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首张黑洞照片提供重要算法的女性科学家被疑抢功遭网暴
关键字: 黑洞博士照片有网友制作了名为 《黑洞照片:只有6%贡献的女人,拿走了100%的功劳》的视频,但其中掺杂了大量假消息。可从评论区满满的附和声来看,众多观众对视频内容深信不疑。
据《纽约时报》报道,还有许多人以她的名义注册假的社交账号,冒充她的身份散播虚假信息。她的手机信息被泄露,陌生人的骚扰讯息鱼贯而入,让她不得不关掉手机。
最初的质疑声逐渐演变成了越来越过分的网络暴力。
因为一张照片被诸多媒体“捧杀”成为众矢之的的布曼怕是有点冤,因为她从未将“洗”出黑洞的功劳据为己有。
无论是自己的社交平台,还是媒体的采访,她一直在强调成果属于集体,“这需要来自世界各地科学家们的惊人才能和多年的艰苦工作,才能实现的看似不可能的壮举。能有机会和你们大家一起工作,我感到非常荣幸。”
被Reddit网友称为“贡献代码最多”的同事安德鲁也连发7条推文支持布曼,解释称代码贡献量并不能代表全部。
同时,他也在推文中将这些网络暴力布曼的人称为“性别主义者”,他告诉《华盛顿时报》:“这些人对于一个女人成为了黑洞照片的代言人感到不安。”
不过这种“控诉”遭到了一些网友的反驳,他们称自己不是性别歧视,只是拥有自己的观点:布曼的贡献值得承认,但媒体不能将团队成就写成女权主义的故事。
“除非是我误会了,不然一个团队一起做出的成就却只有一个人备受关注,原因是这个人,一名女性角色,能够帮助意识形态的宣传。”
有几家媒体反思了报道“捧杀”的问题,不过一部分人不认为自己是在将这件事包装成“女权主义”,单纯只是因为这张照片人气太高了,而且树立典型更易传播。
《福布斯》刊文写道,媒体应该听从布曼归功集体的意见,科研需要团队的力量。
The Verge则坦言,具体个人的名字与笑脸,比两百多个人组成的照片更易传播。 与200张较小的笑脸和名字相比,人们更容易联想到一张快乐的脸。
还有一些媒体认为,导致争议产生的不仅仅是这些过度的单人报道,更因为女科学家普遍遭受的性别歧视,让一些人不能接受女科学家在重要项目中崭露头角。
CNN 14日的报道称,一项研究显示家庭关系和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的总称)领域人才流失之间存在令人沮丧的联系,43%的女性在生完第一个孩子后就离开了STEM的全职工作。
发表这项研究的密歇根大学社会学助理教授、埃琳·切赫直言,“有观点认为,科学天才有一种特殊的表现方式,而这种方式往往不像一个女人。”简而言之就是他们认为“女人天生做不了科学家”。
比起男同事们,女科学家们更难在著名期刊上发表文章,薪水也更低,2013年一项研究显示从事物理和天文学工作的女性薪水比男性低40%,而且更可能在工作场所面临骚扰。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Vox 16日的报道中花了大版面进行解释。
文中表示通常被人们记忆深刻的科学家普遍是男性,比如一提到科学家大家总会条件反射想起爱因斯坦、牛顿、霍金等。
而现在“一枝独秀”的布曼横空出世,势头难挡,让一些人感受到了“掌权女性的威胁”,太多人不想看到女性在科学领域取得成功,更何况还是像黑洞照片这样举世瞩目的史诗级重要项目。
社会科学家努尔·克泰利在一封邮件中写道:“这是一场他们眼中日益激烈的意识形态之战,这场战争试图以牺牲女性和少数族裔为代价。”
在美国的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男科学家的照片是女科学家的三倍,一些百科类网站上女科学家的照片和资料也都存在严重缺失。纵观历史,女性在重大科学发现中的作用一直被不公平地低估或忽视,甚至抹去。
所以其实愤怒的来源并不完全是因为他们觉得布曼在“抢功”,实际的工作贡献程度根本就无所谓,只是看到一张女科学家的照片疯狂传播还成为榜样,就已经足以让这些人不爽的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阮佳琪
- 最后更新: 2019-04-17 21:16:18
-
涉嫌付3万日元与女初中生性交易,日本航空公司高管被捕
2019-04-17 20:32 日本 -
日本帮非洲国家解决“对华债务问题”?中方回应
2019-04-17 20:26 日本 -
委内瑞拉“自封总统”称已与中国建立联系?中方回应
2019-04-17 19:36 中国外交 -
编造实验、伪造数据,英国学者遭《科学》《自然》撤稿
2019-04-17 18:58 学术造假 -
韩国男子点燃自家公寓、捅死五名邻居,自称被欠薪
2019-04-17 18:31 三八线之南 -
“郭台铭概念股”普涨,富智康集团大涨28%
2019-04-17 17:40 台湾 -
他和假鳄鱼摔角了,然后被捕了
2019-04-17 17:32 -
盲人坠落铁轨,而列车也即将进站…
2019-04-17 17:32 -
当熊孩子找到电动剃刀后...
2019-04-17 16:18 观网看片 -
一谈钱,“百万富翁”桑德斯就跟FOX吵起来了
2019-04-17 16:17 美国政治 -
圣母院火灾后 国家文物局也发话了!
2019-04-17 16:07 -
没钱换设备,波兰也对华为5G松口
2019-04-17 14:28 华为 -
本土进不去,美国最大电信公司在墨西哥“装备”华为
2019-04-17 14:15 华为 -
围堵华为失败还不死心,美国又出“软招”
2019-04-17 13:33 华为 -
为沙特出手 特朗普第二次动用否决权
2019-04-17 11:45 特朗普 -
妻子问“我漂不漂亮”,如果你答不出可得小心了
2019-04-17 11:09 -
警报响起23分钟后,法消防队才发现圣母院火情
2019-04-17 10:42 法国见闻 -
马克龙要5年重建圣母院 专家泼冷水
2019-04-17 10:25 法国见闻 -
一天内,重建筹款突破7亿欧元
2019-04-17 10:13 法国见闻 -
韩国将24小时监控《素媛》原型罪犯 但民众仍担忧...
2019-04-17 09:58 三八线之南
相关推荐 -
欧盟“更硬”了:税率得大幅低于中英 评论 146“中美暗流涌动:一个稳推战略,一个急着交易” 评论 45美国全球封杀华为昇腾芯片?“无理且自大” 评论 261“特朗普最大的中东外交豪赌” 评论 61拿错剧本?特朗普在沙特演讲:美国不再说教了 评论 195最新闻 Hot
-
中哥走近,美国又跳出来
-
欧盟“更硬”了:税率得大幅低于中英
-
特朗普点名库克:忍了苹果在中国很多年,你居然又往印度跑?!
-
美政府有人不满:又想拉黑中企,还要不要跟中国谈了?
-
“10名干部违规吃喝1人酒后死亡”被通报,信阳市委表态
-
欧阳娜娜遭台当局点名
-
宁波象山县政府大院“门面寒碜”,网友:这才是应该有的本色
-
“中国伙伴可以用我们的工厂,英国再不支持就晚了”
-
“我俩不见,这事没戏”
-
万斯将出席教皇利奥十四世的就职弥撒
-
莫斯科地铁重现斯大林大型浮雕
-
“中美暗流涌动:一个稳推战略,一个急着交易”
-
“美匈关系有一条红线,就是中国”
-
“锈带衰落赖不着中国,但两党不敢认”
-
刘晓庆回应被举报涉嫌偷税漏税
-
“到北京了”,美方公布简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