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媒渲染中国发动“祖国召唤”,新加坡网友不服气了
关键字: 新加坡海外华人中新关系纽约时报华人华侨华裔中国威胁论【文/观察者网 王慧】
新加坡华人最近受到了一份来自西方媒体的“问候”,西方媒体对他们的身份认同表达“关心”的同时也没忘了戴上有色眼镜@中国。
《纽约时报》5日发表了该报驻北京记者艾米(Amy Qin)的文章《“祖国”的召唤?新加坡警惕中国向华人施加影响力》。
文章称中国华人占新加坡560万人口的近75%,而中国在侨务工作中打“血肉相连”情义牌,利用文化和民族情感渗透新加坡的华人群体,让华人背叛新加坡,为中国这个“祖国”服务。
但是,新加坡网友对此并不“买账”,分分钟指出,在这事儿上“糊涂的是西方媒体”。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这里(新加坡)的人们越来越担心,一个崛起的中国,可能会把新加坡华人在文化上对中国的现有亲近感转化成对‘祖国’的忠诚,从而破坏精心安排的平衡。”文章写道。
文章首先借一位“熟人”渲染一波“中国威胁”。这位政客就是不久前我国驻新加坡大使洪小勇专门刊文驳斥过的新加坡外交部前常任秘书比拉哈里•考斯甘(Bilahari Kausikan)。
文章援引考斯甘的话称,“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存在的问题。风险非常大。”
“中国的崛起是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地缘政治事实,”考斯甘说,“但在我看来,从对中国文化的好感到建立中国优越感,只是很小的一步。我们国家的历史只有53年。并不能保证每个新加坡华人不会有意或者无意地走出这一步。”
比拉哈里•考斯甘
此外,《纽约时报》文章将中国做好侨务服务、要让全球华人共享中国发展红利和中国梦的言论“强行解读”成是要渗透新加坡乃至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华人圈。
“近年来,中国加强了两国之间的人际交流,帮助组织海外华侨聚会,安排新加坡华人访问祖籍村庄,协调留学项目,为年轻的新加坡人组织‘寻根营’。”按照文章逻辑,这些都是中国在试图“影响甚至渗透”新加坡。
连华人在新加坡观音堂佛祖庙庆祝新年的照片都用上了。
美国媒体为新加坡可是“操碎”了心,但很多新加坡人对此并不“领情”,表示自己能认识到自己是新加坡人,怎么会有人在“种族”和“国籍”这两个定义明显不一样的词上困惑呢?
Reddit网友评论截图
脸书网友评论截图 下同
获得《纽约时报》脸书推文点赞数最多的网友Frank Young表示,这就是一篇宣扬中国威胁论的文章,西方媒体以为新加坡人真的分不开什么是“文化归属感”,什么是“民族归属感”。70%的新加坡人确实有中国血统,但他们忠于自己的国家——新加坡。
该网友以二战为例称,二战时美军里有不少日本籍的士兵是忠于美国打日本的,更有艾森豪威尔这位祖籍是德国的美国将军在轰炸德国城市。
“新加坡分的清,糊涂的是西方媒体。”这位网友调侃道,美国如果真这么担心的话就拿美元来“对抗”吧,新加坡欢迎美元外交。
一些网友从西方视角提出更为尖锐的问题,这是双标?!
“我们在哪里听过来着?没错,以色列!这个犹太民族国家说它号召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回来生活并参军时,没人在意......”
“......在美国的爱尔兰人比爱尔兰本国还多,美国咋就不担心呢?我觉得在美国的以色列人比在以色列本国还多(我没数据),美国咋也不担心呢?
几位美国总统甚至是新西兰的总理都有爱尔兰背景……为什么没人担心呢?”
