:彻查
-
“中国不吃这套,特朗普只能试图从他们那里找面子”
-
“特朗普想挽救美国圣诞节,但问题还在后面”
-
“欧洲最大港口正在对俄备战”
-
纽约明年或将执行ICC逮捕令?特朗普:我会救他出来
-
“强烈愤慨!美方此举极其无礼”
-
克宫:令人震惊,第一时间已报告普京
-
“特斯拉中国员工4年反馈3次,美国总部都没听”
-
“对华出口复苏,形势相当乐观”
-
澳总理:周六出发,期待中国行
-
不到一周,美国又变了...
-
内塔尼亚胡当面“献媚”:提名您角逐诺贝尔奖
-
爱泼斯坦案烂尾?“客户名单”“监控一分钟”双双消失
-
“以中国现在的实力,就算美国报复,英国也不能断联呀”
-
“加沙清空计划”,以色列人都怒了:种族清洗
-
被盟友插刀:日本“遗憾”,韩国“认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