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驻英大使撰文推销“氯洗鸡、激素牛”,遭到英国多方抨击
关键字:【文/观察者网 李天宇】
在英媒撰文为美国“氯洗鸡”和“激素牛肉”辩解,并呼吁“拥抱美国农业”之后,美国驻英大使伍迪·约翰逊遭到了强烈的抨击。
伍迪·约翰逊,美国驻英大使 图@东方IC
伍迪·约翰逊(Robert Wood "Woody" Johnson)出生于美国强生(Johnson)公司的创始人家族,是该公司第三任总裁的儿子。
据英国《卫报》3月2日报道,在这篇名为《对美国农业的抹黑,正把英国带进欧盟“古董农业”的陷阱》的文章中,他表示美国食品是安全的,而那些有关“氯洗鸡”(chlorinated chicken)和“激素牛肉”(hormone beef)的传言只不过是“被用来误导公众的恐怖故事”。
《不要让对美国农业的抹黑把英国带进欧盟古董农业的陷阱》
“你被告知的选择:坚持欧盟的标准,或者被美国低质量食物淹没,本身就是错误的。”
约翰逊这样写道,“像‘氯洗鸡’和‘激素牛’这样的煽动和误导性词汇只是为了将美国农业陷于最坏的境地。”
他说,与欧盟的“古董农业”不同,美国的生产商们以“科学”和“技术”为工具,养活了不断增长的全球人口。
英国广播公司(BBC)节目主持人、厨艺栏目评委和美食作家杰伊·雷纳(Jay Rayner)随即在推特上“炮轰”约翰逊,称英国人应该告诉他把氯洗鸡的标签贴在什么地方,以便民众识别这种“危险的东西”。
英国全国农民联合会(NFU)主席米内特·巴特斯(Minette Batters)也告诉《卫报》:“任何贸易协议都不应该允许食品进口标准低于对英国本土农产品的标准。允许非法产品进入英国会让英国公众失望,并对英国农民的产业造成破坏。”
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时,巴特斯称英方态度是“(美国)生产符合英国标准的食品,我们才会签署贸易协定”。
而唐宁街发言人则表态称:“我们的立场一直非常明确,在未来的贸易协议中,我们不会降低食品标准。”
根据《每日电讯报》在3月1日当天发表的另一篇新闻,为了保护本国农业,英国将在脱欧之后“至少九个月内”单方面遵从欧盟原有的食品安全与动物健康法规,而不会与美国达成新的协定。
新华社分析称,按照这家报纸的说法,这一举措释放英国希望维持欧盟标准的信号,而不是奉行美国标准。
氯洗鸡、激素牛争议由来已久
“氯洗鸡”一词来源于美国对肉鸡的饲养方式:英国《每日邮报》2017年7月29日的一篇文章称,与欧盟国家不同,美国并没有指定对养鸡场的最低空间、照明水平和氨(来自鸡的排泄物)的标准——换而言之,美国养鸡场里的鸡可能生活在一个极其可怕的环境里。
2015年爆出的美国麦当劳供应商虐鸡视频片段,可以看出这些鸡的生活环境十分拥挤。图@东方IC
北卡莱罗纳州农民克莱格·瓦茨(Craig Watts)向《每日邮报》透露,有成千上万只体型巨大的鸡(原文为“弗兰肯斯坦鸡”)挤在一个没有自然阳光的大仓库里。这些鸡的重量可以长到4公斤,它们经常在成熟之前就死了,而尸体会被自己的排泄物覆盖,使得养鸡场变成了疾病的滋生地。
《每日邮报》放出的“弗兰肯斯坦鸡”与过去的肉鸡体型大小对比图
如果以上爆料属实,那么也就难怪有97%的美国肉用鸡都会在被宰杀后接受氯酸钠(注意不是氯化钠)的消毒处理,并且美国政府及管理部门认为这是合法且有效的消毒手段了。
尽管伍迪·约翰逊在自己的文章中将氯洗法称为“处理潜在致命细菌的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式”,但欧盟一直存在着对这些鸡肉可能存在氯化物残留的疑虑。欧盟自1997年开始就禁止使用氯水清洗鸡肉,并用冷空气或水洗来代替。
不过随着英国脱欧,并计划与美国签署新的贸易协定,英国时任贸易大臣利亚姆·福克斯(Liam Fox)曾呼吁英国降低食品安全标准,允许进口美国的“氯洗鸡”。
但这一呼吁在英国乃至欧盟都引发了激烈争议,有人抗议这是对美国“不人道饲养方式”的间接认可,有人担心这种低成本高密度的流水线式饲养会对英国本土的养鸡业产生严重冲击。
而美国和欧盟之间对“激素牛肉”的争议则更是由来已久。
根据《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的一篇文章,20世纪70年代在法国和意大利的青少年中曾流行一种荷尔蒙紊乱症,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养牛场使用了一种叫DES的荷尔蒙,导致牛肉荷尔蒙含量过高,被食用后进入人体所致。
