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个液氮温区高温超导体出现了
最后更新: 2023-09-04 09:57:58此前,微信公众号“中山大学”率先官宣:7月12日晚上11点,《自然》杂志(Nature)刊登该校王猛教授团队主导的科学成果——首次发现液氮温区镍氧化物超导体。《中国科学报》今日也刊登文章,介绍了这一成果。全文如下:
日前,《自然》在线刊登了中山大学物理学院教授王猛团队主导的研究成果——发现首个液氮温区镍氧化物高温超导体。据介绍,该材料成为继1986年发现的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之后第二个进入液氮温区的氧化物高温超导体。
“在全新的体系中发现了液氮温区的超导电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山大学物理学院教授王猛对《中国科学报》表示,团队合成了一种镍氧化物单晶并首次在14GPa压力下出现了80K的高温超导电性。
《自然》杂志审稿人认为,该发现“具有突出重要性”“是开创性发现”“业内将广泛关注”。
王猛展示镍氧化物La3Ni2O7单晶。李建平/摄
发现液氮温区超导体
100多年前,科学家发现了特定低温下汞的电阻为零,这种现象被称为“超级导电”。因零电阻、抗磁性的显著特点,超导体在信息技术、生物医学、科学仪器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现在超导体只有在低温中才能发生超导现象,其大规模应用严重受限。
1986年,荷兰科学家发现铜氧化物超导体,超导转变温度超过液氮温度77K。2008年,日本科学家在一种铁砷基材料中发现了超导现象。很快,中国科学家合成多种铁砷材料,将块材超导温度提高到最高55K,并推动了其应用,但未能进入液氮温区。
超导材料具有绝对零电阻、完全抗磁性和宏观量子隧穿效应的特殊性质,因此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应用价值。经过近40年的研究,铜氧化物仍然是唯一进入液氮温区的非常规超导体,其超导机理仍未知,全球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寻找非常规超导材料并揭示高温超导机理。
“科学家在铜氧化物超导电性研究中发现了很多实验现象和规律,然而与高温超导的因果关系无法确定。”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清华大学教授张广铭指出,高温超导的机理至今未知,已成为近40年来物理学中最重要的科学问题之一。
“没有人知道终点在哪里,如果知道,我们就可以设计一条达到终点的路径。基础研究可以解锁未知,而未知充满了不确定性。”王猛表示,没有人能够预言,新的材料一定能够带来新的突破。
幸运的是,王猛团队这一次成功了。他们首次发现在液氮温区超导的镍氧化物,意味着将为世界超导研究开辟新领域,引领超导研究的方向。
记者了解到,该研究发现有望破解高温超导机理,使设计和预测高温超导材料成为可能,并将实现更广泛和更大规模的产业化应用。
三年磨一剑
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哲生堂物理学院的实验室,王猛团队向记者展示了一根几厘米长的黑色料棒。这正是本次发现的“新星”——高温超导新材料La3Ni2O7单晶样品。这根看似“朴实无华”的料棒,凝聚的是团队数年的心血。
3年多来,王猛团队通过不断摸索,合成了高质量的镍氧化物体系单晶样品,并在国际上率先进行了系统研究。“合成镍氧化物单晶样品后,我们证明它在超过14GPa的压力下出现了80K的高温超导电性。”王猛说。
“La3Ni2O7生长条件极为苛刻,平均价态为2.5价,偏离Ni的稳定价态正2价,氧压范围窄。我们花了两年多时间,才摸索出其生长条件,长出来高质量单晶样品。”王猛介绍说。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山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生霍梦五表示,高压研究技术复杂,研究周期长。研究团队花费一年多时间系统研究不同镍氧化物材料体系。
据霍梦五介绍,此次发现的镍氧化物是人类目前已知的第二个达到液氮温区的非常规超导体系,科学家可以在新的材料体系中进行超导机理和应用研究。
“液氮的制备成本比矿泉水还低,超过液氮温度也意味着超导材料更容易获得,因而也具有更大的应用潜力。”王猛说,接下来他们还将对铜氧化物和镍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共性开展研究,进一步推动高温超导机理的破解。
有望破解高温超导机理
王猛团队在中山大学高压实验研究平台以及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对La3Ni2O7单晶材料开展实验研究,很快确定了其在压力下转变为超导体,超导转变温度达到液氮温区,高达80K。
