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书记昨天看过的科技创新成就展上,这些亮点不容错过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6日下午在参观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时强调,“十三五”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加快发展,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在基础前沿、战略高技术、民生科技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他勉励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定创新自信紧抓创新机遇,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10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展览馆参观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以“创新驱动发展 迈向科技强国”为主题,共分总序、百年回望、基础研究、高新技术、重大专项、农业科技、社会发展等12个展区。通过1300多件实物、200多件模型等,集中展示了“十三五”以来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展览上很多“明星”科技成果不容错过,跟记者一起去看看吧。
“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展览重点展示“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研究、“天机”类脑芯片等基础前沿重大突破以及散裂中子源、“慧眼”卫星等科学装置。
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展出的“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模型。实习记者 孙瑜 摄
“九章”是构建了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根据现有理论,该量子计算系统处理高斯玻色取样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一百万亿倍。也就是说,“九章”一分钟完成的任务,超级计算机需要一亿年。等效地,“九章”速度比谷歌发布的53个超导比特量子计算原型机“悬铃木”快一百亿倍。这一成果使得我国成功达到了量子计算研究的第一个里程碑:量子计算优越性(国外也称之为“量子霸权”)。
我们并没有停下探索世界科技前沿的脚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刘乃乐等人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近期成功构建113个光子144模式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二号”,求解高斯玻色取样数学问题比目前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10的24次方倍(亿亿亿倍),在研制量子计算机之路上再度迈出重要一步。
“京华号”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
面向经济主战场,展览重点展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京华号”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等。
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展出的国产最大直径(16.07)米盾构机“京华号”。实习记者 孙瑜 摄
“国之重器”“京华号”的目标是做一个超级地下工程装备,助力国家超级工程建设。它攻克了常压换刀、高效大功率泥浆环流、高精度开挖面气液独立平衡控制等核心技术,解决了超大直径、超长距离、超深覆土等隧道施工难题,成功用于北京东六环高速隧道(单向3车道)改造工程。
“京华号”开挖直径从“十二五”期间12米级提升至“十三五”期间16米级,是世界第三大开挖直径盾构机。它标志着我国超大直径盾构机技术跻身世界前列,是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生动案例。
全球首个第四代核电高温气冷示范堆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展览重点展示中国空间站模型、火星车、“嫦娥五号”、“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集成电路装备、全球首个第四代核电高温气冷示范堆、“国和一号”核电机组等国之重器。
高温气冷堆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四代先进核能技术,具有固有安全性、设备国产化率高、模块化设计、适应中小电网和用途广泛等优势。
今年9月12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1号反应堆首次达到临界状态,机组正式开启带核功率运行。这一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首座具有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特征的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继今年完成双堆冷试、双堆热试、首次装料之后成功临界,向着年内并网发电再进一步。
从1970年开展“七二八工程”开始,我国核电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奋进创新之路。核电将继续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攻克技术难题,创下新的辉煌。
无人植物工厂水稻育种加速器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展览重点展示一体化全身正电子发射/磁共振成像装备、无人植物工厂水稻育种加速器以及“科技抗疫”“科技冬奥”的最新成果……
无人植物工厂水稻育种加速器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研发。在彩色LED光笼罩下,不同高度的水稻秧苗茁壮成长。通过光照、营养、温度等的精准匹配,水稻生长周期从120天缩短到60天。
无人植物工厂水稻育种加速器。科技日报记者 周维海 摄
今年9月2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正式发布“强种科技行动”中长期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包括实施三大行动,聚焦六强目标,创新五大机制,以推动种业全创新链整体跨越,打好“种业翻身仗”。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解读说,“强种科技行动”将统筹当前与长远,分阶段实现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作物,以及杂粮、蔬菜、油料、畜禽等种业发展目标。通过实施“种业自主创新攻关行动”40项任务,力争到2030年,实现粮食作物品种高产优质与自主可控、四大作物单产水平和品质稳步提升,支撑保障我国水稻、小麦口粮绝对安全,保证玉米基本自给,大豆自给率逐步提升,其中食用大豆完全自给。
无人植物工厂水稻育种加速器里茁壮成长的水稻秧苗让我们相信,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在不遥远的未来将“梦想成真”。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孙瑜)
- 原标题:总书记昨天看过的科技创新成就展上,这些亮点不容错过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比超算快千万倍!我国量子计算研究获重要进展
2021-10-26 07:19 科技前沿 -
云原生时代到来,中国aPaaS企业软件在什么水平?
2021-10-22 20:02 科技前沿 -
天问一号安全度过首次日凌,恢复科学探测
2021-10-22 07:11 航空航天 -
能源需求强劲增长、减碳却只有30多年,企业们在做什么?
2021-10-21 09:41 科技前沿 -
快舟一号甲遥五任务相关工作暂停 试验队全员核酸检测
2021-10-20 16:29 航空航天 -
阿里灵杰:集成阿里整体大数据+AI能力对外开放
2021-10-20 12:12 科技前沿 -
阿里云推出第四代神龙架构
2021-10-20 10:50 科技前沿 -
大脑植入电极技术让西班牙一名盲人能识别形状和文字
2021-10-20 08:57 医学 -
我国自研世界最大推力整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
2021-10-19 11:53 航空航天 -
阿里云平头哥玄铁CPU出货超25亿
2021-10-19 11:16 科技前沿 -
阿里发布自研CPU芯片“倚天710”
2021-10-19 10:42 大公司 -
中国科学家有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胆设想:立体探测太阳!
2021-10-18 22:51 航空航天 -
阿里云发布第一台设计师云电脑:跨系统应用即点即用
2021-10-18 17:24 大公司 -
台2颗卫星入轨仅约8月即告退役
2021-10-18 10:48 -
1603.9公斤!杂交水稻双季亩产创新纪录
2021-10-17 13:40 聚焦三农 -
“宇宙最潮航天发型”
2021-10-17 11:08 航空航天 -
拆快递啦!航天员顺利进入天舟三号
2021-10-17 10:11 航空航天 -
-
航天员太空过春节,三种饺子馅儿揭晓
2021-10-16 20:03 航空航天 -
杨利伟:目前正在进行载人登月的前期方案论证
2021-10-16 19:06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砍1630亿美元!但“马斯克和SpaceX是赢家”
-
耐克等美鞋企致信白宫:活不下去了,快豁免
-
“145%关税是站不住脚的”,他们选择放弃美国市场
-
推迟谈判后,伊朗最新表态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
“美国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倒计时开始”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
马斯克自比佛陀:佛陀去世后,佛教不是更兴盛了吗?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三个月了,日本被困下水道的卡车司机终于找到
-
中国批准了,澳大利亚业界“非常振奋”
-
“美国现在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
-
“群聊泄密门”始作俑者被解雇,原来他早就被…
-
麦当劳“叫苦”:经济难以预测,美国人不敢花钱了
-