“以色列就可以哎。”
还有网友认为:纽约时报是在支持“种族主义”。
正如网友所说的“种族”和“国籍”是两回事,中国海外文化影响力的进步,与新加坡人想为中国效力,完全是两码事。
我大使:中国面临更多的是无端非难
《纽约时报》文章中提到的考斯甘此前在一次公共外交主题论坛上的演讲中对中国外交进行指责称,中国企图通过劝说、引诱和胁迫等方式对别国进行影响力操纵。
对此,我国驻新加坡大使洪小勇7月12日在新加坡《海峡时报》上发表署名文章回应称,“中国尊重和赞赏新加坡在维护多元种族与宗教和谐共处方面取得的成就。中国没有影响新加坡国民身份认同的意图,也决不会这样去做。中新在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相亲相近,应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积极因素,没有理由成为消极负担。”
“中国奉行一贯的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反对干涉别国内政。中国是这样讲的,也一直是这样做的。”
洪小勇指出:“国际话语权长期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中国面临更多的是无端非难。中国一直本着谦虚坦诚的态度阐述主张而并非想着去‘操控’舆论。”但是,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最终依靠“操控”提升影响力,成为令人信服的国家。
新加坡官员:新加坡人有独特的身份认同
二战前,新加坡是英国的殖民地,此前还被荷兰短暂殖民过。新加坡土地上奏起过荷兰国歌、英国国歌、日本国歌、以及加入马来西亚联邦后的马来西亚国歌。
经过曲折的抗争,直到1965年建国后,过去这50年,新加坡国歌在新加坡领土上空响起。
从建国之初,新加坡就对种族问题十分重视,也没有将新加坡仅仅定位为一个华人的国家,尽管华人占比70%以上。
直到今天,新加坡仍然强调自身是一个由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及其他族裔共同组成的国家,并且强调新加坡人的身份认同。所有新加坡公民在将英语作为第一语言的同时,还要学习第二语言,华人学习普通话,马来人学习马来语,印度人学习印地语,不同民族的新加坡人都可以学习自己民族的语言。
据联合早报此前报道,新加坡人力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曾表示,华族新加坡人虽与中国人在语言和文化习俗等方面相近,以至被误认为是侨居海外的中国公民,但实际上,华族新加坡人是华裔,而非华侨,是“拥有独立国籍、效忠及身份的华族”。
2018年7月17日,洪小勇大使拜会新加坡人力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
在杨莉明看来,新加坡的一个特殊之处在于多元文化根基。华族新加坡人长期与各族群保持和睦友好的关系,而这种“兼具多元与包容的独特文化构造”,造就了新加坡人独特的身份认同,这也是新加坡人引以为傲的。
杨莉明称,新加坡华社与中国人在文化上,认同差异并存,这“丰富了我们的特殊性,也巩固了我们的立足点”。“我们在学习中国的文化、语言时,可以见贤思齐。然而,我们对自身的文化宿命应该保持尊严,感到骄傲。”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王慧
- 最后更新: 2018-08-07 22:21:32
-
路透:美国越阻止,中国越有可能找到自己的解决方案
2018-08-07 20:10 中美关系 -
德勤:中国等国制造5G海啸,美国想追上几乎不可能
2018-08-07 18:53 中美关系 -
特朗普的小星星不保?
2018-08-07 17:47 特朗普 -
澳外长再喊话:希望能和王毅一起在北京晨跑
2018-08-07 15:28 中国外交 -
5年前杀害中国女留学生 意大利嫌犯被判6年10个月
2018-08-07 13:38 留学潮 -
英媒:中国秘密接触塔利班
2018-08-07 11:53 阿富汗 -
火球冲天!意大利机场附近油罐车爆炸
2018-08-07 10:17 观网看片 -
太过分!纽约华人区多处现辱华涂鸦
2018-08-07 10:05 海外华人 -
看着眼红,德媒炒作“中国接管葡萄牙经济”
2018-08-07 10:00 海外投资 -
美国重启对伊朗制裁,两国进入“对决时刻”?
2018-08-07 09:25 伊朗局势 -
泰国开放中国旅客专用通道 盼旅客量破千万
2018-08-07 08:30 -
为反“一带一路”,美16议员想出一损招
2018-08-06 23:03 一带一路 -
中国对美天然气下手 外媒:剑指特朗普能源霸主计划
2018-08-06 21:17 中美关系 -
美大学“反马克思”组织与左翼冲突 20人被捕
2018-08-06 21:12 美国政治 -
无人机“暗杀”委总统画面曝光,中方谴责
2018-08-06 20:01 -
因为她,沙特驱逐加拿大大使、叫停投资
2018-08-06 19:58 -
本拉登儿子娶了“9·11”劫机人之女,称要复仇
2018-08-06 19:43 -
华为遭英国调查 因使用过时美国软件
2018-08-06 16:41 网络战线 -
国际军事比赛:中国卫冕“苏沃洛夫突击”冠军
2018-08-06 15:50 2018国际军事比赛 -
美国奶农世家:明年百年纪念 但我们可能要关门了
2018-08-06 15:22 美国一梦
相关推荐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45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07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评论 175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评论 309最新闻 Hot
-
中纪委点名通报三河牌匾改色事件
-
小特朗普使坏:选美国,别选中国
-
原来,关税战前美国经济就已“步履蹒跚”
-
巴拿马总统:不存在与此相违背的其他协议
-
“中国对美关键矿产的出口管制揭露了一个公开的秘密”
-
“巴基斯坦已向中方提出请求”
-
“若勒庞被禁止参选,那么我上”
-
美国LNG行业明说了:我们无法遵守特朗普政府新规
-
又炒作:想赢中国,这件事至关重要
-
中日友好医院:开除肖某党籍,解除聘用关系
-
日本下一代战机要命名为“烈风”?
-
印巴再交火,印度未事先通知突然开闸放水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
“最美通缉犯”出狱直播当网红?抖音:已封禁
-
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
智方被曝阻挠中方天文台项目,“这不自相矛盾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