“这次发现高温超导的镍氧化物,镍的价态为正2.5价,超出传统预期,其电子结构、磁性与铜氧化物完全不同。通过比较研究,将有可能确定高温超导的关键因素,推动科学家破解高温超导机理。”王猛介绍,“根据机理,有望与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等学科交叉后,设计、合成新的更多、更容易应用的高温超导材料,实现更加广泛的应用。”
“中山大学自2017年开始建设物理学院公共科研平台,为团队的材料生长和表征实验创造了一流条件。”王猛说,中山大学建设的中子谱仪也将助力团队对材料进行进一步研究。
“目前,我们的超导材料需要在14GPa压力下才能实现,这会限制超导机理的研究及其广泛应用。研究团队目前正在开展攻关,希望生长出常压下达到液氮温区的镍氧化物超导体。”王猛说。
张广铭表示,镍基氧化物超导体具有不同于铜氧高温超导体的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新发现为了解高温超导机理带来很多重要启示,有助于破解高温超导的微观机理,使设计和预测高温超导材料成为可能,并在液氮温区实现超导材料的广泛应用。
目前,王猛团队已收到来自全世界的科学家对样品合作研究的申请,可以预见,镍氧化物高温超导研究将迎来新一波热潮。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3-06408-7
- 原标题:第二个液氮温区高温超导体出现了
- 责任编辑: 范维 
-
距今93万年前人类几近灭绝!上海科学家首次对古人类进行“人口普查”
2023-09-03 18:56 考古 -
人类Y染色体首次被完整测序,这最后的“拼图”难在哪?
2023-09-01 08:55 -
文昌发射场规划建设新一代载人登月火箭发射工位
2023-08-31 21:12 航空航天 -
台风“苏拉”的走位为何难以预报?
2023-08-31 08:35 极端天气 -
国内首款商用可重构5G射频收发芯片研制成功
2023-08-31 08:35 科技前沿 -
我国科学家研发新型类脑学习方法,极大缓解“灾难性遗忘”问题
2023-08-30 16:30 科技前沿 -
我国将建设国家计算机病毒库
2023-08-29 15:52 国家安全 -
我国科研人员揭示猴痘病毒免疫逃逸新机制
2023-08-29 08:30 医学 -
两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
2023-08-27 19:38 -
中美学者合著科研论文近30年来首次下滑
2023-08-26 14:23 中美关系 -
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取得重大科研进展
2023-08-26 14:16 -
中国高校为何难出大模型?
2023-08-25 10:44 -
水稻并非在中国单次起源,但80%基因来自中国
2023-08-23 06:58 -
印度“月船3号”月球探测器与“月船2号”轨道器建立通信连接
2023-08-21 22:05 航空航天 -
大藤峡工程最后一台机组并网发电
2023-08-21 20:05 超级工程 -
印度公布登月着陆时间及具体步骤
2023-08-20 21:23 航空航天 -
俄“月球-25 ”号探测器与月球表面发生碰撞:已失联
2023-08-20 17:09 航空航天 -
我国首个大型巡天空间望远镜正在研制
2023-08-19 15:16 -
国际首套!中国300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膨胀机顺利下线
2023-08-17 15:37 能源战略 -
英特尔显卡成亚运会官方指定图形处理器
2023-08-17 15:28 亚运经济
相关推荐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17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98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2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127“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评论 83最新闻 Hot
-
“很明显,几乎所有美国出口都受到了打击”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我们国家正处于脆弱时刻,美国却在丑陋地炫耀权力”
-
涉1000亿欧元美国商品,欧盟考虑:谈不成就动手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
日本先谈判先遇挫,特朗普政府又臭又硬、寸步不让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
“关税将抹掉15亿美元利润”,福特撤回了一个预期
-
县长张汉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长落马后“消失”4个月
-
今年第三次议息,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维持不变”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