欧洲消费者遂组织起来联合抵制这种牛肉。1980年9月20日,欧共体理事会决定开始限制动物使用荷尔蒙。
然而,荷尔蒙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农场中是被允许的,且欧洲是美国牛肉的主要出口市场。于是美国在1987年根据原《关贸总协定》东京回合谈判达成的《技术壁垒协定》起诉欧共体,认为“荷尔蒙禁令”没有科学依据,要求建立专家小组对其进行技术鉴定。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之后,美加等国和欧盟开始了旷日持久的诉讼战。美方要求欧盟放开肉制品市场,而欧盟则要求美国取消报复措施。双方的争执一直持续至今仍未有结果。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天宇
- 最后更新: 2019-03-03 22:57:23
-
SpaceX龙飞船成功与空间站对接
2019-03-03 22:53 航空航天 -
第一场竞选集会,他选择和特朗普“拼爹”
2019-03-03 19:52 美国政治 -
回国就改口,他称在巴受“精神折磨”
2019-03-03 15:41 印巴冲突 -
学生带娃上课 教授乐颠颠接过帮忙带
2019-03-03 14:27 -
卫星图证实:印军空袭失败,着弹点偏离200米
2019-03-03 13:01 印巴冲突 -
任内最长演讲:骂了2小时才过瘾
2019-03-03 11:40 特朗普 -
印度称击落巴基斯坦F16,惊动美国
2019-03-03 11:36 印巴冲突 -
朝民众打爆气象局电话,担心越南天气影响金正恩健康
2019-03-03 11:22 朝鲜现状 -
被俘飞行员回国,印防长盛赞“作战技巧无懈可击”
2019-03-03 09:33 印巴冲突 -
美韩将终止大规模联合军演
2019-03-03 09:10 三八线之南 -
火爆美国的“大白兔冰淇淋” 冠生园并未授权
2019-03-03 08:45 吃货俱乐部 -
这种疫苗救了2100万人!美日却信“阴谋论”
2019-03-03 08:26 网络谣言 -
加拿大最近比较烦:经济逼近衰退,国民收入骤减
2019-03-03 08:20 -
罗马尼亚数学学会会长:中国青少年是国际数学竞赛中的强手
2019-03-03 07:41 中西教育 -
劳动力紧缺,日本7-11也受不了24小时营业了
2019-03-02 17:33 日本产经 -
SpaceX载人版龙飞船首次升空
2019-03-02 17:21 航空航天 -
美日企业业绩恶化,真的怪中国吗?
2019-03-02 16:07 日本产经 -
“巴军很专业,印媒总夸大其词”
2019-03-02 15:12 印巴冲突 -
特朗普再发推 瓦姆比尔父母炸了
2019-03-02 14:58 美国政治 -
“敌营”待了58小时,他说……
2019-03-02 14:39 印巴冲突
相关推荐 -
“中国40天没从美国进口LNG,澳企却拿下大单” 评论 102英法威胁俄罗斯:小心点,我们还有很多牌可打 评论 356想得挺美:收中国的钱,反哺美国“冠军” 评论 260多家美企施压中国供应商降价,“中方不会容忍” 评论 402最新闻 Hot
-
“中国发现NASA反应堆缺陷,探月竞赛天平倾斜了”
-
特朗普关税无力阻挡?“中国车拥有我想要的一切”
-
“中国40天没从美国进口LNG,澳企却拿下大单”
-
“我父亲为你父亲举办了英雄的葬礼,而你却让他进了监狱”
-
这个南太岛国从加拿大转向中国,反对派炸了...
-
加拿大总理首访,选了英法两个“可靠”盟国
-
哄特朗普改口,共和党人故意说:这么做会让中国变富…
-
俄军官:已控制库尔斯克州几乎所有定居点
-
SpaceX确认龙飞船已脱离国际空间站:将带回两名滞留宇航员
-
日媒紧盯:中方又要出手了?
-
英法威胁俄罗斯:小心点,我们还有很多牌可打
-
想买中国钴又不想交美国税,“这样总行了吧”
-
特朗普要承认克里米亚为俄领土?
-
“美国喉舌”遭“断粮”后找欧盟,不料…
-
事关DeepSeek,美商务部邮件曝光
-
瑞典:欧盟不救助,中国就要掌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