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大使威胁制裁德企遭批:把自己当华盛顿帝王在德国的州长
关键字:【文/观察者网 郭涵】
为阻挠俄德两国间的“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美国驻德大使格雷内尔(Richard Grenell)新年刚过就给部分德国企业发了封“警告信”。
据德国《周日图片报》1月13日透露,格雷内尔在信中强调,与俄罗斯能源出口业务有关的公司都可能面临“严重的制裁风险”。格雷内尔曾多次毫不掩饰地批评默克尔政府各项政策,一度被德国政客称为“右翼极端主义殖民地官员”。
格雷内尔的发言人表示,信件不应被视作威胁,而是就美国的政策“发出清晰信号”。自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政府多次施压德国,要求停止与俄罗斯在“北溪-2号”项目上的合作。
德国外长马斯(Heiko Maas)11日回应称,欧洲的能源政策问题“应该由欧洲来作出决定,而不是美国"。
《周日图片报》(Bild am Sonntag)标题:美国大使威胁制裁德国公司
率先透露信件内容的是德国《周日图片报》(Bild am Sonntag),创刊于1956年,是德国周日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总部位于柏林。该报还与周一至周六发行的德国右翼小报《图片报》(Bild)是姊妹刊,但是编辑部各自独立。
“北溪-2号”将绕开乌克兰等东欧国家
“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于2018年5月开建,计划修建两条从俄罗斯海岸穿越波罗的海通往德国北部海岸的管线,全长1200公里,预计每年总输气量550亿方,将使德国对俄天然气进口量翻一番。
“北溪-2号”将绕开包括乌克兰在内的东欧国家,经波罗的海向德国输气 图源:德国之声
该项目造价95亿欧元(约737.7亿人民币),其中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作为唯一股东出资50%。
据该公司官网去年11月29日介绍,该项目在波罗的海海底已铺设总长300公里的管道。
此外,法国ENGIE集团、奥地利石油天然气集团(OMV Group)、荷兰皇家壳牌、德国的Uniper公司与Wintershall公司各将提供9.5亿欧元(项目造价10%)的融资。两家德国公司各持股15.5%。
据报道,格雷内尔在信中警告参与该项目的德国公司,“凡是涉及俄罗斯能源出口业务的公司,都可能面临严重的制裁风险"。
他还说,"从最终结果来看,支持修建这两条天然气管道的公司,都是在主动参与破坏乌克兰和欧洲的安全"。《周日图片报》还引述了格雷内尔发言人的回应,后者表示信件不应被视作“威胁”,而是“就美国的政策发出清晰信号”。
美国政府多次反对“北溪-2号”并威胁制裁
美国政府始终反对“北溪-2号”的建设,认为将增加欧盟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此外,俄罗斯天然气管道过境乌克兰时需缴纳一笔不菲的过境费用,“北溪-2号”也将令乌克兰失去这笔收入来源。
在2018年7月的北约峰会上,美国总统特朗普就批评德国因能源问题成为“俄国人的俘虏”,还威胁“谁跟俄罗斯建‘北溪2号’管道就制裁谁”。
去年12月13日,美国众议院一致通过反对“北溪-2”号的决议,支持美国政府在“北溪2”号问题上实施制裁。
格雷内尔去年12月底接受德国《商报》(Handelsblatt)采访时也表示,凡是参与北溪2号项目的专业公司,“始终都面临危险,因为制裁是完全有可能的”。
去年8月在德国戈森的管道建筑材料 图源:视觉中国
《商报》还援引德国和美国政府消息人士称,参与在波罗的海海底铺设天然气管道的专业公司,已经被美国“盯上”,其中包括总部设在瑞士的Allseas集团和意大利Saipem石油和天然气服务公司。
据行业人士透露,Allseas公司承担了超过90%的天然气管道铺设任务,而Saipem公司则已经完工。《德国之声》援引消息人士称,如果美国方面真的出手制裁,将会触及项目的"中枢神经",因为"寻找合适的替代方案几乎是不可能的"。
德国政界回应
对于格雷内尔以及美国政府的批评,德国外长马斯(Heiko Maas)11日曾表明立场称,"关于欧洲的能源政策问题,应该由欧洲来作出决定,而不是美国。"
德国执政联盟党外交政策发言人尤尔根·哈特也批评格雷内尔的做法,称 “美国大使现在对德国公司进行直接威胁,这在大西洋两岸关系中是一种新的,不可接受的语调。 联邦政府应该表示抗议“。
