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智对话》| AI与国运:AI发展到了向西还是向东的节点
最后更新: 2025-03-28 14:14:06中国AI发展如何应对“奥本海默时刻”?
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已经是不可逆的文明趋势,机遇与风险并存,自由与束缚交织。
导演诺兰在谈到他的传记电影《奥本海默》时便说:“担忧人工智能的人都对《奥本海默》感兴趣。很多顶级的人工智能研究者,将当下视为他们的‘奥本海默时刻’,他们将奥本海默看作一个警示故事。”
奥本海默是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时刻”则象征着人类在面对重大科技进步或伦理挑战时,必须深思熟虑并采取措施,来应对潜在的灾难性后果。
AI虽然与核能有所不同,但从能量体对人类的重塑角度来看,意味着发展与安全、和平利用与非和平利用、公域与私域关系重新界定等重大利弊问题的艰难抉择,其未来的影响甚至大于核能。
张晓也说:“人工智能出现的时候,我们就在想,是否到了‘奥本海默时刻’?”AI发展的风险到底在哪里?没有人可以断言。所以张晓强调,要“边发展边治理”,“同时治理要给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IGF)多利益相关方咨询委员会、中国IGF常务副主任张晓 观察者网
AI的治理,是否可以从互联网治理中借鉴经验?张晓认为,多利益相关方模式是个比较典型的特征。“之前我们说管理的时候,更多地是垂直的、自上而下的,而我们说治理的时候它更多地是一个平面。”
“新技术是全球化的,不仅涉及政府,还有平台企业、用户个体。在互联网刚刚发展的时候,因为技术门槛很高,先由科学家、技术社群做一些标准,然后商业介入,最后随着互联网承载了非常多应用以后,看到政府就强势介入,这个非常重要,因为它承担着公共角色。”
曾毅补充说,需要区分好“发展”和“野蛮生长”的关系,AI的技术发展是有方向的,而“野蛮的生长是没有方向的”。
“比如说,我要训练一个更强大的AI模型,需要利用世界上的所有数据,包括所有人的个人数据,这意味着牺牲掉所有用户的隐私权。”曾毅说,这就不是发展,而是“野蛮的生长”。
他强调,对AI的治理从来不会影响其发展进程,而是以护航者的角色避免AI“野蛮生长”。同样,注重AI安全也不会影响其发展。
在他看来,所谓“平衡安全和发展”的说法存在问题。“平衡是相互掣肘的意思,好似在说,注重安全,发展必然受阻。”
但是根据曾毅团队近期的实验,人工智能大模型完全可以在几乎不影响问题解决正确率的前提下,将安全属性提升20%-30%。
超级智能看待人类会和人类看待蚂蚁一样吗?
2023年3月,美国生命未来研究所发表公开信《暂停巨型人工智能实验》,提出所有AI实验室立即暂停训练比GPT-4更强大的模型至少6个月,以便为制定安全协议和治理框架争取时间。曾毅也大体认同这份倡议的内容。
“当时很多人问我,我国都还没有什么像样的生产式人工智能,你为什么要签字?是不想让中国发展吗?”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人工智能安全与超级对齐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联合国人工智能顾问机构专家曾毅 观察者网
曾毅解释说:第一,这封公开信限制的是比GPT-4更强大的模型,但中国当时连GPT-3级别的模型都没有,“根本不是去限制中国发展的”。第二,为公开信签字属于自愿承诺,他并不代表中国,而是作为科研工作者认识到了AI发展的风险。
西塞罗(CICERO)是美国Meta公司开发的一款AI系统,曾在2022年8月至10月的线上《外交》游戏比赛中取得过极佳的成绩,被称作“第一款在外交领域以人类水平进行游戏的人工智能”。
曾几何时,外交被认为是AI绝对无法接管的工作。曾毅也说,西塞罗在外交博弈上的进展令他感受到危险。在应对AI灾难性风险能力还很薄弱的当时,“不应当用AI来做这些事”。
事实上,自AI进入人类视野以来,人类对与AI关系的忧虑就如同一道难以驱散的阴影,始终笼罩在文明的上空。
2024年一项针对在顶级AI领域发表过论文的作者的调查显示,37.8%-51.4%的受访者认为,高级AI导致人类灭绝等严重后果的可能性至少为10%。
2001年上映的科幻电影《人工智能》海报,这部由库布里克筹备多年、又经斯皮尔伯格接手执导的电影融合了科幻、伦理与情感。
- 责任编辑: 陆远声 
-
事关芯片!我国成功开发这一新技术
2025-03-28 10:51 科技前沿 -
梁文锋,首登全球富豪榜
2025-03-27 14:33 科技前沿 -
兆瓦超充,如何让“油电同速”梦想成真?
2025-03-27 14:11 心智观察所 -
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
2025-03-27 11:26 科技前沿 -
全球首款,正式亮相!-20°C至55°C环境下稳定运行
2025-03-27 09:47 科技前沿 -
AGI即将到来?谢耘:理论上和技术上都还有局限
2025-03-26 22:19 心智观察所 -
AI将引发失业?钟义信:智慧无法被机器制造
2025-03-26 22:05 -
项立刚: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不能被美国带到沟里去
2025-03-26 21:52 -
华为成毫无争议的“一哥”,怎么看商用存储的中国式逆袭?
2025-03-26 13:13 心智观察所 -
全球首款,研发成功!
2025-03-25 20:56 科技前沿 -
仅重1.7克!我国科研团队成功开发
2025-03-25 10:50 科技前沿 -
独家对话 | flowith郭梓溢:AI Agent杀手级应用将在2025年出现
2025-03-25 08:27 心智观察所 -
百度少女“开盒”事件,背后的水比你想的要深
2025-03-24 14:18 心智观察所 -
从联通年报读懂运营商转型的阵痛与未来
2025-03-24 10:37 心智观察所 -
库克现身北京
2025-03-22 21:49 -
中国空间站生命体+1!
2025-03-22 17:21 航空航天 -
又一大国重器,来了!
2025-03-22 14:54 科技前沿 -
上海交大发布蛋白质设计模型“Venus”,用AI训练“六边形战士”
2025-03-22 14:22 -
全球首例!我国成功帮助渐冻症失语患者重建交流能力
2025-03-22 13:59 科技前沿 -
火星取样返回,美国能追上中国吗?
2025-03-22 09:12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
特朗普:我把自己P成了教皇
-
中国限制,稀土价格涨三倍
-
白宫宣布阅兵,正好是特朗普生日
-
耐克等美鞋企致信白宫:活不下去了,快豁免
-
砍1630亿美元!但“马斯克和SpaceX是赢家”
-
“145%关税是站不住脚的”,他们选择放弃美国市场
-
推迟谈判后,伊朗最新表态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