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亮亮视野李勇: 这种光学元件和材料,全球70%都是从中国出去的
最后更新: 2022-01-25 22:02:26上周,新华网一篇题为《“元宇宙”混沌未开,四大怪现象提前“搅局”》的报道,总结了围绕这一热点概念的诸多“怪现象”,其中一条,就是“轻技术重想象,旧东西套新包装”,文章点评道:“想象很容易,改名字很轻松,要实现却没有捷径。目前元宇宙整体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主要原因就是其要用到的技术尚处于低级层次,唯有脚踏实地突破技术瓶颈,真正的元宇宙才有可能到来。”
关于未来的元宇宙想象甚嚣尘上,当下的光学、电子等相关技术与产业发展却甚少得到应有关注。
日前,观察者网·科工力量专栏邀请到国内AR(增强现实)设备头部厂商——亮亮视野技术负责人李勇博士,围绕关键技术发展与国内外产业格局,对其进行了专访。
(采访/科工力量专栏主笔 李沛)
观察者网:李总您好,过去几个月,多家手机大厂推出AR智能眼镜产品,您如何看待AR眼镜进入C端的动向,人机交互终端更新换代的浪潮是否已经到来?
李勇: 我们认为元宇宙是一家之言,但反映了清晰的宏观趋势,即数字空间形态在从移动互联网向空间互联网演进,手机作为平面显示设备,是无法承载空间互联网的内容和体验的,只有AR或者说MR这样的设备才具备成为空间互联网入口的能力,所以我们认为,AR必然会取代手机的,但是目前这个阶段还不成熟,AR眼镜涌入消费市场操之过急,简单的图像投屏功能不是AR的核心价值,AR的核心价值应该是人机交互,只有实现了人机交互的足够差异化体验,AR才会在C端市场迎来真正的爆发。
观察者网: 接下来的问题偏技术层面,光机和镜片作为底层技术,可以类比于半导体集成电路,这一环节当前国内外产业格局能否简要介绍一下?
李勇: 简单分享我们一些看法,首先您说的非常正确,显示确实是非常核心的部件,你看一些业内研究,参照微软的HoloLens 这款产品,基本上显示部分成本会占到50%左右。
(基于微软HoloLens开发的军用单兵综合显示设备,已经接近批量装备)
另外这个显示部分,也基本上决定了整个产品的形态。你可以看到,如果采用birdbath、衍射光波导等方案,大部分大家会做成头盔、头环这样的产品,阵列光波导因为光学效率比较高,可能会像我们一样,做成眼镜的形态。
再纵观整个行业,您也看到正在进行时的趋势,就是很多终端大厂入局的积极性很高。对他们来说,半导体器件实际上可以依托、复用原来的产业链,而光机和镜片则不是这样,所以他们必须把研发的资源投入到这一块儿。
在这个过程里,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个策略上有趣的差异,因为没有公版、ODM或者定制化的成熟模式,海外大厂普遍是研发制造内部化的打法来建立自己的产能,比如微软、爱普森,还有收购Akonia的苹果,国内的话,反而是初创公司更活跃,大的企业除了华为投入稍大一些,其他往往放在研究院层面做一些研究,开发和导入量产还是通过和外部企业合作,跳过漫长的研发周期,快速推出产品。
但是目前来看,中国整体光学器件产业,我们觉得还是和国外在一个水平线,尤其是阵列光波导,这也是得益于咱们中国比较强大的光学冷加工水平,全球大概70%的这个光学元件、光学材料都是从中国这边出去的,像我们公司,就是立足于整个光学的产业链,然后我们去定义工艺,然后去定义一些参数,来用它的基础能力和设备去做,所以做的还比较好,而且成本比较可控。
- 责任编辑: 李沛 
-
未来工厂离我们还有多远?
2022-01-25 11:55 -
我国新型发动机飞行演示验证试验成功
2022-01-24 14:30 航空航天 -
数字经济的赶路人与筑路人
2022-01-22 09:58 中国精造 -
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运抵文昌,2月下旬至3月上旬择机发射
2022-01-21 13:52 航空航天 -
潘自强院士逝世,曾推动我国辐射事故和应急体系的建立
2022-01-19 15:35 -
跟风减肥变厌食,轻松锻炼存在吗?
2022-01-19 15:11 -
俄反卫星试验碎片与我卫星擦肩而过,最近14.5米
2022-01-19 13:12 航空航天 -
中国团队“更灵敏”试剂盒获批上市:可精准探测奥密克戎等变种
2022-01-15 15:3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发布中国首颗全自研8K画质芯片,海信:技术就是“确定性”
2022-01-13 15:35 大公司 -
一加 10 Pro发布 刘作虎:2021年全球出货量超千万
2022-01-11 16:43 大公司 -
我国科学家发现新冠肺炎治疗新策略
2022-01-10 07:5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玉兔二号月球车行驶里程突破1000米
2022-01-07 21:48 嫦娥奔月 -
我国科学家发布6G成果:通讯速率较5G提升10-20倍
2022-01-05 19:36 科技前沿 -
航天科技:今年计划安排4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全面建成空间站
2022-01-05 08:04 航空航天 -
天问一号传回世界首张探测器与火星合影,谁拍的?
2022-01-01 08:12 航空航天 -
1056秒!中国人造太阳运行时间突破千秒
2021-12-31 13:47 科技前沿 -
2021圆满收官!长征火箭全年48战全胜!
2021-12-30 08:27 航空航天 -
最新研究:2019年秋季前,新冠病毒已分别在亚欧缓慢传播
2021-12-29 22:5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星链计划,“前科”累累
2021-12-28 22:11 观察者头条 -
2022十大科技趋势发布:硅光芯片将突破摩尔定律限制
2021-12-28 14:17 科技前沿
相关推荐 -
挑起对华贸易战,“特朗普让美国娃准备:为国牺牲” 评论 53美乌终于签了矿产协议,最后一刻仍在“拉扯” 评论 208美国一季度GDP萎缩0.3%,特朗普嘴硬:关税没错 评论 120“损失惨重的100天”,他俩会掰吗? 评论 87男频一哥身陷“霍去病”危机?别回头!戏说时代结束了 评论 313最新闻 Hot
-
挑起对华贸易战,“特朗普让美国娃准备:为国牺牲”
-
内阁“鼓掌欢送”,特朗普:委屈你了
-
为什么丧亲也成了婚恋中的“劣势”?
-
日本急着跟特朗普签协议:中国都说你不可靠啦
-
美乌终于签了矿产协议,最后一刻仍在“拉扯”
-
黄仁勋劝特朗普:得改,中国紧追其后
-
爱尔兰瑞安航空想买C919,美国有人先跳起来
-
特朗普:他们都讨厌我
-
“美国鼓励印巴合作”
-
美国一季度GDP萎缩0.3%,特朗普嘴硬:关税没错
-
“如果没有人口大国愿意派遣兵力,这一计划将是死路一条”
-
泽连斯基暗示要袭击俄胜利日阅兵式?俄方回应
-
“美国负债超33万亿美元,没钱补贴欧洲了”
-
“纺织业是过去式,美国不需要”,业界怒了
-
男频一哥身陷“霍去病”危机?别回头!戏说时代结束了
-
“上台100天,说100个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