哈特还说,“尽管就能源安全问题,欧盟及其合作伙伴需要进行讨论,但我们将在没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进行”。
联邦议院左翼党议会党团副主席法比奥·德·马西(Fabio De Masi)则呼吁联邦政府传唤格雷内尔。他上周日批评说, “美国大使显然觉得自己是华盛顿帝王在德国的州长”。
事实上,格雷内尔早就因其毫不掩饰对德国政府的批评态度而在柏林遭到冷落。
据《德国之声》介绍,格雷内尔去年5月就职第一天就在社交媒体推特上表示,“与伊朗进行石油贸易往来的德国公司应立即减少业务”。对此,前欧洲议会议长、社民党前任党首舒尔茨(Martin Schulz)批评他像一个“被派往殖民地的右翼极端主义官员”。
格雷内尔与德国总理默克尔 图源:视觉中国
1个月以后,格雷内尔又在美国极右翼媒体“布莱特巴特”(Breitbart)采访中批评默克尔的移民政策,并拿强硬对待移民问题的奥地利右翼总理塞巴斯蒂安·库尔茨胜选作对比,表示“绝对希望动员欧洲其他的保守派”。
《明镜》网站评论认为,格雷内尔这番言论“几乎等同于要求(在德国)政变”,而布莱特巴特则称赞他是“特朗普在欧洲的左右手”。
去年12月24日,当立场偏自由派的德国《明镜周刊》陷入旗下记者雷洛蒂斯造假丑闻时,格雷内尔曾致函该刊编辑部,抨击其存在“机制性的反美主义偏见”,要求第三方机构进行内部调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郭涵
- 最后更新: 2019-01-15 14:56:56
-
拼了!怀孕议员为留欧推迟剖腹产
2019-01-15 14:02 不列颠 -
他7年前就因贩毒在加拿大坐牢 法官警告说…
2019-01-15 13:50 禁毒战争 -
白冰冰代言高雄MV上线 绿营:摧毁了城市质感
2019-01-15 12:08 台湾 -
加拿大换司法部长,或将影响孟晚舟是否引渡美国
2019-01-15 12:07 华为 -
特鲁多失散多年的“亲兄弟”,在阿富汗…
2019-01-15 11:07 阿富汗 -
波兰一市长遇刺身亡后,总统又收死亡威胁
2019-01-15 11:03 欧洲乱局 -
美汽车业喊话特朗普:需要确定性
2019-01-15 10:18 汽车工业 -
特鲁多竟指责中国法院判决“武断”
2019-01-15 09:54 -
白宫辟谣:伊万卡不是世行行长候选人
2019-01-15 09:23 特朗普 -
一个平平无奇的鸡蛋 打破了她ins点赞最高的纪录...
2019-01-15 09:10 趣读 -
特鲁多宣称中国法院判决“武断”,媒体驳斥
2019-01-15 09:01 -
新债王:美国已成“债务海洋”今年GDP实际增速仅0.5%
2019-01-15 07:52 美国经济 -
美国空管员工无薪工作 加拿大同行“送温暖”
2019-01-14 23:06 美国政府关门 -
“黄背心”围殴记者 法高官:这可是民主社会啊
2019-01-14 22:33 法国见闻 -
这回轮到抖音“吓坏”西方了
2019-01-14 21:33 美国一梦 -
马其顿一改国名,希腊就闹政治危机
2019-01-14 20:27 欧洲乱局 -
美企欲在非洲与中资竞争 但有心无钱
2019-01-14 20:13 非洲之窗 -
为受酷刑复仇 波兰男子持刀冲向市长
2019-01-14 18:47 观网看片 -
不要抬头,蜘蛛会“掉”!
2019-01-14 17:28 趣读 -
特鲁多称康明凯有“外交豁免权” 中方:贻笑大方
2019-01-14 16:58 华为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
“美国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倒计时开始”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
马斯克自比佛陀:佛陀去世后,佛教不是更兴盛了吗?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三个月了,日本被困下水道的卡车司机终于找到
-
中国批准了,澳大利亚业界“非常振奋”
-
“美国现在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
-
“群聊泄密门”始作俑者被解雇,原来他早就被…
-
麦当劳“叫苦”:经济难以预测,美国人不敢花钱了
-
“英伟达焦虑:若DeepSeek用中企芯片…”
-
瑞安航空:若涨价,退了波音考虑C919
-
“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
美财长:该降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